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四川嘉祥教育集团、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承办,晓黑板协办的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在四川乐山举行。
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谈到了“智能时代始终不变的是什么”,一起来听听吧。
什么始终不变?始终与学校教育同在?
第一、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相互超度、相互光照、相互玉成之中,挖掘、提升、创造和实现彼此的生命价值。关键词“相互”。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双向的,学生的生命也能照耀教师的生命,也能超度教师、玉成教师,也能去提升、创造、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它是双向的,这是我眼中教育的本质。
叶澜老师眼中的教育的本质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什么?首先要教天地自然之道。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现在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疏离自然、远离自然,所以今天的教育除了要处理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还要增加一个维度——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要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教给孩子们天地自然之道。
此外,还要教什么?要教人事伦理之道。人伦、社会、交往也很微妙,也有人事之道。而这些都是载体、手段,目标是育人,育有生命自觉的人。这叫教育的本质,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变迁、多么发达,它都不会改变。
第二、不变的是“教师的爱”。
对教学的爱,对学生的爱,还有对学习的热爱。
今天我们进入到了终生学习的时代,所以我们的理念已经不再是“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而奠基”,现在提出我们的教育“要为学生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奠基”。
在终生学习的时代,教师的终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个不应该改变。
第三、不变的是“教育教学的想象力”。
什么想象力?
对人的生命成长可能的想象力,对教学可能的想象力。
为什么会有同课异构?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无限可能的事业。
优秀教师、名师常常是教学想象力强大的人。
第四、不变的是“教师的勇气”。
教育者的勇气,是面对教育之难、教学之重的勇气。
当老师的深深知道,做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太不容易了。
教育者的勇气,是面对教学遗憾、教学挫折、教学失败的勇气。
我们比较多是在倡导教学成功的案例、范例、典范,但是大家都知道日常教学中的常态也包括教学的遗憾、教学的挫折和教学的失败,你有勇气面对吗?
教育者的勇气,是坚持、坚守、坚定、坚韧的勇气。
前不久我听到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校长的讲话,他说,今天我们很多校长和老师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学、好的学校;不是不知道理想的价值观;不是不知道不要唯分数、唯成绩、唯升学。这些都知道,那么缺什么?缺坚持的勇气,缺坚定的勇气,这是稀缺的,但这个不应该改变。
第五、不变的是“教师的创造性”。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每天老师上课都在“即席创作”,所以教学太有魅力了,太有挑战,太需要智慧了,天天都在即席创作啊,因此教师就是“教学作家”,教师就是“教学艺术家”,教师就是“教学创客”等等。
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这些都不会改变。
(中国教育报记者贾文艺 整理报道)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