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日本合作陷入“风波”后,中科院也加入,超越清华4倍
清华大学成为"网络风暴"的目标。
原因是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将在天宫空间站进行联合实验。大多数人开始指责清华大学的这一合作可能面临技术共享的背景。随后,清华大学关于"科学无国界"的解释引发了这种不满,自此清华大学又陷入了新的风波。
中国科学院的诞生并非偶然。
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23年科研经费中,研发经费高达1708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比如清华的研发经费只有400亿,中科院这笔经费直接超过清华4倍。不仅如此,我们传统上看好的华为,他们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意愿一般也就1600多亿。中科院能达到1700多亿欧元,这些天文数字很难不让人惊叹。
更具体地说,在如此高额的研发资金支持下,中科院究竟开展了哪些科学研究?
显然,对于中科院的体量,我们并不觉得1700多亿的科研经费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在科研产出的结果上,中科院如此高额的科研经费却有比例不协调之嫌。特别是在明显的对比中,有一种华为的感觉,当然即使是1700多亿的科研经费也不是什么好事。说白了,我们认为,中科院如此高水平的研发经费,应该拿出能够支付相关研发经费的成果,而不是只看到天文数字,却没有显眼的科技成果。
事实上,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中科院。
很多人之所以如此怀疑,原因很简单,在同类对比中,华为一出手就有东西,有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快速推向市场。相比之下,我们一直寄予厚望的光刻机研发、EDA软件开发等这些必要的灵魂方面,同样是中科院领衔,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大的进展。但事实上,中科院1788亿欧元的研发经费其实并不高,至少说,可能还不够。
首先,全国有100多个科研院所和科研公司,属于中科院下属的事业单位和公司,平均一家就能分到十几个亿。这与华为这个能获得1600亿资金的大公司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其次,即使研发经费没有华为这样的大公司高,也算不上什么贡献。
以华为的麒麟芯片为例,在自主研发设计的麒麟芯片中,由于同样是中科院旗下的智能AI芯片公司寒武纪的技术支持,NPU的Ai算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增加系统运算的流畅度。此外,我们熟悉的龙芯,其自主研发的架构和自主指令集,也是科研的好成果,打破了平板电脑领域的一些壁垒。可见,中科院的研发经费并没有被浪费,而是实质性地用在了利用层面。
另外,他们研发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扎根在底层基础上的,然后企业会利用这些基础的东西进行产品创新,这就导致外界认为他们就是没有技术,没有办法脱胎换骨。其实,只是分工明确的模式,就像任正非说的,科技产业不可能是一个企业为供应链做全部的事情,有细致的分工,这样才能打造更好的产业链。总之,我个人认为,中科院这笔昂贵的经费实在没什么值得质疑的。
最后,您对此有何看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