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究竟能否成为心灵本身,而不只是心灵的工具。一直以来都是人工智能探索的方向。
今天,人工智能越来越神奇的时候,仔细一看,还是很难说完成了人工智能的自我构建,人工智能究竟有没有“自己”,不仅像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值得理解,观察和创造的领域。
早在1980年,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思想实验。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全球互联网,个人计算机也才刚刚起步,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谈论机器有没有智能,甚至机器有没有自我的话题。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这个思想实验叫做中文房间(Chinese room,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
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中文房间鲜明地指出,人工智能其实也就是人类编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逻辑判断。但是人工智能本身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意义。这或许也是早期人工智能以符合主义为主流的一种界定。
举个例子,早期人工智能判断这张照片里面有没有猫,往往需要告诉这个程序猫有什么特征,猫的眼睛,耳朵,尾巴,鼻子大概长什么样子,然后程序就会去对图片进行分析,切分,比对,判断。最终给出这张照片是不是猫的结论。
这种以符号主义为主流的判断的确有一定局限性。它非常依赖对符号的程序注释,以及人类将经验转化为程序的准确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经验主义为主的人工智能学派开始崛起,并且不断在实践中开展应用探索。
举个例子,以经验主义为主的人工智能判断照片里面有没有猫。不需要告诉程序猫的特征,也不需要给予程序猫的特定符号,而是先给程序上千万张猫的照片,然后程序会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从而总结出猫是什么,并通过照片比对,给出这张照片是不是猫的结论。
可以看出,经验主义的人工智能已经非常像人的思考模式了。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真正理解?!
虽然“中文房间”的思想实验直观地洞见了程序就像一连串指令一样,没能真正理解中文,用中文思考,但是真正理解到底是什么?机器真的有必要达到和人类一样的理解意义吗?
如果换一个角度,人工智能也会说:“其实,人类也没有真正理解。因为他们对猫的认识非常有限,对猫的经验非常有限。”
或许,两种意义可以并处。
人工智能究竟有没有自己?
感谢关注
教育技术平台
我是杨晓哲
让我们一起拥抱技术
热爱教育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