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ST公司的12寸硅光平台

ST公司的12寸硅光平台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2025-06-09 14:48:31
发布2025-06-09 14:48:31
2020
举报

沉寂多年的STMicroelectronics最近发布了其300mm硅光平台的新动态,小豆芽这里梳理下其硅光平台的发展历程,方便大家参考。

ST在2012年与硅光先驱Luxtera公司开始合作,在Luxtera已有硅光IP的技术下开发12寸硅光平台。此前,Luxtera公司与Freescale公司开发了其第一代8寸monolithic的硅光平台,但是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了monolithic平台的诸多劣势,因此Luxtera决定改变技术方案,后续采用光电混合集成(hybrid integration)的方案,与ST合作开发硅光平台,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文献1)

ST曾在OFC 2015上展示了其硅光平台的进展。ST采用90nm工艺节点,其SOI晶圆中顶硅的厚度为310nm, Box层的厚度为720nm。硅波导的厚度不是常见的220nm,并且分两步刻蚀,也不是传统的三步刻蚀。初始硅的厚度变化范围为±1.85nm, 刻蚀后的脊形波导厚度变化范围为±3nm。其主要光器件的性能如下表所示,性能看上去中规中矩。

图片
图片

Luxtera在ST硅光平台上开发了PSM4与PSM8两款产品,单通道速率为25Gbps, 总带宽分别为100Gbps与200Gbps。比较尴尬的是,Luxtera在2017年另结新欢,与TSMC开始硅光合作。在TSMC强大工艺能力的保障下,Luxtera的硅光器件性能更上一层楼,下图是ST和TSMC的器件性能对比。对于ST来说,有点啪啪打脸。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文献1)

2017年后,ST硅光平台的报道非常少,其参与了欧盟的一些研究项目。最近,ST宣布推出新一代硅光解决方案PIC100,其主要器件的性能如下:硅波导的损耗为0.4dB/cm, 氮化硅波导的损耗为0.5dB/cm。MZM的3dB带宽为50GHz, PD的带宽为80GHz。端面耦合器的耦合损耗在1.5dB以下。整体器件性能相比2015年有较大的提升,可以满足单波200G的应用需求。同时,ST也在开发其TSV工艺和异质集成工艺,为400G/lane做准备。

除了硅光平台之外,ST也即将发布最新BiCMOS工艺平台B55X。这样的话,光引擎中涉及到的光电芯片都可以在ST平台上完成加工。ST将目标瞄准800G和1.6T的光模块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心巨头AWS已经宣布与ST开展相关的合作。

目前商用的12寸硅光平台屈指可数,主要包括TSMC、GF、Intel和ST。在AIGC与数据中心互联的强大需求下,ST也不再沉默,高调推出了其最新的硅光平台PIC100与BiCMOS平台,并且宣布与AWS展开合作,其雄心可见一斑。TSMC的流片门槛比较高,Intel的硅光平台不对外开放。GF和ST成为唯二的选择,其中GF是monolithic平台。ST的硅光平台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与Luxtera最初的甜蜜期,与Luxtera分手后的沉寂,如今可能算是浪子回头,牵手AWS,重新找到动力,为高速光互连提供更低能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P. De Dobbelaere, "Silicon photonics platform for high volume  manufacturing"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3-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