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认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最强大脑”

今天的世界比我们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目前使用的意识是个怎样的过程?思维究竟在如何运作?人与人之间在心智上的差别又是如何产生的?千百年来,这些问题不仅是长期纠缠着作为社会性哺乳动物的这一高级生物的人类的重大困惑,也是关于厘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探寻人类思维的奥秘以及通过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等问题绕不开的障碍。

马文·明斯基的《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精神的优雅解读》就以上问题一一解读,阐释了人类思维这个复杂的过程对于研究人工智能和塑造最高级的“心智社会”的关键作用。

在作者看来,“大脑不过是肉做的机器”,大脑中不具备思维的微小单元可以组成各种思维——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最终形成“统一的智慧”,而这种智能组合就是“心智社会”。一言以蔽之,“智慧从愚笨中来,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能。”

作者以由化学物质组成的细胞进而又组成生物的例子类比,细胞的繁殖和遗传密码的复制,似乎与思维的运作方式中“思维智能体”发挥的基础作用类似,正是从那些最简单的事物中我们了解到最复杂的知识。

以“积木的世界”为例,智能组分解成小程序式的智能体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小动作,而在这里所说的智能体本身并不是具备智能的小的“智能组”,而必然是区别于“智能组”且不具备智能的。

然而,仅仅解释每个单独的智能体能做什么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每个单独的组件如何工作,其次必须知道每个组件与和它相联系的其他组件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最后必须理解所有这些局部的互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整个系统任务的。否则,就好像数学归纳法的论证推导一样,只能落入循环论证或平行说理的窠臼。

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利用信号来驱动我们思维中的发动机以控制无数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很少为我们所意识到。更多地,只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类比以及信号、符号、单词和名称的使用来完成这一认知过程——由已知得可知,由可知解未知。

在具体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智能官僚机构”发挥了作用。尽管有人会抱怨系统里负责官僚管理的中级水平的管理者太多了,但这些堆积成山的官僚机构是值得付出成本的,因为每个更高水平的智能体都体现了一种“更高阶”的知识——否则,我们无法再低水平的智能组中运用这些知识,它们只会互相妨碍。而当我们积累了更多低水平的智能体和其他用来管理它们的调节层之后,这个系统就发展成了知识管理的多水平等级结构。

作者认为,学习首先应当包括对于统一框架的探寻(“演绎”),对于结构(“形式”)和功能(“内容”)等不同环境中学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日积月累(“归纳”)的坚持和策略以及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或例外原则的关注。

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从看见到相信,从构想到实践,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逻辑构建和依次展开的全部过程。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在想要简化并总结思想,向他人解释并说服论点时会真正用到逻辑。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偏好用不含环路的链状结构的逻辑网络认识、解释并试图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无数不同类型的网络都包含着环路而互相纠缠。

尽管如此,与一般思维相比,逻辑推理没有中间地带而只有存在或不存在,所以逻辑论证不会有任何“薄弱环节”并因此而满足完备性假设。它很少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理念,却常常能帮助我们检测到旧理念中的薄弱环节并把混乱的网络整理成简单的链条。

所谓“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而成的,而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

作为人工智能之父,作者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或许包含着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有史以来能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的关注。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人类的心智能力是人工智能不能实现的呢?以及,在人类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有无在质或量上显著超越人类心智的能力表现呢?或许,只有以上问题的进一步诠释和研究,才能帮助我们继续真正地认识只属于自己的“最强大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410A0L2VQ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