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十月新番 | 中气爱报道解读:一路向东的米尔顿、大雨落下的海伦妮

十月新番 | 中气爱报道解读:一路向东的米尔顿、大雨落下的海伦妮

作者头像
用户11172986
发布于 2024-10-15 04:50:42
发布于 2024-10-15 04:50:42
26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气python风雨气python风雨

进入 10 月,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逐渐减弱,然而北大西洋却迎来了飓风季节的高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飓风米尔顿——一个几乎突破现行飓风等级标准的五级超强飓风。

本文基于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的《风王靠近美国!飓风米尔顿超过超强台风摩羯,北方西南降温广东等重返30度》一文,将对报道中提及的一些关键气象知识点进行解读。

希望通过这些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次罕见的气象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如有错漏欢迎斧正。

罕见台风路径

米尔顿的路径也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来说,墨西哥湾的飓风大多西行或北上,但米尔顿却另辟蹊径,坚持一路向东走

这里,中气爱用四个字“一般来说”所给出的台风路径判断其依据是什么呢?

台风研究这么多年,总要总结出一些规律的。例如我们西太平洋的台风路径被划分为三类:

  • • 西移类型 ,一般在华南沿海、海南或者越南登陆
  • • 西北移类型,一般到福建台湾或者浙江一带登陆
  • • 转向移,就跑着跑着拐弯去日本或者朝鲜那种

而美国(北大西洋)那边没搜到相关资料,那么我们看看图吧,如下所示为 IBTrACS 数据集绘制的气旋路径图:

而这是米尔顿的路径,向东的路径确实非常罕见:

如图所示,墨西哥湾生成的飓风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系统、风带和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向西移动进入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或者向北移动影响美国东海岸。而米尔顿的东向路径显然是极少数的。

这也提醒着我们,即使是在有丰富历史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个别风暴仍可能存在蛇皮走位

藤原效应

9月末,庞大的飓风海伦妮以近巅峰强度登陆登陆佛罗里达州西北部沼泽地区,登陆时大致相当于我国标准下的强台风强度。随后海伦妮与美国中部的冷涡发生藤原效应,西折进入美国内陆,给美国东南部带去大暴雨-特大暴雨,最大总过程雨量920毫米,大幅打破当地纪录。

藤原效应(Fujiwhara effect)是指两个相邻的热带气旋因彼此的水平对流作用而引发气旋式旋转的趋势。这一现象最早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在20世纪20年代初发现,当时他注意到两个气旋性涡旋在较近的距离内具有反时针方向互旋的特点和彼此接近的趋势。

藤原效应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涡旋可能会相互吸引或排斥。旋转将围绕一个位于连接它们的直线或大圆上的重心进行。这个重心的具体位置将由涡旋的相对质量和强度决定。与附近系统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涡旋对的运动,特别是如果附近系统的质量大于涡旋对中的任何一个涡旋时。 研究表明,藤原效应的旋转强烈依赖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热带气旋之间的分离距离,对于小于750海里的距离,旋转显著。此外,当分离距离小于400海里时,两个涡旋系统之间会出现轻微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变得相当明显。

当然在我印象中藤原现象是这样的:

以上为南京大学对藤原效应的数值模拟 图片源自 https://meso.nju.edu.cn/fzlm/kyjz/20230605/i247561.html

一般藤原效应是两个台风之间发生的。中气爱文中说在海上的飓风和美国中部的冷涡发生藤原效应,这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两者都是涡旋,但是制作一个如上的图更能让人明白。

强大的冷空气

不过在强大的冷空气作用下,山陀儿在登陆前已经大幅减弱,在登陆后更是迅速减弱为低压区,大大减轻了危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知道,台风中心一般是低压中心,通常会使用海平面最低气压的经纬度作为台风中心。

中气爱文中提到的“山陀儿...大幅减弱...大大减轻了危害”,这对台风途径地区的当地群众来说是具有直接影响的,因为台风威力下降意味着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减少。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广阔的温暖的海面温度(26-27°C以上)、与其相配合的初始扰动(如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以及较小的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当强大的冷空气侵入时,它会带来以下几个影响:

  • • 温度降低:冷空气会导致海表温度下降,从而减少台风获取能量的能力。
  • • 稳定大气层结:冷空气通常较为稳定,不利于对流的发展,而台风依赖于强烈的对流过程。
  • • 垂直风切变增加: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遇可能会导致垂直风切变增大,这可以破坏台风结构,削弱其强度。
  • • 干燥空气入侵:冷空气中往往含有较少水分,如果这些干燥空气进入台风内部,将抑制降水过程,进而减弱台风。

虽然“台风最怕的就是强大的冷空气”这个说法不够严谨,但我们可以说“遇到强大且合适的冷空气会影响甚至削弱台风。一方面,适当的冷空气侵入可以通过增强大气斜压性和不稳定度来促进降水的增加;另一方面,冷空气直接侵入台风中心可能会破坏暖心结构,抑制降水过程,导致台风强度减弱。

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今年 9 月的台风摩羯,如下所示:

上图为台风魔羯 700hPa 位势高度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降水。在图中,台风中心被标记大大的 L,也就是所谓的低压中心,字母 H 代表的是高压中心,并且 H 是被台风挤到上面的副热带高压。

海伦妮的特大暴雨

随后海伦妮与美国中部的冷涡发生藤原效应,西折进入美国内陆,给美国东南部带去大暴雨-特大暴雨,最大总过程雨量920毫米,大幅打破当地纪录。

这次事件中的冷涡是一种起源于高纬度区域的气象系统,其特征为中心温度低于周围同高度的空气,强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强。

在海伦妮飓风路径上遇到的这个冷涡,对特大暴雨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 藤原效应:海伦妮飓风与冷涡发生了藤原效应,这是一种当两个旋转的气旋系统彼此靠近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这导致了海伦妮移动方向的变化,使其转向西行进入美国内陆。
  • • 水汽供应:冷涡改变了大气中的气流模式,有助于将来自温暖海洋表面的大量湿空气向内陆输送。当这些富含水分的气流遇到冷涡带来的冷空气时,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凝结,从而形成降水。
  • • 地形抬升作用:随着海伦妮深入内陆,如果它经过具有显著地形变化的区域,如山脉等,地形的抬升作用会迫使湿润空气上升,进一步加剧降雨量。
  • • 滞留效应:冷涡的存在可能导致风暴系统的缓慢移动或停滞不前,增加了特定地区长时间暴露于强降水条件下的可能性,进而造成累积雨量异常高。

此外,介绍一下我国比较著名的冷涡——东北冷涡,虽然被称为“东北冷涡”,但其影响范围可以远至长江三角洲一带。例如:

像这种:

有趣的是,在这个天气形势图中,南海区域还有一个小台风,这也是有可能有藤原效应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10-1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气python风雨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先发致胜,笑战“妮妲”
8月2日凌晨,台风“妮妲”在深圳大鹏半岛沿海地区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微信微博电视,纷纷被它刷了屏,深圳也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 而就在台风“妮妲”登陆前夕,腾讯华南云数据中心的同事们,纷纷接到客户们的询问:台风来了,机房抗的住吗? 看看我们小伙伴是怎么回答的: 简单的“放心”二字,可真不是随口一说的。它的背后,是华南云数据中心经理和全体伙伴们的提前部署和充足准备。这句“放心”,我们分外有底气。 防患未然,才能从容应对 台风“妮妲”,被称作是“近年来正面登陆珠三角的最强台风”,将携5
腾讯数据中心
2018/03/16
7620
先发致胜,笑战“妮妲”
北京这两天为啥颜值爆表?
转自|中国天气网 微信|chinaweathernews 作者|朱茵 北京这几天的天空美疯了,无比透亮的蓝天上,漂浮着棉花糖般的云朵,随便一抬头,就是一幅当年windows XP里的风景桌面啊!如此美景,让网友拍照片都拍到手软了,路上处处都是举着手机对着天空各种啪啪啪啪啪的人,还有人调侃,要是把朋友圈里晒的图都拼起来,都能数出整个帝都有几朵云! 为啥这几天颜值如此爆表? 两个字——北风。 因为这两天北京在刮水汽少、干燥的北风,刮走了所有干扰你视线的东西,所以天空透明度高,天蓝得可以溺死你。 好了,不太在乎原
大数据文摘
2018/05/21
6100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系统:2022-2023年高温“炙烤”中国案例分析
2022年 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共持续79天,为1961年以来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2023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全国平均气温10.7℃,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国共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在持续高温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区域出现了冬春连旱、夏秋连旱,长江流域出现了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受夏季强台风的影响,东北、华北出现了“旱涝急转”。近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其中干旱灾害造成近7300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约990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710亿元。
此星光明
2024/05/08
2280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系统:2022-2023年高温“炙烤”中国案例分析
24000年来气候分析登Nature,地表气温上升7度,现代变暖速度幅度不同寻常
近期,寒潮带来“断崖式”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有人质疑,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打脸”全球变暖的说法?
大数据文摘
2021/11/15
5260
在北京看场雪为什么这么难?
打开某度,搜索“北京历史天气”,随便打开了一个网站(注意避开广告),发现从2011年到昨天的北京历史天气都可以查询到。
墨明棋妙27
2022/08/24
3080
在北京看场雪为什么这么难?
在北京看场雪为什么这么难?
打开某度,搜索“北京历史天气”,随便打开了一个网站(注意避开广告),发现从2011年到昨天的北京历史天气都可以查询到。
朱小五
2019/12/13
5380
慧天卓特:2024年12月基于FYDI-2.0全国干旱指数监测分析报告
    12月份中国大部地区进入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8℃,接近常年同期。中东部大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而西部和南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2024年12月中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8%。12月中旬以来,我国多地经历了强寒潮天气,这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区域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经历了最冷的12月。
此星光明
2025/01/17
1590
慧天卓特:2024年12月基于FYDI-2.0全国干旱指数监测分析报告
mybatis中Parameter 'xxx' not found 错误
1.当Mapper给xml传入的是基础类型或者要用到的list时,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Mapper的参数没有加@Param标注
用户7741497
2022/03/22
1.2K0
数说台风
每年的夏季是台风活动的活跃时期,一个接一个的台风在西太平洋上生成发展,并经常登陆我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比如刚刚过去的利奇马和罗莎,还有正在活跃的白鹿。出于好奇,我抓取了温州台风网的历史台风信息,数据涵盖了从1945年到2018年的台风详细信息,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到什么呢?
老肥码码码
2020/01/17
8510
数说台风
观测与预报篇:中国登陆台风降水分布之演变
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漫长,平均每年有7-8个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大西洋以及东北太平洋为飓风)登陆。登陆台风暴雨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区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中国因台风造成的年平均经济损失为287亿元,年平均死亡人数达472人。而这些受灾区域受影响最大的问题是由登陆台风降水分布决定的。因此由于涉及台风降水预报问题,登陆台风降水的空间分布问题一直受到气象学家们的重点关注。
气象学家
2020/10/09
1.5K0
观测与预报篇:中国登陆台风降水分布之演变
基于时空深度混合模型的台风预测技术
参考文献:Chen Rui, Wang Xiang, Zhang Weimin, et al. A hybrid CNN-LSTM model for typhoon formation forecasting[J]. GeoInformatica, 2019,23(3): 375-396.
气象学家
2022/01/18
1.9K0
基于时空深度混合模型的台风预测技术
台风灾害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利用Java和数据科学技术解读台风趋势
2023年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人们对于台风的关注和担忧也逐渐增加。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的台风活动可能会比往年更加频繁和热闹。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台风灾害的关注和应对措施的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范围内的台风活动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首先,台风的数量似乎在逐渐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和大气流量,从而导致台风.其次,台风的强度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温暖的海洋表面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台风的强度增加,从而变得更具破坏性和威力。最后,台风的路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小白学大数据
2023/07/27
3820
基于台风信息查询 API 设计台风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台风的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高效可靠的台风预警和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系统可以通过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来实现对台风的实时监测、预测和预警,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不是海碗
2023/04/28
6530
基于台风信息查询 API 设计台风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数据获取 | python爬取CMA台风路径
在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领域,台风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路径预测和强度评估对于减少潜在损失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气象中心等专业机构提供了详尽的台风历史数据和实时跟踪服务,通过网络接口可便捷地访问这些信息。
用户11172986
2024/07/30
4340
数据获取 | python爬取CMA台风路径
使用Matplotlib & Cartopy绘制我国台风路径图
之前在公众号做过一个关于我国1945~2015年历史台风统计的可视化展示,发现很多有趣的数据,比如说台风登陆最多的城市是湛江。
派大星的数据屋
2022/04/03
3.2K1
使用Matplotlib & Cartopy绘制我国台风路径图
台风“烟花”(202106)影响过程的卫星遥感分析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18日生成,7月30日变性为温带气旋,生命史长达13天,先后对中国东部14个省市造成了影响。台风“烟花”的主要特点包括移动速度慢、陆上滞留时间长、累积雨量大等。本文基于静止气象卫星、降水测量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多通道观测和产品,对“烟花”影响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bugsuse
2022/09/23
1.1K0
台风“烟花”(202106)影响过程的卫星遥感分析
大数据告诉你,台风最喜欢在我国哪个省市登陆
每年夏季,台风就如期而至。今年八月份,“风王”利奇马真的如脱缰野马,让大家见识到台风的可怕之处。
派大星的数据屋
2022/04/02
1.1K0
大数据告诉你,台风最喜欢在我国哪个省市登陆
数字防线:使用台风信息API来加强气象监测和应急响应
随着气候异常事件的频发,如台风、飓风和风暴增多,提高气象监测和应急响应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数字化技术的崭新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些自然灾害。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台风信息API构建数字防线,以强化气象监测和更有效地应对台风威胁。
用户10428865
2023/09/01
3090
数字防线:使用台风信息API来加强气象监测和应急响应
Z市台风模型在地质一体化应用咨询实战“术”分享——借助PAAS平台优化设计模型训练流程
上次跟客户单位讨论台风模型的工作流程,客户是地质专家,对业务非常熟悉,可是一直认为我们的台风模型不符合业务流,对模型在训练阶段前稍微做了些定制,发现对模型应用非常有帮助。
爱艺江河科技
2024/12/24
990
台风业务定强的利器——Dvorak技术
随着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上天以来, 气象卫星逐渐成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最主要的手段。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上,由于洋面上常规观测资料稀缺,而岸基的天气雷达观测受限于其探测距离(一般为460km),因此在台风登陆前,气象卫星观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台风的中心位置和强度是业务预报中最重要的两个关注点。在《台风中心怎么定比较合理?》一文中我们就曾提到过,业务中主要利用卫星资料来确定台风的中心。同样地,洋面上台风的强度评估也主要依靠卫星图象。但是气象卫星并不能直接观测表征台风强度的两个气象要素,即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和最大持续风速,因此如何利用卫星云图来确定台风强度是业务预报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郭好奇同学
2021/12/08
9370
台风业务定强的利器——Dvorak技术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先发致胜,笑战“妮妲”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