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从厨底掏出一个铁锅来,使用专门去污去垢的洗洁精,刷了半个小时。
出来的锅那叫一个干净,我把黑色的锅变成白色的了。
于是我带着满满的成就感睡了一个好觉。
结果,今早上天亮了,我再看那个锅,昨天晚上可能眼花了,这个锅根本就没刷干净。
很多细节的地方,还残留着很多污渍。
可是,如果没有昨晚半小时的一顿操作猛如虎,我是看不到那些细节上的污渍的。因为整个锅太脏了,所以看哪里都干净。
一潭污水里,每滴水会觉得自己很干净,因为大家都是污水,因为潭里没有干净的水。
分析企业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看一个企业哪里哪里都好,基本说明研究员根本不了解这家企业;就像我没有刷锅前,没有看到有污渍的细节。
这也是我周二直播的时候讲到,我直播的内容最多只是我看万华年报的收获的、五分之一的原因。直播之前,我查看了非常多的万华化学的资料。
在看万华年报的过程中,对于它历年的报表、经营数据、参控股公司盈利情况、每年的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每年收入的构成情况……等等,这些内容我全单独整理过数据。
上面的任何一点,我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做一个专题写一篇文章,也可以做一场直播。
因为掌握的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全面,所以就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得出相对合理的分析结论。
但是,如果只看了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谈几个财务指标,我绝不敢动手写关于它的分析报告。
基于不全面的信息得出来的分析结论,大概率是不合理的。这就跟盲人摸象一样。
一个只摸到大象鼻子的人,非得跟只摸到大象腿的人争辩。但实际上,象鼻或者象腿,都不是大象的全貌。
所以,在分析企业的过程中,小北会经常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因为所搜集的信息不全面,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然而,轻研究,重决策,是炒股人的通病。
轻信息,重研究,是研究员的通病。
反正连研报都是抄来抄去了,那么,抄点研报里的数据和信息,应该也没什么吧?
但是研报里的数据,一定是合理的吗?这个问题似乎很少有人关心。
。
认知差也是信息差。
减少信息差也是做研究必备的技能。
要不然会很尴尬的:
一个科技公司,有人上来就谈资产周转率。
一个互联网企业,有人上来就谈总资产回报率。
脱离了商业实际,不理解商业模型的财务分析,真的像是呆会计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