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教师帮微信!
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教师帮”关注我们
教
育
小磊哥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特别指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代表委员也针对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会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什么挑战?
它会取代教师的地位么?
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人工智能”时代,
孩子必备的五大技能
自主学习能力
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
比如,有的人喜欢听别人讲述或者和其他人讨论,而有的人则更喜欢自己默默地读书。
再比如,有的人喜欢用逻辑和数字来解释现象,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习惯用文字和故事来阐释。
如果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不仅效率会很高,而且会使学习者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反之,则会学得很慢,甚至导致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同时,每个人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的节奏也不同,一旦打破了自然的节奏,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或难以消化。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所说:“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真正做到对每个孩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但人工智能带来了这样的机会。
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发现学习的难点、重点所在,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从在线教育领域来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晓明说 :“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及,但它目前依旧做不到给予学生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指导。”
“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结合后,一门有着上万听众的课程,通过技术分析就得到了上万个样本的数据,把个人的学习行为数据与别人进行关联比较后,就能定制个人学习路径,修订在线课程学习内容。”李晓明说。
创新实践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成为机器的使用者,一些重复性、纯知识性的记忆将变得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强大思维的作用也就此显现。
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一系列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
“当机器实现了海量存储记忆,学校教育如果依然只重视简单的知识传授,让学生背熟公式、年代等,那么我们已经落后了。死记硬背、大量刷题,机器肯定会秒杀人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
奇思异想是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引导其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有知识、技能与方法,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真正“成人”并走向“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前提。
数据分析能力
学习人工智能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从事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工作。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晓明看来,未来人工智能的从业者不一定要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因此,可以通过推广编程教育、改革信息与技术课程等方式来从小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如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样,应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把看似复杂的问题转变成相对简单的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更强的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李晓明说。
自我认识能力
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资源的极大丰富。
面对超载的信息和纷繁的选择,那些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同样不可忽视。
人工智能就十分注重对孩子自身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2016年12月27日,中关村第一小学引入“中国智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胖。当天,中关村一小五年级8班的30多名孩子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巍的带领下,与呆萌的机器人“小胖”进行互动。在40分钟的互动讲课环节中,孩子们被机器人小胖的英语跟读、投影播放、自建地图等“能力”迷住了,七嘴八舌地和小胖互动。
小胖是进化者机器人公司为孩子打造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不仅已经可以顺畅实现同孩子的对话,甚至还可以通过孩子给他下达的命令,加深对孩子行为习惯和喜爱的认知,可以真正听懂并理解孩子的心情。并且通过在日后的互动中增加或减少相应内容比重,起到孩子行为培养的作用。
人工智能时代则不怕你胆子大,就怕你没想法。
在个性化学习时代,如果孩子能够清楚自己的特点和未来目标,就能让数据和信息为自己服务,更好地利用这个时代的资源。
情感处理能力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在10年内,老师70%的教学内容会被机器取代。涉及情感的教学内容则无法被取代。”
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培养,软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以考察记忆力来评判个人能力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每个孩子自身都潜藏着在某些方面的天赋。
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具备绘画天赋,那就从小培养他们绘画的能力;有的孩子出生就手长脚长,那么就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有的孩子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那么不妨带他们上一些手工课程。
人工智能时代,校长老师们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更应该看到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处理能力、深度交流能力、感知能力、创造力、创新和洞察力、领导力、组织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品质。
要知道,情感处理能力只能在日常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只能在和人的不断相处中体验,而创造力只能在尝试中感悟。
所以,教师们更应该抱以开放的心态,给孩子独立性和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多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自如的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颠覆教育界,
那还需要老师么?
自人工智能出现起,就存在一种人工智能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取代人类。一份对外公布的联合国报告显示,未来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一些通常认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比如会计、医生等。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呢?
“教育不是培养流水线上的产品,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师的言传身教、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是育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表示。
“未来是‘人机共教’的时代。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会被取代,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不会被淘汰。重复性、机械性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关注最新技术进展,掌握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问题。”朱永新说。
在顶层设计上,今年教育部将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师应该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认真反思、评估那些‘机器无而人类有’的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转变为传统教育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表示。
批改作业扔给机器
教师要做学习设计者
面对新技术,教师不必恐惧,更无须抗拒。
面对未来,教师要做勇者。
从思考“教师教什么”转变到“学生学什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把机器擅长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完成,教师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上。
譬如有教师抱怨“批改作业、试卷耗费了大量精力”,今后,这些事情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
机器借助大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以此进行诊断性评价。
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作出相应的调整,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开放性的任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教师要有危机意识,及时转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分析自己的教学。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也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灵活、开放、个性化的教育。大规模线上开放课程将融入学校教育,学校不再是学习的固定场所,学校教育会呈现新形态。但是,学校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赞同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观点,但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只有立德才能使人获得幸福,使人类获得福祉。”他认为未来将是人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的时代,人们可充分利用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让人工智能发挥强大统计和计算能力,使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
小磊哥认为,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作业,更不是用模板复刻出一个又一个相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是老师用感情和智慧去引导不同的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实现最大的价值。所以,人工智能即使在教学中占较大比重,也取代不了老师的位置。只有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本文来源 |中国网教育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师帮尊重原创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