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HTML5设计原理(下)

HTML5设计原理(下)

作者头像
RP道貌不岸然
发布于 2017-11-21 15:47:14
发布于 2017-11-21 15:47:14
1.2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ThinksThinks

平稳退化

下一条原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那就是平稳退化。毕竟,我们已经遵守这条规则好多年了。渐进增强的另一面就是平稳退化。

有关HTML5遵循这条原理的例子,就是使用type属性增强表单。下面列出了可以为type属性指定的新值,有number、search、range,等等。

input type="number"

input type="search"

input type="range"

input type="email"

input type="date"

input type="url"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浏览器在看到这些新type值时会如何处理。现有的浏览器,不是将来的浏览器,现有的浏览器是无法理解这些新type值的。但在它们看到自己不理解的type值时,会将type的值解释为text。

无论你写的是input type=”foo”还是input type=”bar”,现有的任何浏览器都会说:“嗯,也许作者的意思是text。”因而,你从现在开始就可以使用这些新值,而且你也可以放心,那些不理解它们的浏览器会把新值看成type=”text”,而这真是一个浏览器实践平稳退化原理的好例子。

比如说,你现在输入了type=”number”。假设你需要一个输入数值的文本框。那么你可以把这个input的type属性设置为number,然后理解它的浏览器就会呈现一个可爱的小控件,像带小箭头图标的微调控件之类的。对吧?而在不理解它的浏览器中,你会看到一个文本框,一个你再熟悉不过的文本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说输入type=”number”就会得到一个带小箭头图标的微调控件呢?

当然,你还可以设置最小和最大值属性,它们同样可以平稳退化。这是问题的关键。

再看input type=”search”。你也可以考虑一下这种输入框,因为这种输入框在Safari中会被呈现为一个系统级的搜索控件,右边还有一个点击即可清除搜索关键词的X。而在其他浏览器中,你得到的则是一个文本框,就像你写的是input type=”text”一样,也就是你已经非常熟悉的文本框。那为什么还不使用input type=”search”呢?它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没有,对不对?

HTML5还为输入元素增加了新的属性,比如placeholder(占位符)。有人不知道这个属性的用处吗,没有吧?没错,就是用于在文本框中预先放一些文本。不对,不是标签(label)——占位符和标签完全不是一回事。占位符就是文本框可以接受的示例内容,一般颜色是灰色的。只要你一点击文本框,它就消失了。如果你把已经输入的内容全部删除,然后单击了文本框外部,它又会出现。

使用JavaScript编写一些代码当然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但HTML5只用一个placeholder属性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

当然,对于不支持这个属性的浏览器,你还是可以使用JavaScript来实现占位符功能。通过JavaScript来测试浏览器支不支持该属性也非常简单。如果支持,后退一步,把路让开,乐享其成即可。如果不支持,可以再让你的JavaScript来模拟这个功能。

现在,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话题了:HTML5对Flash。也许你早听说过了,或者在哪里看到了这方面的讨论。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明白。我搞不懂人们怎么会仅仅凭自己的推测来展开争论。

首先,他们所说的HTML5对Flash,并不是指的HTML5,也不是指的Flash。而是指HTML5的一个子集和Flash的一个子集。具体来说,他们指的是视频。因此,不管你在哪里听到别人说“HTML5对Flash”,那很可能说的只是HTML5视频对Flash视频。

其次,一说HTML5对Flash,就好像你必须得作出选择一样:你站在哪一边?实际上不是这样的。HTML5规范的设计能够让你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好,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新的video元素;真是非常贴心的一个元素,而且设计又简单,又实用。一个开始的video元素,加一个结束的video元素,中间可以放后备内容。注意,是后备内容,不是保证可访问性的内容,是后备内容。下面就是针对不支持video元素的浏览器写的代码:

<video src="movie.mp4">

<!-- 后备内容 -->

</video>

那么,在后备内容里面放些什么东西呢?好,你可以放Flash影片。这样,HTML5的视频与Flash的视频就可以协同起来了。你不用作出选择。

<video src="movie.mp4">

<object data="movie.swf">

<!-- 后备内容 -->

</object>

</video>

当然,你的代码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里我使用了H264,部分浏览器支持这种视频格式。但有的浏览器不支持。

对不起,请不要跟我谈视频格式,我一听就心烦。不是因为技术。技术倒无所谓,关键是会牵扯到一大堆专利还有律师、知识产权等等,这些都是Web的天敌,对我建网站一点好处都没有。

可你实际上要做的,仅仅就是把后备内容放在那而已,后备内容可以包含多种视频格式。如果愿意怕话,可以使用source元素而非src属性来指定不同的视频格式。

<video>

<source src="movie.mp4">

<source src="movie.ogv">

<object data="movie.swf">

<a href="movie.mp4">download</a>

</object>

</video>

上面的代码中包含了4个不同的层次。

1、如果浏览器支持video元素,也支持H264,没什么好说的,用第一个视频。

2、如果浏览器支持video元素,支持Ogg,那么用第二个视频。

3、如果浏览器不支持video元素,那么就要试试Flash影片了。

4、如果浏览器不支持video元素,也不支持Flash,我还给出了下载链接。

不错,一开始就能考虑这么周到很难得啊。有了这几个层次,已经够完善了。

总之,我是建议你各种技术要兼顾,无论是HTML5,还是Flash,一个也不能少。如果只使用video元素提供视频,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个人认为。而如果只提供Flash影片,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还是应该两者兼顾。

为什么要兼顾这两种技术呢?假设你需要面向某些不支持Flash的手持设备——只是举个例子——提供视频,你当然希望手持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视频了,不是吗?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格式,为什么Flash视频和音频如此成功,我想可以归结为另一个设计原理,即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梅特卡夫的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电话网提出来的,但在很多领域里也是适用的。使用网络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也就越大。人人都上Facebook,还不是因为人人都上Facebook嘛。虽然Facebook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此,但只有人人都上才会让它的变得如此有价值。

梅特卡夫定律也适用于传真机。如果只有一个人购买了传真机,当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其他人也陆续购买了传真机,那么他的投资会就得到回报。

当然,面对竞争性的视频格式和不同的编码方式,你感觉不到梅特卡夫定律的作用,我也很讨厌以不同的方式来编码视频,但只向浏览器发送用一种方式编码的视频是行不通的。而这也正是Flash在视频/音频领域如此成功的原因。你只要把Flash影片发送给浏览器就好了,然后安装了插件的浏览器都能正常播放。本质上讲,Flash利用了梅特卡夫定律。

最终用户优先

今天我要讲的最后一个设计原理,也是我个人最推崇的一个,但没有要展示的代码示例。这个原理更有哲学的味道,即最终用户优先。

这个设计原理本质上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机制。换句话说,当你面临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时,如果W3C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而WHATWG给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一个人这么想,另一个人那么想……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说:“对这个问题我们这样来解决。”

一旦遇到冲突,最终用户优先,其次是作者,其次是实现者,其次标准制定者,最后才是理论上的完满。

理论上的完满,大致是指尽可能创建出最完美的格式。标准制定者,指的是工作组、W3C,等等。实现者,指的是浏览器厂商。作者,就是我们这些开发人员,对吧?看看我们在这个链条里面的位置多靠上啊!我们的地位仅次于最终用户——事情本来就该这个样子。用户是第一位的。而我们的声音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同样非常非常重要。

Hixie(即Ian Hickson, Acid2、Acid3的作者及维护者,HTML5、CSS 2.1规范的制定者)经常说,在有人建议了某个特性,而HTML5工作组为此争论不下时,如果有浏览器厂商说“我们不会支持这个特性,不会在我们的浏览器中实现这个特性”,那么这个特性就不会写进规范。因为即使是把特性写进规范,如果没有厂商实现,规范不过是一纸空文,对不对?实现者可以拒绝实现规范。

而根据最终用户优先的原理,我们在链条中的位置高于实现者,假如我们发现了规范中的某些地方有问题,我们想“这样规定我们不能同意,我们不支持实现这个特性”,那么就等于把相应的特性给否定了,规范里就得删除,因为我们的声音具有更高的权重。我觉得这样挺好!本质上是我们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对吧?我认为开发人员就应该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我觉得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设计原理了,因为它承认了你的权利,无论是设计一种格式,还是设计软件,这条原理保证了你的发言权。而这条原理也正道出了事物运行的本质。难道还不够明显吗?用户的权利大于作者,作者的权利大于实现者,实现者的权利大于标准制定者。然而,反观其他规范,比如XHTML2,你就会发现完全相反的做法。把追求理论的完满放在第一位,而把用户——需要忍受严格错误处理带来的各种麻烦的用户——放在了链条的最底端。我并没有说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认为无论你做什么,不管是构建像HTML5这样的格式,还是构建一个网站,亦或一个内容管理系统,明确你的设计原理都至关重要。

软件,就像所有技术一样,具有天然的政治性。代码必然会反映作者的选择、偏见和期望。

下面我们讲一个例子。Drupal社区曾联系马克·博尔顿(Mark Boulton)和丽莎·雷贺特(Leisa Reichilt)设计Drupal的界面。他们计划遵循一些设计原理。为此,他们并没有纸上谈兵,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酝酿,提出指导将来工作的4个设计原理:

简化最常见的任务,让不常见的任务不至于太麻烦。

只为80%设计。

给内容创建者最大的权利。

默认设置智能化。

实际上,我在跟马克谈到这个问题时,马克说主要还是那两个,即“只为80%设计。给内容创建者最大的权利。”这就很不错了,至少它表明了立场,“我们认为内容创建者比这个项目中的任何人都重要。”在制定设计原理时,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都抓不住重点,因为他们想取悦所有人。关键在于我们不是要取悦所有人,而是要明确哪些人最重要。他们认为内容创建者是最重要的。

另一条设计原理,只为80%设计,其实是一条常见的设计原理,也是一种通用模式,即帕累托原理(Pareto principle)。

帕累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提出这个比例,80/20,说的是世界上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这个比例又暗合了自然界各个领域的幂律分布现象。总之,无论你是编写软件,还是制造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即20%的努力可以触及80%的用例。最后20%的用例则需要付出80%甚至更多的努力。因此,有时候据此确定只为80%设计是很合理的,因为我们知道为此只要付出20%的努力即可。

再比如,微格式同样也利用了帕累托原理,只处理常见用例,而没有考虑少数情形。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而他们的目标也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他们遵循的设计原理很多,也都非常有价值,但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下面这条了:

首先为人类设计,其次为机器设计。

同样,你我都会觉得这是一条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但现实中仍然有不少例子违反了这条原理:容易让机器理解(解析)比容易让用户理解更重要。

所以,我认为平常多看一看别人推崇的设计原理,有助于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你可以把自己认为有道理的设计原理贴在墙上。当然,你可以维护一个URL,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设计原理分享出来,就像Mozilla基金会那样,对不对,以下是Mozilla的设计原理:

Internet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运作效率取决于互通性(协议、数据格式、内容)、变革及全球范围内的协作。

基于透明社区的流程有助于增进协作、义务和信任。

我觉得像这样的设计原理都非常好。而有了设计原理,我认为才更有希望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设计原理是Web发展背后的驱动力,也是通过HTML5反映出来的某种思维方式。我想,下面这条原理你绝对不会陌生:

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运行的代码。

对不对?这句话经常在我脑际回响,它囊括了Web的真谛,触及了HTML5的灵魂。

也许我该把这条原理打印出来贴到办公室的墙上,让它时刻提醒我,这就是Web的设计原理: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运行的代码。

我想,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twitter上通过@adactio找到我。有时候我也会在自己的博客,adactio.com上写写有关这个主题的文章。最后,可能还要顺便给我自己做个广告,我刚出了一本书,希望大家关注。

非常感谢大家。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HTML 多媒体
HTML 提供了多种标签和属性来匌入、控制和操作多媒体内容(如音频、视频、图像等)。HTML5 引入了一些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使得在网页中嵌入和控制媒体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用户3672714
2025/08/01
1180
HTML5视频video
直到现在,仍然不存在一项旨在网页上显示视频的标准。 目前,大多数视频是通过插件(比如 Flash)来显示的。然而,并非所有浏览器都拥有同样的插件。 HTML5 规定了一种通过 video 元素来包含视频的标准方法。 当前HTML5只支持三种格式的视频。
业余草
2019/01/21
1.9K0
前端学习(3)~html5详解(一)
HTML5并不仅仅只是做为HTML标记语言的一个最新版本,更重要的是它制定了Web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标准,成为第一个将Web做为应用开发平台的HTML语言。
Vincent-yuan
2020/02/23
1.4K0
李洪强和你一起学习前端之(4)HTML5介绍
<audio  scr = “”  controls autoplay   loop = “3”></audio>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3/02
2900
第181天:HTML5——视频、音频
一、HTML5新增的video、source标签 1 <video width="320" height="240" controls="controls“ poster="/images/w3school.gif"> 2 <source src="movie.ogg" type="video/ogg"> 3 <source src="movie.mp4" type="video/mp4"> 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5 </video> 二、HTML
半指温柔乐
2018/09/11
1.3K0
第181天:HTML5——视频、音频
html5网页中用video标签无法播放MP4视频的解决方法
今天一位朋友Q我说:为什么我录制的MP4视频在本地可以播放但是使用html5的video多媒体播放标签不能正常播放只有一个进度条而不显示图像?当时我也很好奇MP4视频可以用video标签播放呀,我就经
逸鹏
2018/04/11
8.1K0
html5网页中用video标签无法播放MP4视频的解决方法
【前端就业课 第一阶段】HTML5 零基础到实战(五)基础元素
注意:手机(APP)打开,内容显示更佳,不会的私聊博主即可(知识点结构参考《HTML5入门到精通》) 想要拿代码或加入学习计划(** 博主会监督你并且教你写文章 **)的拉到最下面(PC端Web打开)加博主即可,目录也在最下面。
1_bit
2022/04/13
4810
HTML5
1、HTML5是什么? HTML5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第五次重大修改,2014年10月29日标准规范制定完成。 HTML5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移动设备上支持多媒体。新的语法特征被引进以支持这一点,如video、audio和canvas标记。HTML5还引进了新的功能,可以真正改变用户与文档的交互方式,包括: 1. 新的解析规则增强了灵活性 2. 新属性 3. 淘汰过时的或冗余的属性 4. 一个HTML5文档到另一个文档间的拖放功能 5. 离线编辑 6. 信息传递的增强 7. 详细的解析
小胖
2018/06/27
5.1K0
从零开始学 Web 之 HTML5(一)HTML5概述,语义化标签
html5 不是一门新的语言,而是我们之前学习的 html 的第五次重大修改版本。
Daotin
2018/08/31
4.6K0
从零开始学 Web 之 HTML5(一)HTML5概述,语义化标签
HTML 视频(Videos)播放
HTML5 引入了 <video> 元素,用于在网页中嵌入视频内容,无需使用插件如 Flash。现代浏览器都支持 HTML5 视频播放。
西里网
2025/06/10
2850
在网站制作中随时可用的10个 HTML5 代码片段
HTML5 启动模板 当启动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你需要一个启动模板。这里是一个简洁干净的模板,可以作为 HTML5 项目的基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Untitled</title> <!--[if lt IE 9]> <script src="http://html5shim.googlecode.com/svn/trunk/html5
deepcc
2018/05/16
2.2K0
Web程序员们,你准备好迎接HTML5了吗?
HTML5作为下一代的web开发标准,其特性已经慢慢地出现在主流的浏览器中,这种新的HTML将会让浏览器不必再依赖Flash、QuickTime、Silverlight等插件,也简化了原来需要大量JS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HTML5还在讨论过程中,但是其优越的特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各大浏览器厂商,一些知名的内容发布网站也都是积极地推动, 尤其是即将发布的IE9会完全支持HTML5。作为Web开发人员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HTML5转化为各种Web应用,如何做到现有的Web应用过渡到HTML5。下面将介
葡萄城控件
2018/01/10
1.2K0
Web程序员们,你准备好迎接HTML5了吗?
HTML5 学习总结(一)——HTML5概要与新增标签
张果
2018/01/04
3K0
HTML5 学习总结(一)——HTML5概要与新增标签
HTML5 操作视频
HTML5出现之前,我们想要在浏览器中进行视频的播放是很麻烦的,需要使用到浏览器中的插件,其中以flash插件为主,但是在HTML5中规定了浏览器可以播放视频的标准:使用video标签可以控制播放给定格式的视频,因为HTML是标记语言,它所有的功能实现都是以标签为主,所以播放视频当然也使用了标签语法
十分钟空间
2022/08/17
1.6K0
05. Web大前端时代之:HTML5+CSS3入门系列~H5 多媒体系
Web大前端时代之:HTML5+CSS3入门系列:http://www.cnblogs.com/dunitian/p/5121725.html 源码案例 :https://github.com/dunitian/LoTHTML5 1.引 入 概述 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文件(类似于压缩的zip) 编解码器就是读取特定的容器格式,对其中的音频与视频轨进行解码,然后实现播放 解码器 解码器(decoder),是一种输入模拟视频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以进一步压缩和传输的硬件/软件
逸鹏
2018/04/09
8510
05. Web大前端时代之:HTML5+CSS3入门系列~H5 多媒体系
HTML 笔记
1. 什么是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标签名>--标记(标签、节点) 2. HTML是由:标签和内容构成
卓越笔记
2023/02/18
2.2K0
Html5音频和视频播放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title>html5中的音频和视频</title> </head> <body> <!--html4中的音频视频播放方式 代码冗杂,加载失败无法播放,一片空白..需要flash支持 --> <object classid="CLSID:6BF52A52-394A-11d3-B153-00C04F79FAA6" width="500" height
用户7718188
2021/11/01
3.4K0
HTML5视频标签 video 的 poster 属性
<video> 标签定义视频,比如电影片段或其他视频流,可以放置视频资源,并添加视频控件。
德顺
2019/11/13
3.9K0
HTML5视频标签 video 的 poster 属性
HTML技术入门
本文并没有详细介绍每个知识点,因为官方的文档介绍的更好,建议前往学习(https://www.w3cschool.cn/html/),本文主要记录一些重点内容和细节。
码之有理
2023/02/13
2.9K0
HTML 视频
HTML5 引入了 <video> 元素,用于在网页中嵌入视频文件,提供了无需插件(如 Flash)的方式进行视频播放。<video> 标签不仅支持播放视频文件,还提供了控制功能,比如播放、暂停、音量控制、全屏等,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的多媒体体验。
用户3672714
2025/08/01
1350
相关推荐
HTML 多媒体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