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澎湃新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大众点评用户通过微信登录之后将会自动与微信好友分享信息,对此,有质疑称,大众点评并没有明确提示用户使用微信登录后,就会将酒店、餐厅的签到信息、关注信息、点赞信息或自己的地址信息分享给微信好友,相关的隐私协议则被折叠。由此,大众点评被指没有被用户隐私进行有效保护。
其实,互联网企业对于用户隐私保护不力的行为不只这一孤例。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甚至有些网络运营公司搜集用户信息,代运营店铺用软件自动抓取用户信息后进行打包倒卖。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行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信息泄露原因复杂
很多用户在使用众多手机软件平台时会经常遇到“允许xxx获得你的公开信息(昵称、头像)等”提醒信息。然而,一旦同意之后,用户的个人信息就面临着被公开的风险。一些软件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晰知道用户到过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甚至通过算法来预测用户的未来规划和打算。
伴随着数据隐私的泄露,用户利益必然受到损失。2018年上半年,某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技术对用户进行区别定价的“大数据杀熟”事件,一度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和平台也都面临信息泄露的挑战。2018年3月,《纽约时报》《卫报》等多家媒体披露了“剑桥公司通过脸谱(Facebook)获取了超过5000万名用户的信息数据”。这次事件不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给脸谱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用户信息泄露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信息暴露在更多的应用场景,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同时,违法成本低也是“泄密”事件频发的源头之一。
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在复杂的网络化、信息化安全环境下,每个用户似乎都面对“信息裸奔”的风险。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对于加快出台互联网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以此规范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行为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正在持续做出努力。
2018年5月25日,号称史上最严、影响范围最广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开始实施。该条例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出发点,对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转让、披露和废弃等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安全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条例还明确了商家收集用户数据时,用户必须做出知情的同意,同时消费者享有编辑权,可以要求商家更新自己的个人数据。
近年来,中国也加快了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实践。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有了明确规定;2018年6月,在有关电子商务法草案的审议中,有关专家也建议应着重加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强化维权制度设计……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用户的不断增多,新现象、新漏洞也会不断出现。这都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力度。与此同时,相关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让广大用户不再“信息裸奔”的困扰。(综编/海外网 介瑾)
(综合凤凰网、央视网、澎湃新闻、中国网、环球网、法制网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