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议层面上看,传统网络优化路径仅 实现信息在节点之间传输的 SLA ,并未考虑节点内部算力的负载。未来算网融合的网络需要感知 内生 算力的资源负载和 XaaS 性能 ,并综合考虑 网络和算力 两个维度的性能指标,从而进行路径和目标服务阶段 的联合优化。
另外,还需要考虑和数据面可编程技术的结合,如利用 SRv6可编程性实现算网信息协同 ,以实现
控制面和数据面 的多维度创新。
从度量方面看,网络体系的建模已经很成熟,但算力体系还需要 综合考虑异构硬件、多样化算法以及业务算力需求,以及形成算力的度量衡和建模体系。
CAN 需要依托统一的算力度量衡体系以及能力模板,为算力感知和通告、算力开放应用模型(OAM)和算力运 维管理等功能提供标准度量准则。
SRV6(Segment Routing IPv6)和IPv6是两种不同的网络技术,但它们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场景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分别介绍SRV6和IPv6,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定义与背景
2. 主要特点
1. 定义与背景
2. 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SRV6和IPv6是两种紧密相关的网络技术。IPv6为SRv6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支持,而SRv6则通过扩展IPv6的功能和特性,实现了网络可编程和业务的多样化需求。两者共同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网络优化路径在实现信息在节点之间传输的服务级别协议(SLA)方面,主要关注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SLA是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它定义了服务提供商承诺的服务质量标准,包括性能、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
在传统网络优化路径中,实现SLA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策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网络优化路径在实现SLA时往往只关注于信息在节点之间的传输层面,而较少考虑节点内部算力的负载和资源分配情况。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网络优化将更加注重算网融合,即同时考虑网络和算力两个维度的性能指标,以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网络服务。
综上所述,传统网络优化路径在实现SLA方面主要依赖于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网络监控等技术和策略。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变化,未来的网络优化将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考虑。
是一种基于源路由理念设计的网络转发协议,它支持在路径的起点向报文中插入转发操作指令来指导报文在网络中的转发,从而实现网络可编程。下面将从定义、工作原理、技术实现和优势等方面对Segment Routing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例子。
Segment Routing将网络报文转发路径切割为不同的分段(Segment),并在路径起始点往报文中插入分段信息(Segment List)来指导报文转发。这种技术使得网络路径的选择更加灵活和可编程,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
在Segment Routing中,每个节点(如路由器)会根据报文头中携带的Segment List来执行转发操作。Segment List是一个有序的Segment标识符(SID)列表,每个SID代表了一个转发指令,如通过特定接口转发、按照最短路径转发等。当报文到达一个节点时,该节点会查找其转发表中对应的SID指令,并执行相应的转发操作。随着报文的转发,Segment List中的SID会依次被处理,直到报文到达目的地。
Segment Routing技术支持MPLS和IPv6两种数据平面,对应着两种技术方案:
Segment Routing具有简单、高效、易扩展的特点,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假设有一个网络场景,包含节点A、B、C和D。节点A需要将数据报文发送到节点D。在Segment Routing中,节点A会首先计算一条从A到D的转发路径,并将该路径转换成一个有序的Segment List(例如:[SID1, SID2, SID3]),然后将其封装到报文头中。当报文到达节点B时,节点B会查找其转发表中SID1对应的转发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将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假设为节点C)。随后,报文在节点C和D之间继续按照Segment List中的SID进行转发,直到最终到达目的地节点D。
以上就是对Segment Routing的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
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相对于其发送时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和变化。这种波动和变化可能导致接收端在处理数据包时出现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下是关于网络抖动的详细解释:
网络抖动主要描述的是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其到达时间的不一致性。具体来说,它是指数据包的到达时间间隔与其理论或平均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网络拥塞、网络设备性能不稳定、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等。
网络抖动对许多网络应用都有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网络抖动可能导致数据包的到达顺序被打乱,使得接收端无法按照正确的顺序处理数据包,从而导致应用性能下降或出现异常情况。例如,在视频会议中,网络抖动可能导致视频画面出现卡顿、延迟或音画不同步等问题。
网络抖动通常通过计算最大延迟与最小延迟之间的时间差来衡量。例如,如果最大延迟是20毫秒,最小延迟是5毫秒,那么网络抖动就是15毫秒。这个时间差反映了数据包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程度。
为了减小网络抖动对网络应用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综上所述,网络抖动是网络传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数据包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程度。了解和优化网络抖动对于提高网络应用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算力应用层:承载泛在计算的各类服务及应用, 并 将 用 户 对 业 务SLA 的请求(包括算力请求等)参数传递给算力路由层。
算力管理层:完成算力运营、算力服务编排,以及对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管理。该层的具体工作包括对算力资源的 感知、度量,以及 OAM 管 理等 ,实现对终端用户的算网运营以及对算力路由层和网络资源层的管理。
算力路由层:是 CAN 的核心。 基于抽象后的算网资源,并综合考虑网络状况和计算资源状况。该层可以将业务灵活按需调度到不同的计算资源节点中。
算力资源层:利用现有计算基础设施提供算力资源。计算基础设施包括单核中央处理器(CPU)、 多核 CPU,以及 CPU+ 图形处理器(GPU)+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多种计算能力的组合 。为满足边缘计算领域多样性计算需求,该层能够提供 算力模型、算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算网资 源标识 等功能。
网络资源层: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为网络中的各个角落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网络基础设施包 括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 其中, 算力资源层和网络资源层是 CAN 的基础设施层,算网管理层和算力路由层是实现算力感知功能体系的两大核心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