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记者了解到,上交所自身也在不断研究探索“智能化监管”的手段方法,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一线监管,更需要加强监控力度和敏锐度,及时发现市场主体的潜在风险。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体验他们最新推出的“公司画像”平台系统。随着该项目上线运行,科技赋能监管的实践又迈出重要一步。
财务舞弊无以遁形
在目前监管资源有限与监管复杂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满足高强度的工作要求,情势转变下,正亟需通过科技手段突破瓶颈,创新模式,引领监管工作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证券时报记者试用时了解到,经过1年时间研究探索,上交所自主研发的“公司画像”平台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成为科技赋能监管的有益实践。
据介绍,上交所公司画像平台对沪市公司进行全貌监控和电子留档,以服务监管为出发点,主要分为“公司快览”、“风险扫描”和“财报审核”三大模块,具体应用于“快速了解公司”“监管风险评价”“定期报告审核”等多个监管场景。
体验过程中记者发现,该项目的三大模块下,“公司快览”模块通过直观简洁的信息导图,展现监管档案、关键指标分析、股价与公司大事、股东及关键人员、业务及财务信息、行业比较分析、资本运作信息、外部评价信息、公司关系图谱等九大细分板块。“风险扫描”模块从财务业绩风险、经营风险、公司治理及合规风险、股东关键人员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公司债券风险、股价舆情风险等七个维度,设置80个风险标签、160余项触发预警情形的业务规则。“财报审核”模块从财务舞弊的动机出发,通过资产质量、盈利情况等角度,构建包括78个标签、200余项预警规则的指标库。
从监管需求角度来看,相关分管人员亟需一种可以多维度、针对性地刻画公司特征,快速了解公司前世今生,穿透识别潜在关联方,迅速聚焦监管重点事项的“人工智能”产品。此次上交所研发的公司快览功能,其底层数据已涵盖44万条任职信息、200余万条持股信息。此外,上市公司风险扫描功能,则按照重要性和时效性的等级,对不同级别和类型的风险设置了不同预警标识,如持续提示、快速反应等,体现了精准监管的思路。
记者试用“公司画像”系统时特别感受到,财报审核功能,目前可初步实现对公司定期报告的自动审查,以帮助监管人员在大量的财报信息中迅速锁定隐藏的风险,释放人力物力,提升监管效能。据上交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经对2018年年报审核情况的检验,系统自动生成的审核简报对当期年报审核问询函问题的覆盖率已达到近60%,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这一“试水”,成绩已属不易。
平台信息具有开放性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交所科技监管“公司画像”系统里的信息,可通过平台与证监系统共享。使用者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网络中只需用户名密码就可轻松登录,增加了沟通的便捷性。
可以说,在公司画像平台出现之前,沪市尚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可以将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相关信息、历史数据、监管评价及处分记录等监管数据完整地记录、保存和查阅。例如,平台的“公司快览”模块,有效整合了各项关键监管信息和数据,弥补了上述不足,成为监管人员快速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总体情况的利器。
公司画像系统不仅可以分行业识别公司的主要经营、财务状况,而且可以对标到相同产品的公司进行精细比较分析。此外,系统也可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按监管要求分门别类列示出来。通过科技手段,在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计算、动态监测风险态势、及时发现预警等方面,进一步满足复杂的监管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画像“财报审核”模块,在定期报告披露后可以按需生成审核简报,并会随着行业公司披露数量增加动态调整行业指标,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根据公司年报的披露数据,系统自动审查各项财务指标,为监管员在第一时间推送审核要点,提高监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后续快速核实响应,在年报季准确高效做出监管动作,向市场提示风险。后续,还将进一步提升定期报告财务指标预警的覆盖率,提高系统风险预警的精准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