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产品规划:以终为始

产品规划:以终为始

作者头像
石云升
发布2022-08-25 20:55:15
2420
发布2022-08-25 20:55:1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石云升

昨晚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里面有一段讲我们要“以终为始”的方式来规划现在。既然某个未来一定会发生,那么何不现在就想办法进入到那个未来呢?比如安徽省招商局认定了未来的产业是芯片、液晶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集成电路、面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那么现在就可以拉出这些领域相关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清单,然后再逐个去谈合作。目标越清晰,要做的事情也越清晰。

这给我一个启发,那就是我们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思考现在的发展。但关键是,我们怎么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想了个思路,从一个快要成熟的技术开始。比如无人驾驶技术。自从2003年第一届自动驾驶比赛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18年了,如今,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已经相对成熟了。就在今天,广州南沙正式上线了无人驾驶公交车,当然目前还是配备了安全员。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是未来,那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我是这样思考的,乘车的目的是安全的、快捷的把人从A地送到B地。其次是考虑乘车的成本和体验。如果我们要加入未来,那么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开始思考。

首先,如果无人驾驶能做到低成本、安全、便捷把人从A地送到B地,那么在这过程中,用户就拥有了大把时间。我今年看到一个数据说是中国有1000万人通勤时间在60分钟。从国家的都市区规划来看,通勤时间会越来越短。如果我们平均通勤都是30分钟,那么自动驾驶成熟,我们的用户都会拥有非常自由的30分钟。那么我们可以畅想,用户会在这30分钟内做什么?如果是看电影,那么对电影公司来说,30分钟类型的微电影就是机会。

其次,既然行车已经这么方便,那么买车的需求就会降低。目前打车可能还需要等,但如果等待时间比我们从车库开出来还短呢?我觉得买车有很多负担,不仅成本高,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额外的烦恼。比如要找停车位,要保养,处理一些意外事故等。而且这里还有个规模效应的问题,我看到过一个数据,1.8万自动驾驶车辆就满足了之前12万辆车的出行需求。车企在靠造车赚钱就很难了。另外,那些做专车司机的。做快递配送的也很危险。

再次,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必然会引发智慧交通的变革,出行将会变得非常智能化。乘车时间就会变得非常精准。旅游体验也会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么专门为旅游公司提供行车规划的服务就是机会。

想着想着,我发现谁说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不只是改变人的出行,整个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谁说无人驾驶只能提供出行服务?它可以在你通勤过程中顺便把早/晚餐也买好,这样又会影响到餐饮业。当然,从一个技术的成熟到产业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还有一个思考方向就是,从现在到未来会分为哪些阶段?看不同阶段的过程里我们有没有机会参与进去。比如目前的自动驾驶还只适合道路比较简单的道路,那么就可以先从经常跑高速的货车开始?我记得现在的货车是第一台人工操作的,后面的货车都会自动跟随第一台。这样也减少了很多人工。再比如5G云代驾,如果道路不清晰,那么就让人远程操控。这也是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我觉得这种思考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未来的那个确定性的变化。而且最好还是能跟自己业务相关的一个确定性变化。另一个就是要对技术成熟时间有一个预判,做太早就不是先驱而是先烈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1-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石云升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