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三桥君】Transformer架构核心自注意力机制,究竟隐藏着什么提升性能的秘密?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从核心组件到应用实践

【三桥君】Transformer架构核心自注意力机制,究竟隐藏着什么提升性能的秘密?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从核心组件到应用实践

作者头像
三桥君
发布2025-08-29 15:18:51
发布2025-08-29 15:18:51
1580
举报

一、引言

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AI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Transformer架构作为GPT、BERT等大语言模型的基础,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核心技术。然而,尽管Transformer的应用广泛,许多AI工程师对其核心的自注意力机制仍感到困惑。

本文三桥君将逐步拆解Transformer的工作流程,深入理解其各个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三桥君AI_Transformer架构深度解析.png
@三桥君AI_Transformer架构深度解析.png

二、Transformer架构的重要性

原生能力与涌现能力

Transformer架构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具备了强大的原生能力,能够理解和生成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文本。此外,模型通过类比和推理,还能够解决未见过的领域问题,展现出涌现能力

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具体示例

示例效果

机器翻译

如谷歌翻译在部分语言对的翻译中使用Transformer架构

能够更准确、流畅地翻译多种语言,处理复杂语境和专业术语的能力提升

文本生成

GPT系列模型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高质量文本生成

可以生成连贯、富有逻辑且风格多样的文本,如故事、诗歌、代码等

问答系统

智能客服系统基于Transformer架构

能准确理解用户问题,提供更精准的答案,在常见问题解答上表现高效

自然语言理解

BERT在自然语言理解任务中表现出色

在语义理解、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上有较高的准确率

三、Transformer的核心组件

词嵌入与位置嵌入

嵌入类型

作用

实现方式

词嵌入

将文本转化为数字表示,捕捉单词的语义信息

通过预训练的词向量模型,如Word2Vec、GloVe等,将单词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

位置嵌入

保留单词在序列中的位置信息,解决并行处理带来的位置遗忘问题

可以使用固定的位置编码,如正弦和余弦函数组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位置嵌入

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的核心组件之一。它通过查询(Query)、键(Key)、值(Value)的概念,计算注意力权重,从而捕捉序列中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

操作

目的

1

计算注意力分数

衡量查询向量与键向量之间的相关性

2

对注意力分数进行缩放

避免点积结果过大,导致Softmax函数梯度消失

3

使用Softmax归一化注意力分数

将注意力分数转化为概率分布

4

用归一化后的注意力分数加权求和值向量

得到当前位置的上下文表示

多头注意力的组合则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

四、Transformer的训练与优化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技术

作用

原理

残差连接

将输入直接加到输出上,缓解梯度消失问题,稳定深层网络的训练

让网络可以学习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残差,使得梯度能够更顺畅地传播

层归一化

归一化每一层的输出,加速训练收敛,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对每一层的输入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每层输入的均值为0,方差为1

前馈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是Transformer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通过多层全连接网络增强了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学习更复杂的特征变换。

网络层

作用

结构特点

输入层

接收来自多头注意力机制或残差连接的输出

神经元数量与输入特征维度相同

隐藏层

进行非线性变换,学习更复杂的特征

通常有多个隐藏层,每个隐藏层包含多个神经元

输出层

输出经过变换后的特征

神经元数量与下一层输入特征维度匹配

五、解码器与序列生成

解码器的结构与功能

组件

作用

工作方式

解码器

用于生成目标序列,通过跨注意力层处理编码器的输出

以自回归的方式,依次生成目标序列的每个元素

掩码多头注意力

防止模型在预测时“偷看”未来信息

在计算注意力分数时,对未来位置的信息进行掩码,使其不参与计算

训练与推理的区别

阶段

特点

具体操作

训练阶段

使用已知的目标序列进行训练

模型接收编码器的输出和已知的目标序列,通过计算损失函数并反向传播来更新模型参数

推理阶段

逐步生成文本,直到生成结束标记或达到最大长度限制

模型从起始标记开始,每次根据当前已生成的序列和编码器的输出预测下一个元素,直到遇到结束标记或达到最大长度

六、总结

三桥君认为,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的各个组件和工作流程,是提升AI模型性能和效率的关键。通过逐步拆解和可视化Transformer的工作流程,可以更好地掌握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Transformer架构,不仅能够帮助AI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模型,还能够为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三桥君AI_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以提升AI模型性能和效率.png
@三桥君AI_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以提升AI模型性能和效率.png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8-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引言
  • 二、Transformer架构的重要性
    • 原生能力与涌现能力
    • 应用场景
  • 三、Transformer的核心组件
    • 词嵌入与位置嵌入
    • 多头注意力机制
  • 四、Transformer的训练与优化
    •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 前馈神经网络
  • 五、解码器与序列生成
    • 解码器的结构与功能
    • 训练与推理的区别
  • 六、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