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美国专利官费交完就够了?一不小心还有大坑等着你!

某一跨国公司客户的美国专利申请,在答复两次审查意见后,仍然没有获得授权。

代理机构表示,如果申请人不想放弃申请的话,就需要再准备1500美元的官费,以请求继续审查(RCE)。

当初申请的时候明明已经足额缴纳了所有申请官费,为什么现在又冒出来这么一大笔费用?

美国专利审查:不能无限“免费续杯”

这种困惑,其实很常见。

尤其是中国申请人,往往参照的是国内专利审查流程:无论一通、二通、甚至三通……只要不进入复审程序,几乎不额外收费。

但是,美国专利审查的收费结构,则跟通常理解的“一费到底”不一样,美国审查收费更像是“分段计费”。

美国专利申请时缴纳的审查官费通常仅涵盖两次答审机会,即NFOA和FOA。

看似一轮美国实质审查涵盖两次答复机会,但是审查员在审查FOA答复上时间预算有限,需投入额外时间重新检索和判断,这就需要申请人提交RCE并再次缴费开启新一轮实审流程。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若仍然未获授权,每启动一次RCE流程都必须要再次付费——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为了这一份专利反复掏钱。

是否要申请RCE?先认清你要的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FOA后仍然没获得授权,是否考虑继续缴纳官费请求RCE呢?

这背后需要搞清楚一件事:申请这项专利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参见往期文章:专利管理新手 | 不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就是“耍流氓”?——真相让你大跌眼镜!(点击阅读)

是仅仅追求海外授权专利数量+1,还是为了构建核心技术或产品的有效侵权保护?

如果是前者的话,在确定有较大概率通过继续答复成功获取授权时,即便可能要在保护范围上做出一些妥协,也是可以接受。但如果确定很大概率会失败,就可能需要放弃申请以及时止损。

如果是后者,则要看清楚一点:即使RCE后能获授权,是否已经把保护范围缩得太窄,价值也打了折?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继续答复的授权概率,也要综合考虑最终可能获得的专利保护范围。

总之,最重要的是专利价值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如果专利预期价值不高,过度投入时间金钱可能得不偿失;反之,如果专利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那么投入更多资源争取授权也是值得的。

RCE后能否授权?不是靠感觉,要靠判断

上文提到,不管是追求专利数量还是进行技术或产品保护,都得考虑授权可能性。

这就需要评估RCE后的授权争取空间有多大。

一方面,需要结合审查意见指出的问题(比如101问题、102/103问题或112问题等),由经验丰富的海外专利人士,对该申请后续成功克服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决定是否要RCE。

我们提供免费海外专利申请答复评估服务(点击查看服务详情),为您精准判断答复授权空间。

另一方面,审查员授权率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审查员在审查风格和授权倾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审查员严谨苛刻,授权率常年低迷;有的审查员则更倾向于给申请人机会,对申请文件合理修改保持接受态度。

除了接受“额外付费”,还有其他合适的选择?

当然有。

在FOA后确定要继续追求授权的话,RCE并非唯一的出路,申请人还可以通过CIP(部分连续申请)或上诉等手段来争取。

简单来说,CIP 允许申请人在原始申请(母案)的基础上,递交新的申请且可以增加新的发明内容或改进。

有些情况下,RCE未必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但也未必是最差的,关键是你了解自己要什么、面对的是什么。

能不能一开始就避免“后期额外缴费”?

其实RCE也好,CIP也罢,都需要申请人额外付出时间和金钱。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避免提交RCE/CIP,以避免这些额外付费呢?

在实务中,许多本可顺利推进的案件之所以走到了“额外缴费”的局面,并不是因为审查员严苛,而是该申请在准备阶段就埋下了隐患

例如,很多人申请美国专利的方式,是直接翻译中国申请,但这样容易出现:

申请存在101、102、112等问题,却未做针对性修改就递交了;

申请文件既无法有效保护技术,也不利于拿到授权,导致后面答复两难。

直接翻译的隐患远不止如此,更多问题可以查看文章:海外专利“梦碎”,根源竟是国内专利“带伤出海”?(点击阅读)

这些问题,一旦等到FOA后再来修补,不仅增加额外成本,还可能陷入反复修改、授权周期拉长的局面。

因此,与其在答复阶段“想办法省钱”,不如在申请准备阶段就把问题处理好。

推荐文章:

怎么应对美国专利“最终驳回(FOA)”:你最关心的费用问题来了

成功之路|申请海外专利,开始信心满满,结果却被驳回

美国专利授权太难?三招搞定

2025美国专利费用大调整!一文速查你的美国专利申请费用

成功之路|为985高校博士团队申请美国专利,半年拿下授权!

申请美国专利不避开这个雷区,上万费用打水漂?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pCEWjn12kf7BOn2RRXxCx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