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神二十航天员仍在空间站,梦舟一号载人飞船将首飞,能去接人吗? 尚未返回地球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能乘梦舟一号载人飞船返回吗?

影响我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延期返回的太空微粒到底有多大,或许这颗微粒的大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米粒大小,而是小到比芝麻粒还要小。

原本计划在11月5日返回地球的三位宇航员,因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遇太空微小碎片撞击,至今仍驻留在中国空间站。

原来每次升空和返回都看得司空见惯的人们,这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太空任务有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有如此的危险,也有着更多的是谨慎。航天员们还安全吗?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太空微小碎片到底有多危险?中国航天如何从容应对这场宇宙级的考验?

太空中的“隐形杀手”。

要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空间碎片”。简单来说,就是太空中漂浮的各种人造垃圾。这些人造垃圾包括已经退役的卫星、发射过的火箭残骸,甚至航天员不小心掉落的工具等等。这些碎片虽然个头小,但在宇宙中因为每秒能飞7到8公里的运行速度,让他们拥有着堪比子弹的杀伤力。甚至有些碎片比子弹还快十几倍!

神舟二十号遭遇的,很可能就是这些防不胜防的太空“隐形杀手”。

为什么不能提前避开呢?

这其实就像是我们在开车过程中,遇到路面溅起的大石子,我们会下意识的打一把方向盘,进行有效的避让。但如果这个大石子缩小成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微小碎片呢?首先离近了你才会看到,对吧?还有一种可能是太小了,你都观察不到。那不管是哪种情况,你都已经没有躲闪的机会了。

在太空中,我们能监测到的大块碎片可以提前规避,但那些毫米级、厘米级的微小碎片,就像宇宙中的“暗器”,确实难以完全防范。

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

那航天员现在安全吗?他们要怎么回家?这正是中国航天最让人放心的地方。

目前,即便是飞船被碎片击中,航天员也绝对安全。这是因为飞船和空间站的连接处,有活动的舱门,是可以随时关闭的,如果载人飞船受损,人员也可以撤回到空间站内,空间站内有着充足的生活物资以及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

当前,地面科研人员正在用机械臂带着高清相机给飞船做“全身检查”,评估受损情况。

三重保险的回家方案。

关于航天员如何回家,目前有三个备选方案:

其中最理想的情况是,评估结束之后,认定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受损在可控范围之内,能够继续执行返回任务。那这样的话,3名航天员就可以按照原计划,乘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了。

如果飞船受损严重,不能保障航天员返程安全的话,但返回舱完好。这样航天员就可以乘坐已经停靠在空间站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可以等待后续发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接替。

如果最复杂的情况,那就要动用地面预案了。因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有着一艘正在时时刻刻待命飞行的应急救援飞船:神舟二十二号船舰组合体。如果神舟二十二号进入待命状态,那么只需8.5天的时间,就能发射执行救援任务了。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我们一直坚持着这种“发一备一”的模式,以确保任何时间地面上都能有一艘飞船能够快速响应救援任务。这就等于给航天员返回地球上了一个“双保险”。

新一代飞船即将登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航天的新成员——梦舟载人飞船。作为神舟飞船的“升级版”,梦舟飞船更先进、更舒适,也将承担未来空间站的航天员运输任务。

那既然梦舟一号即将首飞,能不能让它去接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回家呢?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梦舟一号的首飞计划在明年,而且按照国际惯例,新型载人飞船的前几次飞行都是不载人的测试飞行。其次,我们现有的神舟系列飞船已经足够应对当前情况,不需要动用尚在测试阶段的新飞船。

中国航天的底气何在?

纵观世界航天史,应对太空突发事件从来都不是易事。苏联联盟11号飞船的悲剧,让全世界航天界制定了返回时必须穿着舱内压力服的硬性规定;几年前,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发生冷却剂泄漏,三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多待了将近半年才等到救援。

相比之下,中国航天的应对显得从容不迫。这背后,是完备的应急预案、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充足的物资保障。我们的空间站采用“三舱三船”构型,意味着同时有两艘载人飞船在轨。即便一艘完全失效,6名航天员在站内生活工作也毫无压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平安归来。而中国航天的脚步,也必将在这份从容与稳健中,迈向更远的深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o3NCZdPNSrRRFZ38FWyAn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