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二十一号任务发射在即,3名航天员其实在前几天的全区系统合练中已经亮相,只不过出于制度性安排,我们暂时不知道这次执行神州二十一号任务的航天员是谁。
另外,根据中国载人航天数据显示,30日的时候还会进行一次轨道改变,进行调相变轨。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次的调相变轨呢?毕竟前几天不是刚调了一次,为啥要分两次进行?是为了节省燃料吗?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地面的合练,还是太空中神州二十号乘组打包忙,以及中国空间站进行调相变轨,这都说明距离发射已经很近了。这里单说调相变轨,大家不要以为是个什么特例,其实每次要对接新的载人飞船,以及对接天舟货运飞船的时候,都要进行调相变轨,这都是最常态化的事情。
只是每一次发生的时间,以及先后次序有不同。我们就先说一下神舟飞船的准备问题,之后再说一下调相变轨的事。
现在神州二十一号船舰组合体已经转移到了发射台,已经开展了全面的综合性测试演练,这个演练可以说是除了发射的那一下子之外,其他的都要去练。毕竟涉及到了很多监测、环境、电力、保障等数十个部门的协调和调度。在一系列测试结束之后,就会开启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了。
在本次联合测试任务中,圈叔特别注意到一段话,那就是执行本次任务的3名航天员已经抵达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且他们参与到了后续的发射演练之中。将会执行或者配合执行从等待发射到起飞的全部流程。这是让航天员在发射前,最后一次对整个航天任务进行再熟悉,再学习的过程。
可以说,神舟二十一号即将出征,3名航天员已经就位。只是在报道中,我们仍旧没有能看到相关航天员的名称,以及他们的训练影片,哪怕是片段,这些我国依旧是坚持了自己的保密措施,一切都要等到在航天发布会上再听消息了。
有很多人都对这一制度有抵触,因为根据外国的航天员飞天流程,公布名单是很早就对外公布的,并不会保密到最后一刻,中国为啥要保留悬念到最后呢,这肯定是为了让航天员不被外界打扰,保留一个最纯粹的训练时间和心态。另外中国和国外的航天模式也不同,大家也没必要去因此而争议什么。
静待发布会的召开,等待任务的执行就好,该公布的时候,自然会公布的。我国三位航天员已经亮相了,接下来,只是公布名字的问题了。
在神州二十一号船舰组合体就位之后,神州二十二号飞船也做好了“备份”准备,早早就入驻了航天发射中心。因为我国独特的“发一备一”模式,每次发射任务背后,都有一艘航天飞船在执行着待命救援任务。这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份的存在,但在我国航天爱好者眼中,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神州二十一号出征之前,中国空间站还要在30日进行一次调相变轨,为什么要选择调相变轨?为什么要选择在此时进行调相变轨呢?
其实,在中旬的时候,空间站就已经进行过了一回调相变轨了,我们可以从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的空间站的飞行参数中明显看到这一点,但为啥要在任务执行临近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呢?这也是发射前空间站的最后一次调相变轨。
原因就是我国空间站通过调整轨道和方向,使得空间站与飞船轨道,可以再发射窗口期后,实现平面重合。因为空间站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体,它在太空中也是一直会沿着轨道而运动,神州二十一号飞船和空间站对接时候,其实是两个运动着的物体在“你追我赶”,这种追赶的模式,让我们不得不做好这些准备。
令外一点,就是为了快速交会对接。这样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也可以让我国航天员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到中国空间站的航程。毕竟,对于两个太空组合体来说,飞行速度越短,受太空影响就越小,这样肯定是越快对接越好。
最后就是不得不提的窗口期问题。在有限的窗口期时间,用最短的时间,精确快速地把控对接。这就是空间站要在发射前最后时刻进行调整的原因。
另外我们在发射卫星的时候,也需要讲究窗口期,但载人飞船的发射要比发射卫星更难,更复杂。
根据以往神舟飞船发射经验来看,这次30日的轨道调整,就是神州二十一号的最后轨道调整了,一般情况就是2次。
让我们静待3名航天员名单公布,轨道调整顺利完成,之后,就是万众期待的载人发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