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绿通车 | 基于x射线的绿通车辆快检系统是否对环境、人体及农产品有害?

绿通车 | 基于x射线的绿通车辆快检系统是否对环境、人体及农产品有害?

作者头像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
发布2025-10-10 11:00:32
发布2025-10-10 11:00:32
110
举报

点击上方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自动推送

通过目前绿通车的快速查验技术来说,基于x射线的绿通车辆快检系统比较吸引眼球,这个俗称“大CT”的查验设备10几年前其实就在部分收费站应用过,由于技术及舆论的影响,并没有大力推广,投资回收比特别低。

最近两年,此类设备又开始在绿通车辆的查验上开始应用了。

系统工作原理

基于x射线的绿通车辆快检系统利用X射线穿透车厢,由于车内货物不同部位密度不同,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探测器接收这些信号后经处理,就能在计算机屏幕上形成车厢内货物的轮廓和形态图像,查验人员据此可快速判断货物真伪、空载率及混装情况。

具体来说,绿通快检系统采用透射式辐射成像技术,在绿色通道入口处一侧固定安装 X 射线机,另一侧固定安装成像器,由于货车内部各种物体不同部位的密度不同,X 射线的贯穿能力不同,引起探测成像器接收的信号强度不同,经过成像器收集和图像处理,得到受检车厢内部不同密度物质的分布图像,从而区分出运输货物中是满足绿色通道相关政策要求。

成像器收集的信息实时传送到收费亭的客户端屏幕上,收费人员根据X射线扫描图像进行判别车辆内部货物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通道车辆减免通行的条件,为免费放行或收费提供直接的依据,同时图像存储到服务器,以便后期核查。

系统一般还可以能自动识别车牌,并与交通运输部绿通平台无缝对接,图像数据自动上传,大大提升了查验效率和准确性。

系统组成

绿通快检系统建设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车道的安全岛上,受检车辆下高速时直接进入绿色通道接受检查。

控制室位于绿通车道左侧收费岗亭内,不需要单独建设控制室,由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兼任系统操作人员,不增设专门的岗位。

系统一般由1-2 号地感、1-2 号光栅、车身相机、车头相机、栏杆机、X 射线机、成像器(探测器)和警示灯指示灯等组成。

(1)1 号、2 号地感

1 号地感线圈位于栏杆前 5 米左右的车道中间位置,主要作用是感应车辆,将感应信息传送给系统,通过系统控制器发送“抬杆”信号,栏杆抬起。

2 号地感线圈位于车道中,主要作用是防止在检车辆还未过完的情况下栏杆突然下降,确保栏杆不刮到车辆。

(2)栏杆机

栏杆机安装在安全岛最前端,作用是接受系统传来的起降杆信号,实现一车一杆,即检车时只允许一辆车进入检测,其它车将被栏杆机阻挡在栏杆外等候,确保一辆车检测时不受另一辆车的干扰,而且一车一杆可对驶入的车辆起到限速作用。

(3)车身相机、车头相机

车身相机:当车辆挡住 1 号光栅时,系统触发该相机抓拍车辆侧面图像。车辆侧面图为判断受检车辆是否达到绿色通道免费放行条件的判断条件之一。

车头相机可实时观察车辆驶入车道情况,抓拍车头图像并同时识别车牌号码。

(4)1 号、2 号光栅

1 号光栅作用是控制栏杆的降落及车身图像采集两个方面,为系统控制器提供信号。

2 号光栅作用是控制 X 射线束的出束与结束、车身图像的采集开始与结束两个方面,为系统控制器提供信号。

(5)x射线机

x射线机安装在安全岛上,由于 1、2 号光栅以及 X 射线机间的距离间隔,当车辆同时挡住 1 号及 2 号光栅时,驾驶室已全部通过射线照射区域,此时 X 射线开始出束不会对驾驶室产生直接照射影响。

(6)成像器

成像器安装在 X 射线机对面安全岛上,用于捕捉X 射线信息。当车辆挡住 2 号光栅时,会发出信号控制 X 射线出束,成像器同时采集图像。

(7)警示灯、指示灯

警示灯安装在收费亭的顶部,车辆进入检测区接受扫描时,警示灯闪烁,提醒工作人员相关准备工作。

对人员的影响

X射线检测系统在设计上已充分考虑了驾乘人员和收费人员的安全性:

  • 自动避让驾驶室:系统通过光栅、地感线圈等传感器自动判断车辆位置,确保仅在车厢部分进行扫描,驾驶室已完全离开照射区域后才会出束。
  • 极低的辐射剂量:理论分析表明,在系统正确避让后,驾驶位的辐射水平极低。
  • 多重安全保护:系统配备了一系列安全联锁装置,如警示灯、声光报警、紧急停止按钮等,确保系统工作状态下人员不会误入检测区域。

通过公开资料来看,辐射工作人员、司机及公众的受照剂量均低于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而设定的本项目的目标管理值: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a,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0.25mSv/a。

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设定的剂量约束值(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5mSv/a,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a)

满足《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GBZ 143—2015)规定的检查系统控制室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 2.5μSv/h 和对于驾驶员位置一次通过的周围剂量当量应不大于 0.1μSv 的要求(以上结论摘自XXX高速绿通快检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对鲜活农产品的影响

  • 不会产生放射性残留:用于绿通检测的X射线是低能量X射线。X射线或γ射线照射食物后,不会使食物本身产生放射性残留,这与人接受X光检查后不会带放射性是一个道理。
  • 不影响食品安全和营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指出,食品辐照剂量在10000Sv以下不会对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产生影响。而绿通检测中食品受到的辐射剂量仅约200μSv (0.2mSv),远低于此安全标准,甚至也低于许多国家批准用于食品保鲜(如抑制发芽或杀虫灭菌)的辐照处理剂量。因此,经检测的农产品完全可安全食用,其营养价值和“有机”状态均不受影响

人们大多会担心X射线对农产品的成分、营养等会有影响。但其实对农产品进行X射线检测不会导致农产品产生放射性,正如人在接受胸部X光透视之后不会成为放射性物体一样。

对环境的影响

绿通快检系统为固定式、有人员驾驶的车辆检查系统,考虑到快检系统X射线机管电压较低(管电压 120kV),且在开放式场所使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工业探伤,因此参照《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该项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绿通快检系统周围环境剂量率满足《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GBZ143—2015)中“操作人员操作位置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1.0μSv/h,受检车辆驾驶员一次通过的周围剂量当量应不大于 0.1μSv”的要求。

结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x射线绿通快检系统属于名录中:“五十五核与辐射-172 核技术利用项目-使用II 类射线装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于封闭车辆的快速成像检查技术,已经在海关、港口领域大规模使用,所以基于x射线的绿通车辆查验系统可以解决绿色通道中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快速和有效检查,但是其成本问题还是太高。

<end>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系统工作原理
  • 系统组成
  • 对人员的影响
  • 对鲜活农产品的影响
  • 对环境的影响
  • 结语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