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各种各样的数字打交道时,会计需要理解财务中有些数字是“硬”的,相关人员在记录这些资产时是有依据的,而有些数字是“软”的,高度依赖职业判断去进行评估。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将重心放在了研发产品上面,一个产品从开发到生产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用会计和财务的角度去看的话,这些资源可以分为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其中就有一些成本是“软”的,是需要会计人员自己判断的。
研发成本
假设现有某家企业正在研发产品,其研发人员在4月份开始研发,在5月份研发产品完成并投入使用。现在计算工资的会计人员就需要确定:
研发人员工资应该怎样划分,有多少该划分为生产成本,又有多少划分为研发成本。
会计人员对这两个成本的划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利润表。
因为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上升则毛利润下降,而毛利润是判断产品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而研发成本时计入研发费用的,包含在利润表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是不会影响毛利润的。
若会计人员将工资全部计入4月份的研发成本,而不是5月份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会计认定研发人员的工作和制造产品没有直接关系,这部分费用将不会计入产品成本中。
这会带来两个负面影响:
1、研发成本虚高。管理层在分析这些报表的时候,会认为产品的研发费用太高而决定不再冒这种风险。
2、产品成本虚低,这会影响产品定价和人员雇佣。造成定价过低或者雇佣过多的人来生产这种貌似盈利的产品。
除了工资之外,开发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成本都是需要划分为产品成本和开发成本的,那么会计应该如何划分才能做到尽可能的精准呢,这里提供了一种思路。
将产品的研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进行的有计划调查,该阶段的支出可作为管理费用,即记入研发成本。
开发阶段是指将研究成果或知识用于设计,从而生产出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开发阶段支出可认定为无形资产(资本化),算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
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这份文件。
研发阶段判定标准:
在该文件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注意:研究阶段重在获取知识,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
研究阶段账务处理:
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
期末
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开发阶段判定标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开发阶段的会计处理为:
支出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后
借:无形资产—XX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上述的思路已经将如何划分研发成本解释的非常详尽,可一旦实操起来仍然会有许多的地方要会计人员自行判断,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对自己企业的研发流程足够的熟悉。
一个较为精准的会计报表是可以精确反映企业的业绩的,它可以让高层更好的制定产品价格和定位,也能让他们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更切合实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