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有关企业支持的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14个项目榜上有名,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在这14个项目中,仅人工智能学院就占据了6席,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与“新工科”建设有关。
时间转到今年的5月8日,湖北首家民办高校开办的人工智能学院在我校挂牌。当天,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谈及更名原因,该院院长魏绍炎教授侃侃而谈,如果说目前高校里什么专业最热门?“新工科”肯定会位列其中。作为一所工科优势高校,学院在“新工科”建设方面长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是当今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之一,此次学院更名,也预示着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专注于人工智能这块,这是学院探索“新工科”建设路上的一次新尝试。
对于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快“新工科”建设步伐的工作上,他更是信心百倍地表示:“目前,在全国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仅有30余所,而我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在全国同类高校里可以挤进前三名,其探索‘样本’或许能给其他高校带来很多参考价值。”
强化专业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在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融合,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在智能化产业发展“东风”扑面而来之际,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瞄准时机、巧借“东风”,主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工科”人才的新要求,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构建起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工科”专业群,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力,使“东风”之势在学院里越吹越有劲。
2012年至2013年,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先后被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2014年,学院成为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致力于在校园里掀起一场人工智能的普及风暴;
2015年,学院成为湖北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单位;
2016年,学院成立机器人创客俱乐部和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及特色班;
2017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成为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2018年,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2019年,学院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我校成为第一家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民办高校……
此外,学院还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特色与优势,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较早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新兴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目前,学院对已有的传统工科专业也进行了提档升级,形成了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发展重点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群。
谈及“新工科”人才培养,该院黄薇老师认为,现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作为一名工科老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广泛涉猎更多的新兴知识领域。“以前我们做软件仅仅只需要做软件部分,现在还要和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进行应用。”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该院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实打实的突破。如今,我校的“新工科”建设步伐仍在继续加速,亮眼的“成绩单”也在稳扎稳打中绘就得更加斑斓。
坚持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对于1V1机器人执行策略,你怎么想?”
“首先要有检测攻击的功能,这个对传感器有很高的要求……”
“这块我熟,关键是如何在智能防掉和漫游方面有突出表现。”
“自主上台的问题也要解决……”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03班的孙新是我校机器人协会的会长,能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进行技术切磋,并在激烈的大赛比拼中碰撞出创新火花,在他看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上述对话就发生在他与协会成员讨论参加2018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作品设计方案时的一幕。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人工智能学院尤为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了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抓手,通过组织学子“全方位”参加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实战竞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院还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在全院刮起一股强劲的“智能风”、“机器热”。
在2018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机器人协会副会长刘峰担任我校参赛团队领队,为了将机器人的错误率降到最低,他们积极备战。刘峰介绍:“2018年暑假,大家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将寝室搬到了实验室,为了那倾注所有成员心血的机器人能顺利参赛,暑期的深夜成为一段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是收获很多,让我们知道了方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正是这段夹杂汗水和艰辛的日子,成就了该院2018年中国机器人大赛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每次大赛都如同一个‘洗礼’过程,每经历一次竞赛,我们都会有收获,而且进步神速。”同样是本次机器人大赛队长之一的孙新感慨道。
除了中国机器人大赛,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中也获得过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近年来,该院学子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有20项,省级奖项95项,在其它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此外,该院机器人协会还曾获得湖北省高校创新创业社团一等奖。
计科系主任曾辉表示:“我校实力虽与传统名校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仍开设了如智能科学与技术这样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与他们相比,我们学生更侧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更多实践训练,让学生从中真正掌握专业知识。”
要想充分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也至关重要。近年来,该院在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和改革方面下足功夫,构建了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VR技术、金属3D打印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48个相关实验室,并建立了电子设计、智能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手机等)开发、华为ICT等8个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30个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验实训平台覆盖了全院所有优势特色专业,基本满足了学生进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核心技术技能训练,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保障。“学院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中有很多机器人模型和零件,我们经常在那里组装机器,编写代码。”机械电子1701班的丁泉钦平时一有空就喜欢扎根实验室。
“比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通过比赛来让学生检验所学,运用所学,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该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饶浪强调:“未来,学院还将继续以人工智能领域为立足点,引导全院其他专业师生广泛参与到各大赛事当中,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累能力,学以致用。”
推进产教融合,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和企业,犹如葡萄与酵母,如何酿出醇香的葡萄酒,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联合育人”的目的,关键就在于双方合作的过程和方式。
“学院的发展必须面向业界、扎根地方,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魏绍炎看来,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开展“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人才培养嵌入到“产业链”中,实现“课程链”与“产业链”对接,才能推动学院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向良性发展。
为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整合企业资源,近年来,学院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论证,积极申报,得到了企业认可。近三年,该院累积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项。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曾主动邀请多家企业代表来校交流探讨、建言献策,学院根据企业代表意见和学院实际,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技能、教学对接生产、证书对接岗位”的要求,与企业联合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了课程体系,联合进行了专业培训、联合完成了考核评估等,实现人才培养的一条龙服务。
另外,在该院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里,其中的NA课程、IE课程等就是根据华为工程师的岗位要求来进行课程设置的。同时,学院的实践平台也是根据该企业的工作平台模拟打造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院与企业实现了良性互动,真正帮助学生们完成了“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从2013年至今,学院还先后与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甲骨文(Oracle)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并在2016年通过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高博应诺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讯飞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为学生进行软件设计开发与软件项目实习、网络工程实训实习等创造了条件。
学院在与达内教育集团合作时,曾多次邀请企业经理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将企业的优质资源与先进实践经验引入课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02班的田光曦说:“企业经理讲的都是实质性的课程,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对我们专业的具体要求。”
在师资力量上,该院的很多老师本身就来自于企业,这就成为了学校与社会对接的“天然土壤”。陈茶红是从企业进入学校的老师,现负责《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得益于在企业工作的经验,陈茶红老师课上经常会把理论知识和企业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在讲到程序结构时,我会跟学生说实际的线路是如何连接的,并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电路,加深他们对程序编写的理解。”陈茶红说。
为打造更可靠的人工智能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学院近年来坚持走“地方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子,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近几年,从人工智能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签约率稳定在92%以上。该院很多优秀学生被华为、百度、腾讯、联想等大型知名企业录用已屡见不鲜,有的学生初次就业年薪即达15万。还有不少学子成功创业,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1501班的孙翔是我校2019届的一名毕业生,得益于在大学期间丰富的项目经历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刚读大四,他就陆续收到了来自上海、广东、深圳等好几家企业给他抛来的“橄榄枝”,最终他选择了深圳一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领导对他非常看重,孙翔说:“我觉得自己能够直接被聘用是有原因的,和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丰富的项目经验密不可分。”
从“新工科”的萌芽到落地生根,如今“新工科”一词已成为人工智能学院各项工作中最耀眼的存在。谈及未来的发展,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魏绍炎表示:“学院将紧跟社会发展,供应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今年我们还将开设一门新的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未来,我们将着力构建民办高校人工智能学院,集中火力在智能服务机器人方面进行应用开发,争取打造民办高校在服务机器人方面的一种典范。”
审核/王靖然
来源/中南在线
编辑/黄谨 江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