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展,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收获前所未有的热度。
上周,为期三天的 SEMICON China 2024 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参展商超过 1100 家,参会人数预计超过 13 万人,有望再创纪录。
在这三天里,馆内男厕排二十米长队是常态,人太多导致手机经常断流,入场更是有了逛奢侈品店的待遇:出来一个人,才能放一个人进去。
一些展商学起了消费品牌,拉横幅、送礼品、请模特,尽可能吸引过往者目光;傍晚 17 时左右人员密集离场,距展馆最近的花木路地铁站不得不临时关闭数个入口并引导人流,以避免集中退场发生意外。
SEMICON 不是一个面向普通大众的娱乐或消费展会,来这里的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半导体业内人士,或抱着明确的采购意向,或寻找潜在的商业机会。这场商业活动的火热与国内芯片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冷遇和严峻的国际环境形成鲜明反差,让一些在场专业人士都感到困惑。
具体而言,芯片制造的上游环节——设备、材料和零部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疫情期间大规模缺芯带来的供应链安全恐慌和地缘政治影响,全球迎来史无前例的芯片大扩产,而中国大陆是产能扩张最密集的地区。
一位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告诉《晚点财经》,今年原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着友商的展位发发宣传资料,但来到现场的他至少看到 8 家同行大品牌摆擂台,每一家都站满高颜值销售积极拉客,相比之下自己显得很单薄。
据主办方 SEMI 统计,从 2022 年到 2026 年,全球新增 109 家新晶圆厂,其中 89 家已经开始运营、装配设备或者建造。这 109 家新工厂里,有 44 座位于中国大陆,占比超过四成。
晶圆厂约八成建厂成本都用来采购芯片制造设备,开始运营后又要持续采购各类化学材料来生产芯片。因为半导体行业整体需求疲软,SEMI 曾在 2023 年上半年预测,当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同比下滑 10% 至 14%。不过中国市场出乎意料的强劲表现(同比增长近三成)改写了市场的实际走向,去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没有明显下滑,只比 2022 年创纪录的 1074 亿美元微减。
热闹景象背后,参与这场芯片大淘金的海外公司变少了。
数年前的 SEMICON China 还是个国际性盛会,海外厂商与国内厂商比例约为 7 比 3。据《晚点财经》粗略统计,今年海外参展厂商占比不到一半。
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商里,四家日本公司悉数到场(东京电子、迪恩士、爱德万测试、迪斯科),其中东京电子还占据了 N1 展馆入口 C 位;四家美国公司仅科磊(KLA)参展;两家荷兰公司(阿斯麦和 ASM 国际)缺席。部分没有参展的海外公司以赞助商身份保留印迹。
日本厂商相对积极,部分原因是日本半导体公司在设备和材料环节本身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同时也得益于日本政府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没有美、荷那么激进。
半导体是个高度依赖全球化和专业分工的产业。很难讲如今相对封闭的商业环境,长期而言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利弊孰多,因为大多数国产半导体公司仍在中低端领域同质化竞争,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厂商无论出海还是供应链安全都面临更大挑战。在跟展会同期举办的产业论坛上,多位资深业内人士仍在呼吁全球化与开放共赢。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表示,半导体产业喜欢确定性和明确的预期;中国的市场属于全世界,全世界的市场也属于中国。去年,他在相同场合预警,如果放任地缘政治对全球化的伤害,整个产业可能进入动荡和无序的时刻。(邱豪)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