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2025年11月5日,原本该按计划返回地球的神舟20号,突然宣布推迟返航,原因是可能被太空中的微小碎片撞到了,专家正在紧急评估风险,全国人都在揪着心问:飞船撞得严不严重?航天员啥时候能回家?不光咱们自己关心,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毕竟前有俄罗斯联盟号被撞后让航天员多待半年,后有美国波音飞船故障导致宇航员滞留9个月,现在轮到中国,大家都想看看咱们能不能打破“慢救援”的魔咒。

神舟二十号正对接在天宫空间站,突然遭遇太空碎片撞击,到现在都没公布具体撞在哪个部位、影响有多大。大家最担心的俩问题:空间站没事吧?航天员安全吗?目前能确定的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返回任务推迟了,得先把受损情况查清楚再说。毕竟太空碎片这东西看着小,威力却大得吓人,1克碎片的威力堪比一枚RPG破甲弹!

不过大家也别慌,中国航天早就有应对办法。现在最关键的是查清楚撞击情况,而咱们天宫空间站的“神器”机械臂,就能派上大用场。主机械臂长10.2米,前端带着高清摄像头,能把神舟二十号的每个角落都拍得清清楚楚,还能配合AI识别受损位置。要是主机械臂够不着,再对接上5米长的辅助机械臂,组成15米的“长臂”,再隐蔽的地方也能查到。之前2023年底和2024年3月,空间站太阳能电池被碎片撞击,都是靠机械臂配合航天员出舱修好的,这次有这“利器”在,查清楚情况只是时间问题。

查清楚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神舟二十号还能返回吗?要是不能,多久能把航天员接回来?

这时候就得说说美俄的“前车之鉴”了。2022年俄罗斯联盟号被撞,冷却剂漏光,结果救援飞船等了2个多月才发射,最后为了省钱,愣是让航天员在太空多“加班”了半年。2023年美国波音飞船故障,俩宇航员本打算待8天,结果一等就是9个月,60岁的女宇航员苏尼塔最后露面时,脸色差得像“巫婆”,看着就让人心疼。这俩案例说白了,都是因为应急预案不到位,要么缺钱要么缺准备,只能让航天员遭罪。

但中国不一样,咱们从一开始就搞了“发一备一”的安全机制,每次发射载人飞船,都有一艘备用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就像这次,神舟二十二号早就完成总装测试,处于应急值班状态。根据之前的预案,备用飞船最快72小时(3天)就能做好发射准备,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就能升空。

虎哥跟大家解释下,为啥不用已经在轨的神舟二十一号?因为它10月31号刚发射对接,主要任务是接替神舟二十号执行后续任务,要是用它返航,空间站后续工作就断档了,所以应急救援的活儿,得靠地面待命的神舟二十二号来干。

可能有人会问,打乱原计划发射救援飞船,会不会很麻烦?但虎哥觉得,在航天员安全面前,这点“麻烦”根本不算啥。中国航天的预案里,早就把“突发情况”算进去了,备用飞船的零部件、燃料都是提前备好的,发射场人员也随时待命,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快速响应。不像美俄,要么因为俄乌战争没钱调整发射计划,要么因为企业竞争不愿低头求对手,最后让航天员受委屈。

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想看咱们怎么处理这件事。虎哥敢说,咱们绝不会让航天员在太空“加班”,更不会让他们面临安全风险。一方面,机械臂正在抓紧检查神舟二十号的受损情况,要是问题不大,修复后就能正常返回。要是真的无法返回,神舟二十二号一周内就能上天接人。这种“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底气,来自中国航天多年的预案积累,更来自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极致重视。

说到底,太空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碎片撞击、设备故障都是可能遇到的风险。但关键在于,能不能在风险来临时,用最快、最安全的方式解决问题。美俄的教训已经摆在那儿,而中国航天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们不仅能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更能在关键时刻把他们平平安安接回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HTUZPY1Rl7bEbaKdGw5x1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