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工智能”这几个字,可能有的人立马会想到围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名词,也有的人会想到大学里的人脸识别、立体视觉建模等研究项目,还有的人会想到终结者,外太空等高大上的内容。
但可能98%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这些东西研究了到底对我有什么实际用途,人工智能会不会是个泡沫?
本文就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介绍当前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领域,也给对AI感兴趣,以及准备接触AI的读者,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创业,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来源:“VR 新观察”公众号 作者:何欢 腾讯互娱研发部 高级工程师
在进行具体举例介绍之前,先对一些常见的基础问题谈下自己的看法。
人工智能现在的主要目的说白了是让人类能进一步偷懒,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宝贵的时间。当然也有人觉得它会导致大量失业、社会不稳定之类,其实不用担心那些,到时总会有新的职业产生出来。
关于让人类进一步偷懒,举两个例子:
【视频:Introducing FarmBot Genesis - Teaser】
人工智能的的基础是计算能力和数据,核心是算法。
先看看基础是不是牢固:
图片来源:IDC、招商证券
再看看核心,算法:
曾经AI有过一段“冬天”的历史,很大原因是当时数据、计算能力、算法都不具备,现在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跟当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AI的发展现在还处于非常早期,处于AI能力不断改善以及部分可用的技术慢慢运用到各行业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会逐渐加速;对创业者来说,现在也正是利用和推广AI技术的好时机。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分为基础、技术、应用三层。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大企业一般从下往上切入,科研机构从中间切入,创业公司从上层切入。
生态圈中每个部分,包括其中的细分领域,现在都有很多公司在角逐,竞争非常激烈,不过最终技术层和基础层将由少数几个公司确定规范,开源并推广,应用层则会一直保持百花齐放。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上图数据比较老,只是展示了一小部分。AI相关的创业公司,在2016/9的时候,仅仅国内有公开信息,就有超过200家,如果算上大数据挖掘方面的公司,有超过1000家,而国外公开信息的AI相关创业公司,有800多家。
虽然现在AI还不是很发达,但现有技术应用结合好的话足以带来很多的改进,举几个已经实现或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日常使用例子:
开车时收发微信,或者看新闻,需要操作和看手机,很不安全,而现有的技术可以实现用语音指令跟手机交互操作,或通过无人驾驶让你的车变成睡觉的地方。
不会上网查资料,不会上网订机票,不会上网订餐购物,或者虽然会但是嫌麻烦,没关系,现在的语音助手类APP已经可以像私人秘书一样,不仅直接通过内部搜索回答你的问题,而且还能直接帮你做事,甚至主动给你出谋划策。
跟客户定时间会面,自己日程安排复杂也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有空,来回发邮件沟通确定很麻烦,直接用AI就可以了,虚拟人物会帮助你跟对方邮件沟通敲定时间保证双方都满意。旅游行程规划好麻烦,让AI帮你自动设计规划,跟着执行体验即可。
例如撰写招聘广告,AI可以帮你对广告进行打分,对其中的遣词造句进行批改,例如某些词太软或太硬、词性不匹配招聘对象、有更好的成语引用等,并提供修改建议,确保最终高品质的输出。财务工作繁忙,把各种发票提交扫描就行,自动识别其中数据汇总报表。
现在的AI有点像“电”刚发明的时候,人们当时觉得“电”似乎没什么用,各种技术也不成熟,甚至怀疑电会带来危险和灾难,可到了现在,电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技术成熟统一,上层应用层出不穷,这可能也是AI的未来吧。
以上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接下来开始介绍具体的实际的应用。这里介绍的主要是些有一定代表性的创业公司的项目,其中有些公司已经被收购了,但列举内容并不代表这些公司一定值得投资,列举他们也只是用来对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举例说明。另外,有些应用产品的工作原理还是建议看下相关视频或亲自体验。
由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广泛,因此按照当前人工智能实现的基本功能来分类介绍,即四部分:
一方面这样分配比较均衡,另一方面这样跟人类处理信息的模块能对应上关系,即人类处理信息时输入主要靠的是视觉图像和听觉文字,思考主要靠分析。
另外,由于篇幅限制,语音语义理解、数据分析和机器人相关的应用会在“下篇”介绍。
安防系统、客流统计、智能交通管理等应用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面向企业;而个性艺术创作一般用于拍照软件,面向普通个人用户;图片分类检索功能融合在搜索技术和相册管理中,面向企业也面向个人,其中面向企业的更有商业价值,例如鉴黄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图像理解技术(上图):
由于拍照手机的普及,图片和视频数据在信息中占到了最高的比例,而且这些数据,是围绕着用户个人的;普通文字数据的检索会遇到瓶颈和冗余,而对个人属性能力信息、人与人关系的搜索会更有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对个人图片视频数据的解读,例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跟谁在一起做什么,挖掘个人经历,个人偏好,人际关系等,作为各行业数据基础,提升用户体验。
【视频:Shoes.com’s Visual Filter powered by Sentient Aware™ for e-Commerce】
从候选图片中选择最喜欢的款式,随后会出现新的候选图片,选3-4次,就能找到自己最心仪的款式,相当于通过AI把盲目查找转变成了购物向导。
【视频:Blippar - A new way of discovering the world】
用手机看物体或文字,会出现相关的广告、动画、翻译,覆盖在原来的物体上。
头戴式眼镜,用于工业领域,帮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显示基本信息、待办事项、拍照、视频、沟通交流,标示任务等,使用AR对物体进行标示的沟通更易让人理解意图。
这些其实也是AR/VR相关的重要支持技术,帮助精确定位,手势识别,更自然的体验。
把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到医疗拍片分析上,根据MRI等数据生成3D建模和动画,在细分领域发挥了电脑的长处,帮助诊断和研究疾病。
用手机摄像头扫一下发票,自动识别其中内容,输入财务系统云端并进行处理,各终端看到实时更新的财务报表。
下篇内容将根据人工智能的主流能力,即图像识别能力、语音语义理解、数据分析能力、机器人技术,开始举例介绍AI具体的应用领域,并穿插了一些笔者浅薄的看法。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