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本文系某平台征稿活动废稿,所谓存稿无用,不如分而享之。以求分享观点,促成更大进步。
其实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聊过内容结构的设计问题,本期再进行一些细化。
上次我们聊到,理想中的优质结构可以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概括。
简言之,开头让人有阅读欲;中间内容丰富详实,言之有物;结尾收的巧妙,让人忍不住参与讨论(留言、转发、参与活动等)。一整套阅读体验十分良好,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完成阅读。
虽说“好文章最好像少女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但文章的短小且精悍,往往需要创作者具备极为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果要求稍宽一些,我们可以观察出较好的文章结构具备这些特征。注意:本内容仅涉及【图文】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
自媒体时代图文的核心就是“短平快”,开头务必要尽可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常用的方法可以从我国的传统相声里借鉴:
【1】开门见山。开篇直接提炼全文要点,细节在主体部分呈现。这种方式能第一时间筛选出目标用户,对要点感兴趣的通常会有意愿进一步了解细节。
【2】丢包袱。丢包袱就是创造悬念,让人产生好奇,于是,就会顺着文章一路读下去。
第二部分:主体
读者被开头吸引,主体部分就是贡献实打实的“干货”了。从过往的爆款文章看,除了纯资讯类的,不管是偏娱乐类还是功能类的文章,主体部分的语言一定是通俗易懂,而且,一定具备逻辑性。
所谓通俗易懂,就是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述一个内容,以降低读者的阅读门槛。例如,描述夫妻关系逐步恶化,就可以用“四同”来概括——同床共枕、同甘共苦、同床异梦、同室操戈。这样,不仅读起来有节奏感,而且很有画面感,虽然是成语,但都是常用词汇,文章不至于显得过于“不接地气”。
所谓逻辑性,就是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因为所以的关系说的很明白,绝对不会出现“下口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
之前我们也提了,手机端呈现的图文段落尽可能短,逻辑关系一复杂,整个段落就显得又长又臭,读者一看觉得头大,直接退出,那就不划算了。
第三部分:结尾
由于不是论文,我们的图文不是需要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结尾。事实上,能让人从头看到尾的图文,要么是内容故意设计的很短,可能滑动两三下就到了末尾;要么就是内容极具可读性,受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恰如其分的时候结尾,甚至有一种欧亨利小说“虽有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的感慨。
不过,结尾最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结尾部分往往是引导用户完成跳转其他窗口(如商品链接、服务链接、抽奖链接)或评论(转发、关注、取消关注)等的临门一脚。
我个人是建议结尾最好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用一种卖乖卖巧的方式(如“听说你的运气不错,有个抽奖试试?”、“这本书特别适合放在书柜里彰显品位哦!”、“希望您可以一键三连啦!”)引导客户完成既定目标。
第四部分:配图
常言道,内容不够,趣图来凑。我个人是建议创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趣味静态图或者动态图来改善阅读体验。这类趣味图最好能与上下文相关,实在无关,也可以接受——只要系统不会误判,且打压文章推荐就好。
趣味图的存在理由是,让读者觉得“文章好玩”。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愉悦感,就能隔着屏幕相对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毕竟,在任何时代,懂得创造快乐的人,要比会制造不快乐的人,更容易被他人接受和喜欢。
以上,就是“内容结构设计”在宏观方面的几个值得关注的细节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