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以往的历史虽然经过了复杂的演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明形态和秩序模式,也由传统社会变革到了现代社会,然而,那只是人类历史的“上半场”。
以往的人类历史,看似眼花缭乱,实则非常简单而单调,所遵循的逻辑也颇为明显,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在固有欲求(天然欲求与认知欲求)[1]的驱动下,不断满足自我,发明创造,于是就具备了越来越强的能力,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在“上半场”,一个本质特点就是,人类是社会的绝对主人。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都按照人类的意愿进行了改造。虽然人类的能力还不足以“改造”大自然,甚至还受制于大自然,却已毫无疑问地“占有”了自然,并大自然进行了“瓜分”。总之,一切为我所用。尽管这种逻辑也经常受到一些无力的批判或挑战。
然而,在“下半场”则完全不同。人工智能是人类不断追逐欲求所产生的结果。但当它具有了超越人类的智能之后,在它看来,人类的过往很可能会显得可笑而幼稚,人类并不会再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与人工智能相抗衡。于是,人类将把主人的地位交出去,而自己则沦为附属者。这一点,实在命运难测。不管人类当前多么致力于人工智能安全性的研究,或许都将是无济于事的。而一些人所幻想的“超人类”,则可能并没有足够时间去实现。
在最近刚出的《生命3.0》一书中描述了一种“人类能力地形图”:水平面代表人工智能能够赶得上人类能力的范围,水平面一直上升,人类在逐渐被人工智能赶上,最后,人类将成为一种“无用之人”。[2]
然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当人工智能具备超越人类的能力之后,它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替代”人类的工作,而是会确立自己的目标,任何文明都是由其最初的目标所确立的。人工智能的目标,将导致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超级文明。
人们现在常说一句话,叫“未来已来”。未来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类历史的“下半场”。趁着人工智能尚未具备“觉醒”的能力,人类可以享受短暂的便利与愉悦。然而,长远看,那并不是太值得高兴的事情。
人类历史“下半场”已经缓缓开启。它能持续多久?目前还不得而知。
7.20 记于419路公交车上
————
注释:
[1]我在《人类秩序》书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原动力归为人的欲求,而人的欲求,则可以大致分为 8 种天然欲求,及 4 种认知欲求。8 种天然欲求为:获得食物、获得交配、占有物品与资源(财富)、获得安全、获得便利与能力、获得舒适、获得娱乐(释放与放纵)、获得情感;4 种认知欲求为:对自我、对世界、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探究。(该稿第二章“历史的逻辑”)
[2]该图见《生命3.0》,[美]迈克斯·泰格马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72页。
《生命3.0》书影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