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大厂大批量裁掉中年员工,到底对不对?

大厂大批量裁掉中年员工,到底对不对?

作者头像
架构师之路
发布2025-09-02 18:45:37
发布2025-09-02 18:45:37
10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架构师之路架构师之路

他们和我说大厂裁员是正确的、科学的、必要的、是内部人员结构优化,是打工人自己没本事所以只能被裁。

我听了之后很难过,我觉得我们的同胞不该像甘蔗一样被人吸食干净之后就随意的扔掉,尽管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的,但这真的正确吗?

我也想请教一下被裁的人员,你们对于被裁是心甘情愿的吗,你们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吗?

主题:大厂大批量裁掉中年员工是正确的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642791

【回答1】

结论正确,理由错误。

裁员不是因为打工人自己没本事,而是打工人在短期利益面前选择了错误的行业。

这些大厂,其实只是单指互联网大厂,其他行业的大厂都没有在裁员,更不会裁中年员工。

互联网大厂的发展是在过去十五年里,资本结合买办,利用国内反垄断缺失、外资监管缺失、数据安全管理缺失三合一造成的幻觉,在经济增长放缓、数字隐私启蒙、数字领土强化的过程中,都已经在裸泳,整个行业快速下行。

资本红利溢出,抢人才,抢赛道,低能高包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打工人如果能认清自己的真实价值,互联网外的各行各业都一直有信息化的岗位需求。

【回答2】

正确或者不正确,其实也不重要。

使用落后的管理方式,搞落后的生产关系,反正也是会被淘汰的,不用替资本家着急,打工人也没法教他们做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对企业,对打工人,都是一样的。

来点实在的话,择业要看清楚、想清楚,一定要对企业做背调,了解他们的做事方式和管理逻辑,不合适的话,就尽量不要加入。

如果说进了一个企业,有一些困难,但你能生存下来,你还能给企业创造一些clarity,能够deliver价值,那么你的报酬大概率是会到位的。你能处理多复杂的局面,你就能拿多高的工资。粗俗一点讲,能吃多少屎,就能赚多少钞票。

处处依赖环境好才能工作的,只能是初阶岗位。在头部行业,竞争激烈,能胜任初阶岗位的人很多,如果不持续发展的话,初阶的位置当然是坐不稳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就像企业可能被市场淘汰,打工人也会被淘汰,这是市场规律。今天我们的生产力还无法支持对每个人都提供很好的社会保障,或者,永远也支持不了。

【回答3】

裁中年员工不是手段,是结果。

大厂大部分人拼的是体力,不是经验。中年人体力逐渐下降,经验却并没有比之前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当环境下行时,中年人就成了最早被优化掉的人。

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的特点是敏捷与创新,而非可靠与经验。再加上资本加持,大厂们纷纷把科技行业做成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把业务比作万米长跑,大厂们竞争的方式是人海接力,接棒就是加速跑,掉速就换棒。

残忍的是当你有一天跑不动了,掉速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老板会指着那些依然跑得很快的人告诉你,你不够努力或者你能力不行。你和这些优秀员工的PK叫赛马,跑得最拼最快的人叫卷王,老板那套看似公平,但其实有悖人性的理论是PUA,比PUA更体面的劝退方式是薪酬倒挂。

互联网赶的是时间,也愿意花钱买时间,却不大愿意培养人。当有一天环境不好钱少了就不愿意再买那些收益变少的时间了。

而对于个人,年轻时最值钱的就是时间,要想好交换的对象,体力与潜力要平衡,用时间换经验。

【回答4】

8年程序员工作经验:大中小厂都待过,裁员无非就是效益不好,又忽悠不到钱了,然后从次要且性价比低的人开始裁。

有些会边裁边招,比如要裁20%的,那就裁个30%,多10%空缺用来招人,注入点新鲜血液。

至于“甘蔗”“同胞”,这话说的,非洲还有人每天饿死,什么是同胞,到了社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你得创造价值,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至于心甘情愿,这事完全就是合同,签合同的时候自己就该多看看。法制社会,注意维权就行,如果真的不服,应该是想着去修改合同,劳动法,通过某些途径,或者干脆去找那些极其稳定的岗位。

更何况如果你真是个被人吸食个两年就没有利用价值的“甘蔗渣”,那公司留你也只能算做慈善,哪天不做慈善也正确。

【回答5】

我是做技术的,我来说几句:在资源和人脉面前,技术就是一坨屎。

先说观点:该问题是假命题,因为中年员工本身就是职场力量的最大群体,所以当企业开始大批量裁员的时候,这个群体必然也是被裁撤最多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成人的世界不谈是非,只谈立场。”

从社会层面来讲,确实是这样的,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形势太差,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死线附近挣扎。为了活下来,企业只能降低自身成本,而不可否认企业的人力成本是最直观可选项。

退一万步,哪怕企业不裁员,最后结果大概率大家一起死。对企业来讲,最危机的时刻没有人会共情,有得永远都是无尽的索赔。所以,站在企业的角度,断腕求生是正确且必要的。企业如果这个时候考虑人性,那对企业和社会这都是不负责任的。

站在被裁员的雇员角度,自己兢兢业业结果还是被裁,如果能获得合理的赔偿那还稍微心里好受点,然而现实是,一旦发生大规模裁员,经济赔偿大概率也肯定不尽人意。

这个时候,被裁的一方不骂娘,那都是对企业的宽容。但是客观的讲,无论是因为行业原因还是企业自身原因被裁,这里面也跟自己的选择脱离不了关系。而且你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选择确实比努力要重要的多,我们囿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眼界等做出的选择和判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多半会归结于环境,而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错误。

从人性的角度,我们会与势弱者共情。但从现实角度上来看,我们往往迎来的会是保护强者的结局。因为保护强者更有利于社会的相对稳定,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停贷事件,大家对期房购买者的遭遇都很心疼,都在希望政府出面惩治房企。但事实上,惩治了房企,就能让大家拿到自己的房子么?很显然,这不可能。因为哪怕是另一个企业接手,也会考虑经济效益。把前人犯的错让后来企业承担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逻辑。所以,最优方案就是谁的锅谁背。

综上,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没有谁是甘心的。你应该庆幸,生活在相对公平的天朝之下,让我们普通人还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机会。

以上。

==全文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2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架构师之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