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有头有尾,在新品上市、新市场拓展、新客户合作刚启动等阶段,往往要进行大面积的铺市,新拓终端网点,进行多品类陈列,有条件还会做生动化陈列,尽可能地消除空白区域。这个大铺市,既有经销商自己的经营出发点,也有厂家的要求或者说是压力。
那么,在大铺市之后呢?
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的新开网点都能成活,所有的品类都能动销。那这新开一个终端网点,就是新增了一笔持续的业绩产出。不过,现实情况不会这么完美,在大铺市之后,可能会出现:
1.有些终端动销差,甚至是完全不动销,到时候又出现退货情况,这些终端重新变成空白状态。
2.有些终端能动销,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动销,店家会保留一些能卖动的品类,滞销品则要求退换。
3.有些终端能动销,但后期遭遇到其他厂家的铺市和终端陈列活动,导致产品陈列排面被挤压,业绩也随之下跌。
4.有些终端在铺市之后,突然关店,别说后续维护了,连前期铺底货款都收不上来了。
总而言之,在大铺市之后,无论是终端的数量还是业绩,必然会冲到新高,再过段时间后,又出现下跌回落。厂家及经销商耗费了大量资源精力的大铺市,成果有所缩水。这种情况往往也是正常的,所以,在大铺市的时候,就得提前考虑到大铺市之后的相关善后工作。
首先,对终端滞销进行原因分析,常见的有这几种类别:
1.经销商业务人员后期跟进不到位,长期不走店,陈列没有维护,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销量自然下跌。
2.经销商业务人员与终端店的客情关系淡漠,店老板也不上心,产品上架之后就自生自灭吧。
3.产品的目标群体与终端店的常客群体不匹配,铺了也是白铺。有些业务人员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只要是个店就给铺下去,也不管能否动销。
4.没有分析各终端的销售特点,没有针对性选择铺货产品类别。在大铺市时,把所有产品都铺上,简单省事一刀切,后期必然会出现退换货。
5.有些产品需要一点时间来进行培养,消费者要建立记忆点,逐渐熟悉,要等待有合适的销售时机点,但这需要店家的配合,若是客情关系不好,产品上架之后,短短数日没动静,店老板就直接让业务人员过来把货拿走。
6.有些店则是铺货过量,一次性压太多货,虽然有点动销,但对比库存,店老板感觉销量有限。
上述这几种情况是可以提前推算出来的,在进行大铺市时,完全可以提前进行相关的工作流程改进,做好相关的铺垫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以便更加精准地铺市。诸如:
1.铺市之前,先把客户档案进行核实和健全,并通过档案了解该店的客群特点,测算该店是否适合铺货,以及铺货的具体品类(价位,包装规格,产品类别等)。
2.有些终端店已经有多年的合作历史,难免有些历史遗留问题,经销商可在大铺市之前,对所有终端进行主动的历史问题询问,有的赶紧处理,即便是没有,经销商的这个行为,也会给终端店塑造个好印象,说明是个负责任的经销商。
3.客情工作做铺垫,哪怕是个生日或是节日问候,或是一点点小礼品,总要有个态度。
4.根据终端类型,测算对应的合理铺货量,原则上可少铺点,库存小更容易衬托出动销快,若是短期内有二次补货的话,能让店家更有信心。
5.有些产品品类多,在前期也不好说具体哪些产品能动销,哪些产品会滞销,只有每样都铺点进终端。这时,得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培养等待期,一旦渡过这个培养等待期之后,马上就要将滞销品进行调换。
6.这老产品是野生动物,丢出去不用管,自己可以活下来。而新产品则是家养宠物,要精心照料才行,所以,对有新产品铺市的终端店,业务人员的维护回访频率得要有所提升,实在跑不过来的话,让公司的客服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也得保持对新产品的动销状态跟进。
当然了,在大铺市之后,终端的数量和动销品类有所缩水,是肯定的,只能在前期多做些铺垫,铺货过程中精细化一点,减少盲目铺货,避免铺了以后又不管,这样控制一些缩水率完全是可行的。再有,前期有准备工作和铺货精细化,让终端对经销商更加放心,今后经销商再次推出新产品时,配合度也能好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