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有一单骑行费用未支付,请及时支付,以免影响你的平台信用。”你的手机可能会收到滴滴出行的这样一条提醒,这一提醒信息是源自滴滴出行7月15日上线的单车业务催收项目。
记者了解到,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都曾提出对违规骑行停放、破坏共享单车等行为实施信用惩戒。2018年11月1日起,北京市提出要将共享单车承租人纳入信用管理。今年7月,深圳市明确,对违规骑行、停放以及恶意破坏的个人将列入“失信名单”。南京市交管局也明确,共享单车使用人如有交通违法未处理将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不过,滴滴出行推出的单车业务催收项目,里面谈及的将影响信用指的是滴滴出行平台中的信用,并不涉及用户的社会信用。
用“信用”手段来管理共享单车早已不罕见。2016年11月份哈罗单车投放市场时,也采用了信用分管理的制度,骑行者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还将被冻结账户、终生禁骑。此前,摩拜单车推出了平台的信用分体系,对随意损坏车辆等行为纳入平台信用体系管理中,用户的信用分太低将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记者注意到,目前主流的共享单车企业大都采用平台信用分管理制度。大部分平台都是通过信用分大幅扣减以及骑行费用大幅调高来达到约束违反交规、破坏车辆等严重违规行为的目的。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孟玮表示:“什么样的失信行为将纳入信用记录,失信到什么程度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后将受到哪些制约和惩戒,这些都要有明确的法定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防止失信行为认定和信用记录的泛化和扩大化;防止失信‘黑名单’认定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泛化和扩大化;防止包括个人信用分在内的其他信用建设举措应用的泛化和扩大化。”
因此,滴滴出行等共享单车平台所涉及的用户信用信息尚存在评价标准是否完备、评价依据是否合法、信息是否经过公示、信息是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未来能否纳入信用记录还需进一步探索。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