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早期的人工智能(AI)是从模式识别开始的,比如做人脸识别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效果算法受到光线、人的表情姿态、是否戴眼镜等影响,任何一个变化都可能让一个算法不好用。”3月20日,在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传媒智库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涌现 产业生态焕新”专题研讨会上,云迹科技AI负责人曾祥永分享了自己10多年前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从事AI学习研究时的状况。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专注于商用服务赛道的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自2016年售出第一台酒店送物机器人后,到现在已服务了全国超过3万家酒店,覆盖超70%以上的酒店集团品牌,为未来酒店机器人+AI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事实上,AI+机器人在酒店服务领域,商用服务机器人带来的高效率已得到市场的验证。
“机器人自主乘梯”的标准化
“云迹科技花了几年的时间,投入了很多的研发资源,解决人与机器人共同相处的问题。”曾祥永介绍,商用服务机器人是一个低速、室内无人驾驶的自主移动的设备。在酒店场景中,它要与客人共同乘坐电梯,不碰撞行人、还要礼让客人,并且在有限的情况下要保障自身权益。
机器人乘坐电梯时,要考虑各种因素。最初云迹科技跟许多电梯制造商沟通,探讨通过IoT改造梯控系统的方案。之后,云迹科技转换了思路,做了电梯控制的辅助模块——不改变电梯原有的梯控系统,只是在按键部分并联了物联控制,模拟人的按键,机器人到了候梯厅后会给轿厢面板发一个信号,告诉它要按几楼。
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OTA(在线旅游)平台上,“有机器人”已成为酒店的个性化标签与优势。机器人自己乘坐电梯从最初的想法到一个原型,再到获得行业的普遍认可与跟进,最后到现在大家已经司空见惯,构建产业、行业的标准化加速推动了AI+机器人发展进程。
目前,云迹科技正式打造开放共享的机器人服务平台,使得多品牌机器人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中运行,机器人互相认识、互相协作,在里面实现了高效率、高清晰调度的优解。
无论是AI技术,还是其他新兴技术,真正要做到产业化和规模化,需要从业者长时间持续地去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也离不开行业的认可及相应的支持。
做机器人也是在做“室内无人驾驶”工程
在机器人乘坐电梯这一“垂直交通”问题解决后,云迹科技还进行了横向的扩展。机器人是一个运力单元,要用好运力,需要结合场景业务以及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可能来自客房里的客人打了一个前台电话,这涉及到AI语音、智能客服、送物到门等,把这些需求任务积累沉淀下来,让机器人执行,并且联动智能货柜等端侧,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需要人工参与的机器人服务自闭环,这就对机器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器人所处的是三维世界,当需要对三维世界有感知、特别是需要感知几何空间的时候,3D视觉是必不可少的。通过AI+机器人打造3D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可以适应更多元的场景,准确定位、避障、识别、导航。
对于机器人来说,感知到认知再到实现决策是很难的,传感器则是感知的基础,感知的准确决定与机器人各算力配合实现更智能的认知、从而准确决策,这也好比无人驾驶系统。
研讨会现场围绕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结合的讨论异常火热。在云迹科技方面看来,商用服务机器人其实是低速度的室内无人驾驶工程,首先要保障安全,其次要在合适的场景下工作效率更高、又要跟人协作起来更加聪明。目前,云迹科技的大模型技术已应用在智能客服和智能诊断方面,实践后发现机器人服务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