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科学猫,作者猫赏
来了!中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进入发射倒计时了,2名国外航天员来中国训练,这一次会有国外航天员吗?
的确,在每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得就是关于航天员的问题,而对于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3名航天员来说,也是很早就说了,在进行训练之中,那这一次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点呢?
要是真的看到国外航天员了,那肯定又是我国载人航天上的历史性转折点,所以,会不会出现,下面就一步一步来看看。
发射就位!神舟二十一号将出征
对于神舟二十一号来说,其实很早就在发射场就位了,在我国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时候,我国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就在发射场之中,执行我国的“待命救援任务”,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就有点紧张了,什么“待命救援任务”?
其实,这只是一个称呼,并不是说就是在救援了,这是为了确保我国航天员安全的一种措施,一种策略。
当我国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返回地球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国就会启动待命救援飞船,然后将其接回来。
只不过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要是发生了,那太空的变化就肯定很大,而且我国空间站本身就有飞船在上面,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当然,这也是做出了额外的安全措施,是多重保障,我国一直都是以航天员安全为中心的,所以,这样做事可以理解的。
很多人应该也还记得,在波音星际客机飞船进行首次载人飞船测试的时候,其两名宇航员进入到空间站之后,无法返回地球,而地球就没有待命救援飞船,最终在多次的变化之下,出现了延期,再延期,加上任务上的调整,从最初的8天时间变成了长达9个多月,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延期相对较久的一次太空任务。
如果是我们遇到了,这问题就不存在了,我国直接启动地面的待命救援飞船,然后将航天员接回来,根本不会出现变化。
所以,我国其实船舰组合体早就在发射场就位了,只要没有执行待命救援任务,我国就会直接将其转用到下一次任务之下,然后执行发射任务,这就是问题的根本。
同时,在神舟二十一号出征之下,我国神舟二十二号也会执行待命救援飞船,一直都是保持这种“滚动策略”,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当然,在24日的时候,我国已经完成了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意味着已经发射就位,准备后续测试,然后进行航天发射了。
神舟二十一号:会有国外航天员吗?
的确,在我国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对外进行宣布了,那就是我国执行今年两次任务的航天员确定,并且训练,在神舟二十号执行任务的时候,我国也并没有宣布具体的名单,只是说确定了,选定了。
这是因为在执行任务前,都需要进行保密,所以,虽然说明了3名航天员确定了,但是具体的名单没有对外公布,不清楚。
那为什么需要保密?
这其实就是各国的航天策略不一样,很多人说国外采取的模式就是很早就公开了,而我们并没有,这完全没有什么对比的情况,大家都不是一样的,别人宣布早是别人,我们是自己的航天模式,就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
而且本身在航天员的训练过程之中,最好也是不要打扰,毕竟要是外界环境影响太大,还可能影响训练,所以,从这种小方面来讲,就没有必要。
比如你家孩子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不希望外界打扰,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才可以专心的训练做事情,只有很好的训练,才可以确保整个任务的稳定性,那这一次会有国外航天员吗?
答案基本可以否定了。
当下我国对国外航天员的问题,只有巴基斯坦航天员的签署,在10月的时候,他们也有消息,2名航天员来华进行训练,然后进行1年左右,这意味着只可能在神舟二十三号任务上才会出现。
所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是不可能看到国外航天员的,大家不要期待了,当然,不少人可能也会问了,除了巴基斯坦航天员,还有其他的吗?
当下我国公布出来的还只有巴基斯坦航天员,未来更多的只有公布才明确,未来的概率会有更多的国家航天员加入,这是趋势,毕竟航天开放我国还在继续扩大,是从多个方面一起执行的。
不仅是航天员,国外项目也是如此
对于航天员只是我国空间站任务之中的一个小部分,而项目合作也是如此,在我国首批次进行的国外项目之中,就公布了印度,日本等17国的项目入选,这说明了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大平台”,是真正意义上做到跟国外合作的。
所以,未来大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项目推进,并且还会看到更多的国外航天员一起在中国空间站执行。
只不过,当下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快,要想看到很多国外航天员执行任务,可能需要等待我国空间站升级的时候才行,我国在今年也说明了,在准备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升级,从三舱位升级到六舱位,在更大的空间站组合体之下,才可以开展规模化的任务。
所以,到那个时候,大家才会真正意义上看到不一样的太空平台,中国必然也会走到这一步,那么,我们也只能期待其早点完成升级,实现现阶段的将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的第一步,未来在进行更大的升级之后,也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组合体模式,这就是我国空间站的未来变化,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大的空间站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