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创建一个名为"model"的包,用于表示数据层。在该包中,可以定义各种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等相关逻辑。
// model/user.go
package model
type User struct {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GetUserByID(id int) (*User, error) {
// 从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并返回
// ...
}
// 其他数据库操作函数...
接下来,创建一个名为"service"的包,用于表示业务逻辑层。在该包中,可以定义各种业务逻辑的函数。
// service/user_service.go
package service
import (
"your-app/model"
)
func GetUserByID(id int) (*model.User, error) {
user, err := model.GetUserByID(id)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 对用户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数据格式转换、业务计算等
// ...
return user, nil
}
// 其他业务逻辑函数...
最后,在主程序中使用这两个包,可以实现分层架构。
// 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your-app/model"
"your-app/service"
)
func main() {
// 使用数据层操作
user, err := model.GetUserByID(123)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
// 使用业务逻辑层操作
processedUser, err := service.GetUserByID(user.ID)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
// 其他操作...
}
以上代码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层架构设计,其中数据层包含了与数据库的交互逻辑,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对数据的处理和业务计算逻辑。在主程序中,可以通过调用数据层和业务逻辑层的函数来完成相关操作。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