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经济与社会统计教研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翰方副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商学楼502报告厅主讲“MPAcc领军讲堂”,演讲主题是“门口的数字野蛮人”。商学院周华教授、孟庆斌副教授出席讲座,商学院2018级MPAcc学员参加这次活动。
杨翰方老师从事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和学科标志性重大平台项目的研究工作,涉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平台建设、虚假诉讼判别、电力行业设备信号检测以及量化平台研发等。获得美国佐治亚州力罗宾逊商学院大学风险管理硕士,统计学博士学位。
杨翰方老师精彩分享
讲座伊始,杨老师为与会听众分享了这次讲座的基本假设,即将人和机器都视为一种智能单元,在这种视角下二者才具有可比性,并由此引出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基于两者各自的比较优势。双方开展深入的竞争与合作中。他表示,长期以来,自然人有和自然界充分信息交互的能力,而封闭的机器本身不能直接接触到自然界的信息。人类经历漫长的积累,有自己的文化与经验,机器需要人类对它灌输相关的信息,才可获得人类漫长的进步中积累的知识。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人机比较优势的变化,这种固有的人机合作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杨老师为听众们展示2012年至2017年六年间,通过算法来识别该界面中的图片内容的识别错误率逐年下降,并在2017年已经达到了97%的正确率,这意味着机器的对于某些任务的视觉识别能力基本能与人类媲美。至此,机器与自然界信息交互的次元壁已经被打破,人不再是两者信息交互的必然中介。杨老师又介绍了GPU芯片的使用对处理图像、高性能计算带来的重大影响。之后,杨老师亲自用模型对个人的学校一卡通的名字、类别、身份、编号等进行识别,生动地演示了证件识别技术。
讲座活动现场
杨老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财务相结合,使用模型对发票进行试验,检测出了发票对应位置的文字信息,并将该试验结果类推至保单、维修单等单据的录入。他强调,如今,企业的财报信息也可以通过机器视觉的方式提取出来并加以分析,极大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同时,针对职场中机器将会取代人类等问题,杨老师也为听众做出了精彩解读。他表示,随着技术发展,机器消灭了很多职位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职位。作为企业管理者也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中的结构性变化,以适应人机比较优势的现状。作为劳动力的提供者,自然人需要尽快适应如何驾驭机器,而非与机器竞争。
最后,杨老师为听众讲解了人类参与到机器工作中的方式。他表示,在数据方面,人依然可以作为中介为机器直接提供数据;在专家系统上,小型的逻辑、规则等可通过人直接输入代码完成;在数据标注方面,机器仍然离不开人参与的大量标注工作;在建模方面,专家可以根据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判断,将经典模型传递到机器中。
杨老师的讲座向在场听众展示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场听众同杨老师就发票中的弧形文字、重叠文字的识别技术、无人支付银行、无人超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启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
文│2018级MPAcc 刘懿瑶
图│MPAcc项目中心
编│MPAcc项目中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