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前两天无意间跟同事讲起一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完之后,果断后悔——正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听起来,总感觉像是吹牛的节奏。
没想到被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调侃,瞬间激发共鸣,不禁回想起当年跟小伙伴,一起熬夜讨论方案、建模、编程,以及写论文的日子——我们不就是那个“理想参赛3人团队”吗?所谓“论文判官”简直就是说我的,好吗?
话说,在TechComm胆敢提起写论文这种事,你懂的,注定要跟技术传播扯上关系。那么,就借着这段经历,聊聊我对技术传播中团队协作的理解。顺便向当年的小伙伴致意:过了这么久,你们都还好吗?
那年,我上大三。
01
时间过去太久,已经想不起当初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参与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莫不会是因为被抓壮丁吧:刚好需要有人顶上缺位,同时,刚好我看起来像是一个人。
最终确定共同参赛的3位团队成员,除我来自计算机系之外,还有一位与我同届的数学系女生,以及一位小我俩一届的计算机系男生——现在看来,他们大概就相当于“建模大神”和“编程皇帝”的角色吧。
02
比赛有两套应用题目可选。对于掉书袋的呆子们而言,看着都跟天书似的。我们从中选取了一道貌似调度优化的题目,以此开启了接下来的3天艰苦赛程。
首先,由团队3人共同参与方案讨论,头脑风暴、互相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思路,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中调整方向,最终确定一个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接下来,由“建模大神”抽象成模型;再由“编程皇帝”以代码实现。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受限于设备的计算性能,输出结果所需的计算时间,很可能是我们完全无法接受的漫长。因此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讨论改进方案,划分出子任务,对前一阶段输出的结果进行人工干预,经必要的简化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计算——如此迭代收敛,尽可能快地逼近最终结果。
03
虽然不确定,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标准答案上的那一个,但是……时间已所剩不多,匆匆切换状态,进入论文写作的环节——而我则因惯常于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执笔主力。
于是,从题目分析、方案权衡,到模型建立、算法说明,直至代码实现、结果输出,层层递进地将整个过程中存在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可在屏幕上阅读的文字和图形,确保前后文逻辑通顺。
除此之外,还要适当地包含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虽然它们作为被排除的情况,最终不会体现在结果中,但每一个曾经付出努力到过的地方,都值得传递给评委老师知道。
同时,“建模大神”和“编程皇帝”则在一旁紧张地盯着屏幕,确认与自己负责部分相关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式、代码,以及描述等,已经在文章中完整、正确、清晰地表达。
04
虽然这次经历只不过是学生时代的比赛实践,却如同真实工作场景的缩影,依然可以从中体会出,与文档开发相关的团队协作经验。
首先,技术写作需要建立在对所写内容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作者,连自己输出的内容都搞不清楚,很难想象,他可能给读者讲明白,更不要说,使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所以,仅仅把技术写作看成机械地编辑、排版,或者翻译,而没有从内容创作的角度去理解它,显然有失公允。
为了能够建立起对写作内容的深刻理解,比赛中,需要全程参与解题过程,与小伙伴充分交流讨论;工作中,同样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设计讨论与评审中,与同事深入沟通。不同的是,后者的团队规模往往更大更复杂,甚至横跨多个部门也是有的,全程参与恐怕会陷入信息过载的境地,因此需要从流程上,明确定义关键动作及交付物,确保相关信息传递到恰当的干系人。
技术写作需要明确面向对象,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赛中,向评委老师说明问题的求解思路(而不仅仅是汇报计算结果);工作中,向用户传递各种各样的产品信息——都需要有的放矢地组织内容,确保内容的逻辑通顺。
团队成员需要共同保证文档的内容质量。显然,无论是比赛还是工作,团队成员各有专攻,少有面面俱到的大神,可凭借一己之力,handle全场。所以,虽然文档开发由一人执笔,却需要全体责任人共同参与,保证各自的相关信息已经充分表达。
05
在提交论文的那一刻,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释放,身体仿佛被掏空,困意猛然袭来。这时的我们,绝不会想到,之后会因为这篇论文获得北京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要知道,能够设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各自所长,互相配合地将事情做到尽可能好,就已经非常满足了。此时,心里头全部念想,就是补觉3天3夜,谁都不要叫醒我。
如今,我从事的工作刚巧也是游走在数据科学家与开发工程师之间,收集整理工业大数据产品的相关信息,输出用户文档——冥冥之中,似有轮回。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