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成都将推进科技创新攻坚,优化基础创新载体,启动运行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天府国家实验室,再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功能型平台落地等。
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是什么?建设进展如何?筹建国家实验室将给成都带来什么?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丁小斌。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丁小斌
部分实验室已建成
“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是近几年来成都市与科研院一系列战略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成果”,丁小斌介绍说,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落地成都科学城,已建设2、3年。该中心整体规划布局超过2000亩,具有研发设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产业落地等功能。初步落地了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创新主体、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以及一些其他科研院所到成都来进行转化、落地、孵化的人才和团队。
他告诉记者,多个研究所的主体工程、实验室,以及学校校舍已开建。一些实验室已建成,正在做内部装修,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预计明年投运。
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规划图 图据新华社
共建中科院大学成都学院
该中心在成都落地,将为城市科技发展带来怎样的活力和机遇?丁小斌表示,实际上城市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无疑将为成都未来人才引聚、人才落地、人才承载提供一个很强大的阵地和载体。中科院是最顶级的“国家队”,本身就能带来很多的团队、人才,同时,利用这样的载体,也能进一步聚集一批国内外的人才。
“在研究中心里,还规划共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规划未来3000人的培养力量,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这将为成都培养更多人才”,他说,这个“近水楼台”是成都人才引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丁小斌还透露,目前,围绕科学城已经聚集了一批包括院士在内的高端团队,“估计有超过30个国内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已经落地了,常年在此进行科研、孵化、创业的人已超过上万人。”
国家级平台吸引国家级人才
天府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样是重磅项目,在丁小斌看来,这种国家级的创新平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反映了本区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国家级知名平台才能更好地引聚知名的国家级团队和人才,“这是双向的,对成都来说非常重要。”
丁小斌还表示,成都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级的载体、项目、人才非常重要。首先要给人才一个工作场景和载体,国家级的平台无疑是引聚和承载的重要功能平台,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功能型平台落地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陈怡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