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直接开始学习吧!
Part 1
昨天跟大家介绍了武凤霞老师的《深度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讲座。
今天湖州市场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的沈莉老师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的报告。
有下面几个要点,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听课或者上课的体会思考一下:
研学是深度学习的起点。
研学,就是研究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了解学生最想学什么,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语言是深度学习的抓手。
语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
语用不等于读写结合,不等于每课必练,不等于讲练结合。
语用包括很多内容,有理解、批注、图画、朗读、倾听、复述,这些都属于语用范围。
切入点不同,语用点也不同。
审辩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阅读教学的状态,是对话的状态。
审辩的思维包括疑问、辨别、探究三种状态。
审辩的思维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评价是深度学习的保证。
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难的部分。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应该更加敏锐。
(这里想到贾志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扎实,更接地气。
Part 2
上午场是浙江湖州市沈莉名师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带来的两节课。
两节课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任务驱动。先明确整节课的目标,再将目标划分为循序渐进地一个个任务,最后达成深度学习。
先来看第一位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二年级的《小毛虫》的任务设置
你能从任务中看出这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吗?
任务一,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任务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任务三、任务四,深入文本。(任务三—教师引导,任务四—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五,对学习效果的检测。
再来看第二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的《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的任务设置
任务一,明确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任务二,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指向学生的习作
任务三,应用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小练笔
三个任务呈现一种回环的特点,串联起整个课堂。
Part 3
下午场是河南郑州市许睿名师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带来的两节课。
针对课我就不多描述了,
许老师对他的两位徒弟的最主要的评价是
教师本位的思想贯穿课堂!
如何克服?以学定教!
这两个词值得每一位老师好好思考!
最主要的是想跟大家分享下图
下来之后感触挺多的,就和大家分享一点吧
课本无好坏,只不过是大家看的角度不同
所以听课、评课更要针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
听课不在多,而是要“精”要“深”
切忌切忌走马观花!
学了五年的小学教育
而我现在仍然游离在课堂的“门道”外
所以还要一百分地努力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