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微信「扫一扫」识物为什么这么快?背后的秘诀竟然是

微信「扫一扫」识物为什么这么快?背后的秘诀竟然是

原创
作者头像
腾讯云开发者
发布2020-03-16 10:45:30
7.2K0
发布2020-03-16 10:45: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推荐

微信“扫一扫”识物已上线一段时间,受到了外界极大的关注。相比于行内相关竞品的“拍”,“扫一扫”识物的特点在于“扫”,带来更为便捷的用户体验。“扫”离不开高效的移动端物体检测,本文将为你揭秘。

作者 | arlencai,腾讯 WXG 应用研究员

一、背景

“扫”是“扫一扫”识物的亮点,带来更为便捷的用户体验。相比于“拍”的交互方式,“扫”的难点在于如何自动地选择包含物体的图像帧,这离不开高效的移动端物体检测。

二、问题

“扫一扫”识物是一种面向开放环境的通用物体检测——复杂多样的物体形态要求模型具有强的泛化性,移动端的计算瓶颈又要求模型保持高的实时性。

“扫一扫”识物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移动端检测(Class-wise or Object-ness)呢?

Class-wise 检测(即传统意义上的物体检测)的优势在于同时输出物体的位置和类别,然而开放环境下的物体类别很难准确定义和完整覆盖。

因此,我们将问题定义为Object-ness 检测(即主体检测):只关注是否为物体和物体的位置,并不关心物体的具体类别。

Object-ness 的物体检测对多样化的物体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同时大大减轻模型的负担来保证其实时性。这是“扫一扫”识物相比于相关竞品在移动端检测问题上定义的不同。

三、选型

近几年物体检测算法日新月异,面对琳琅满目的检测模型(见图 1),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图1:琳琅满目的检测器(图中标注各个检测器的优缺点,请放大查看)
图1:琳琅满目的检测器(图中标注各个检测器的优缺点,请放大查看)

1. One-stage

从模型的层次结构上,可分为两阶段(two-stage)和单阶段(one-stage)。

(1)Two-stage 检测器以 R-CNN 系列(Fast R-CNN [1]、Faster R-CNN [2]、Mask-RCNN[3])为代表,其模型的第一阶段输出粗糙的物体候选框(proposal),第二阶段进一步回归物体坐标和分类物体类别。

Two-stage 检测器的优势在于:RoIPool 的候选框尺度归一化对小物体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进一步的区域(region)分类对于较多类别的检测需求更为友好。

(2)One-stage 检测器以 YOLO 和 SSD 系列(YOLO V1-V3 [4-6]、SSD [7]、RetinaNet[8])为代表,其特点是全卷积网络(FCN)直接输出物体的坐标和类别,为移动端加速提供了便利。

对于“扫一扫”识物中主体检测的应用场景,小物体和多类别的需求不如实时性来得强烈,因此我们选择 one-stage 的模型结构。

2. Anchor-free

(1)锚点(anchor)是 R-CNN 系列和 SSD 系列检测方法的特点:在 one-stage 检测器中,通过滑动窗口(slide window)产生各式各样的 anchor 作为候选框;在 two-stage 检测器中,RPN 从 anchor 中挑选合适的候选框进行第二阶段的分类和回归。

Anchor 为检测器提供物体的形状先验,可有效地降低检测任务的复杂度,但经验性的 anchor 参数会极大地影响模型的性能。

(2)无锚点(anchor-free)的检测器随着网络结构(如:FPN[9]、DeformConv [10])和损失函数(如:Focal Loss [8]、IOU Loss[11])的发展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尺度鲁棒的网络结构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训练鲁棒的损失函数解决样本的平衡和度量问题。

Anchor-free 方法以 YOLOV1-V2 [4-5]及其衍生(DenseBox [12]、DuBox [13]、FoveaBox [14]、FCOS[15]、ConerNet [16]、CenterNet[17]等)为代表。他们抛开候选框的形状先验,直接分类物体的类别和回归物体的坐标。

在“扫一扫”识物的应用场景中,复杂多样的物体形状对 anchor 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选择 anchor-free 的模型结构。

3. Light-head

近一年来,anchor-free 的检测器日新月异。然而,在移动端的应用场景下,大部分 one-stage 且 anchor-free 的检测器仍存在以下不足:

(1)多输出(Multi-head):为了增强模型对多尺度物体的检测能力,大部分检测器(如:FoveaBox[14]、DuBox [13]、FCOS[15])普遍采用多头输出来提高模型的尺度鲁棒性。

其中,低层特征满足小物体检测需求,高层特征应对大物体检测。然而,多头输出的网络结构对于移动端加速并不友好。

(2)后处理(Post-process):为了解决 anchor 先验缺失和 multi-head 结果整合的问题,大部分检测器都需依赖复杂的后处理,如:非极大值抑制(NMS)和各式各样的奇技淫巧(trick),但它们普遍不适合并行化加速。

综上,我们选取CenterNet作为“扫一扫”识物的移动端检测模型(见图 2)。CenterNet 是 one-stage 的 anchor-free 检测方法,single-head 的输出和高斯响应图的回归使其不依赖 NMS 的后处理。

CenterNet 将目标检测问题变成一个标准的关键点估计问题:通过全卷积网络得到中心点的热力图(峰值点即中心点),并预测峰值点对应的物体宽高信息。

此外,我们引进了 TTFNet[18]中高斯采样、高斯加权和 GIOU Loss[19]等技术实现 CenterNet 的训练加速,仅需 5 小时即可在 4 块 Tesla P4 下完成 MS-COCO 的训练,这为模型调参和优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图2:CenterNet: Objects as points
图2:CenterNet: Objects as points

四、优化

针对移动端的检测需求,首先我们将 CenterNet 的骨干网络(backbone)从 ResNet18 更换为对移动设备更为友好的 ShuffleNetV2[20]。

然而,仅仅依赖 backbone 带来的效能提升是有限的,对此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模型优化。

1. 大感受野(Large RF)

从 ResNet 到 ShuffleNetV2 主要影响了模型的深度和感受野。在以热力图回归的 CenterNet 中,模型的感受野显得异常重要。

如何在保持网络轻量的前提下提高模型的感受野呢?

从 AlexNet 到 VGG,VGG 通过将大尺度的卷积核拆解为多个小尺度的卷积核(1 个 5x5→2 个 3x3):在相同感受野下,2 个 3x3 卷积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均只有 1 个 5x5 的 18/25。

然而,这在深度(depth-wise)卷积的时代并不适用。

在 ShuffleNet 中,5x5 的 depth-wise 卷积获得两倍感受野,仅比 3x3 的 depth-wise 卷积增加极少的计算量(如图 3)。

因此,我们将 ShuffleNetV2 中所有的 depth-wise 卷积均替换为 5x5 卷积。

因为缺少 ImageNet 预训练的 5x5 模型,我们取巧地将 3x3 的 ShuffleNetV2 预训练模型进行卷积核的零扩边(zero padding),得到 5x5 的大卷积核 ShuffleNetV2。

图3:大感受野的depth-wise卷积
图3:大感受野的depth-wise卷积

2. 轻检测头(Light Head)

CenterNet 的检测头使用类 U-Net[21]的上采样结构,可有效地融合低层细节信息,从而提高对小物体的检测性能。

然而,CenterNet 的检测头并未针对移动端进行优化,因此我们对其进行 ShuffleNet 化改造(见图 4 红框)。

首先,将检测头的所有普通 3x3 卷积替换为 5x5 的 depth-wise 卷积,并将可形变卷积(DeformConv)也改造为 depth-wise 的可形变卷积。

其次,参照 ShuffleNet 通道压缩的技巧,将 CenterNet 中多层特征的残差融合(residual)改造为通道压缩的连接融合(concat)。

通过大感受野(Large RF)和轻检测头(Light Head),优化后的模型在 MS-COCO 数据库在计算量(FLOPs)、参数量(Parameters)和检测性能(mAP)均取得优异的结果,见表 1。

图4:CenterNet检测头的结构优化
图4:CenterNet检测头的结构优化
表1:在MS-COCO下物体检测的对比
表1:在MS-COCO下物体检测的对比

3. 金字塔插值(Pyramid Interpolation Module,PIM)

然而,可形变卷积(DeformConv)对移动端加速并不友好,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设计 DeformConv 的替代品。

DeformConv 可自适应地对多尺度信息进行抽取,在 MS-COCO 中的小物体检测起到巨大作用。“扫一扫”识物对小物体的检测需求并不是非常强烈,DeformConv 更多的是提供多样化的尺度特征。

对此,我们借鉴图像分割方法 PSPNet[22](见图 5)的金字塔池化(Pyramid PoolingModule,PPM),提出了金字塔插值(Pyramid Interpolation Module,PIM)同时实现多尺度特征的融合和特征图的插值(见图 4 蓝框)。

PIM 中主要包括三条分支进行 2 倍上采样:空洞解卷积,卷积+上采样,全局平均池化+全连接。

其中,“空洞解卷积”对应大尺度特征;“卷积+上采样”对应小尺度特征;“全局平均池化+全连接”对应全局特征。

在 ShuffleNetV2 x0.5 的骨干网络下,表 2 对比了各种上采样方法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可见 PIM 有效地替代 DeformConv 在“扫一扫”识物中的作用。

图5:PSPNet的金字塔池化模块
图5:PSPNet的金字塔池化模块
表2:不同上采样方法在“扫一扫”识物中的效果对比(测试集包含7k张图片)
表2:不同上采样方法在“扫一扫”识物中的效果对比(测试集包含7k张图片)

五、部署

通过以上优化,我们最终采用表 2 中最优结果作为“扫一扫”识物的移动端检测模型。

该模型采用基于 pytorch 框架的 mmdetection 作为训练工具。在移动端部署上,我们采用 ncnn 框架,将 pytorch 模型转换为 onnx 模型再转换为 ncnn 模型,并在转换过程中将参数量化到 16bit。

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小模型体积和加速,我们将网络中 conv/bn/scale 三个连续的线性操作融合为一个 conv 层,在不影响效果的同时可减少约 5%的参数量,并提速约 5%~10%。

最终,“扫一扫”识物的移动端检测模型仅 436 KB,在 iphone8 的 A11 CPU 上的单帧检测时间仅 15ms。

六、展望

目前“扫一扫”移动端检测只是开端,移动端物体检测的发展也才刚刚开始。

抛开“扫一扫”识物的场景,CenterNet 在通用的物体检测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如何解决类别增加带来的检测头爆炸性增长?可形变卷积(DeformConv)是否存在更通用的替代品?U-Net 式的上采样结构是否可进一步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我们后续工作中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欢迎大家交流,更欢迎加入我们。微信长期招收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才,简历请投至arlencai@tencent.com。

参考文献:

[1] Girshick, Ross. "Fast R-CN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5): 1440-1448.   [2] Ren, Shaoqing, et al. "Faster R-CNN: Towards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with Region Propos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39.6 (2017): 1137-1149.   [3] He, Kaiming, et al. "Mask R-CN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7): 2980-2988.   [4] Redmon, Joseph, et al. "You Only Look Once: Unified,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6): 779-788.   [5] Redmon, Joseph, and Ali Farhadi. "YOLO9000: Better, Faster, Stronger."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7): 6517-6525.   [6] Redmon, Joseph, and Ali Farhadi. "YOLOv3: An Incremental Improvement."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8).   [7] Liu, Wei, et al.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6): 21-37.   [8] Lin, Tsungyi, et al. "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7): 2999-3007.   [9] Lin, Tsungyi, et 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s for Object Detecti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7): 936-944.   [10] Dai, Jifeng, et al.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7): 764-773.   [11] Yu, Jiahui, et al. "UnitBox: An Advanced Object Detection Network." acm multimedia (2016): 516-520.   [12] Huang, Lichao, et al. "DenseBox: Unifying Landmark Localization with End to End Object Detection."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5).   [13] Chen, Shuai, et al. "DuBox: No-Prior Box Objection Detection via Residual Dual Scale Detectors."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9).   [14] Kong, Tao, et al. "FoveaBox: Beyond Anchor-based Object Detector."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9).   [15] Tian, Zhi, et al. "FCOS: Fully Convolutional One-Stage Object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9): 9627-9636.   [16] Law, Hei, and Jia Deng. "CornerNet: Detecting Objects as Paired Keypoints."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9): 765-781.   [17] Zhou, Xingyi, Dequan Wang, and Philipp Krahenbuhl. "Objects as Points."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9).   [18] Liu, Zili, et al. "Training-Time-Friendly Network for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9).   [19] Rezatofighi, Hamid, et al. "Generaliz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A Metric and a Loss for Bounding Box Regressi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9): 658-666.   [20] Ma, Ningning, et al. "ShuffleNet V2: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Efficient CNN Architecture Design."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8): 122-138.   [21] Ronneberger, Olaf, Philipp Fischer, and Thomas Brox. "U-Net: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Bio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2015): 234-241.   [22] Zhao, Hengshuang, et al. "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7): 6230-6239.   [23] Li, Zeming, et al. "Light-Head R-CNN: In Defense of Two-Stage Object Detector." arXiv: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7).   [24] Wang, Jun, Xiang Li, and Charles X. Ling. "Pelee: A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on Mobile Device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8): 1967-1976.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背景
  • 二、问题
  • 三、选型
    • 1. One-stage
      • 2. Anchor-free
        • 3. Light-head
        • 四、优化
          • 1. 大感受野(Large RF)
            • 2. 轻检测头(Light Head)
              • 3. 金字塔插值(Pyramid Interpolation Module,PIM)
              • 五、部署
              • 六、展望
              • 参考文献:
              相关产品与服务
              NLP 服务
              NLP 服务(Natural Language Process,NLP)深度整合了腾讯内部的 NLP 技术,提供多项智能文本处理和文本生成能力,包括词法分析、相似词召回、词相似度、句子相似度、文本润色、句子纠错、文本补全、句子生成等。满足各行业的文本智能需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