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選擇困難」日漸普遍,催生出「代做決定」這門生意。圖為顧客在展會上選購羊絨衫。\新華社
減脂餐太淡、麻辣燙太油,每天中午,小布(化名)都會在點外賣上花上好一陣功夫。「今天吃什麼?」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但像小布一樣選擇困難的人群不在少數。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常常糾結再三,無法做出決定的現象被稱為「選擇困難症」。而當「選擇困難」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竟有不少人從中嗅到商機──「吃什麼、買不買、選哪個,2元一次,代你決定,不再糾結。」業餘從事「付費代做決定」的董女士坦言,對於需要「傾聽者」的當代人來說,「代做決定」是諮詢服務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業態,她教導客戶撰寫「困境劇本」,明確當前選項,化耐心傾聽為商機。\大公報記者 盧冶、林凱
董女士是一名劇本殺(桌遊)的編劇,平時工作時間自由。身為「宅女」,她除了平時寫稿子,就是在內地二手交易平台「閒魚」經營自己的「代做決定」店舖。「代做決定2元(人民幣,下同),聊天6元每小時,加好友轉賬即可。」董女士說,自己這門「代做決定」生意,訂單量竟比想像中來得高。
羅列選項利弊 按需定價
「具體的收費要看顧客的需求,一般不太會有『中午吃什麼』這類簡單的問題,大多都是在情感、旅遊、生活方面存在糾結,所以來下單找人幫忙做決定。」董女士會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定價,服務模式也會相應而變。「比如尋求感情諮詢的,大多都是在一段情感中放不下,需要安慰或調解;而旅遊方面的決定,則需要我來查資料為顧客制定簡單的方案。」董女士說,「代做決定」其實就是為顧客提前做好調研,將事件利弊明確列出,交由顧客權衡。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社交網站、短視頻平台,均能找到「代做決定」的「小廣告」,價格多在2到5元一次不等。不少「代做決定」的服務提供者表示,單靠幫人做決定並不能賺什麼錢,只是覺得有趣所以才試着做做。而身為編劇的董女士涉足「代做決定」則是為了激發創作靈感,「很多顧客會藉着代做決定的機會向我傾訴故事,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
服務至今,令董女士記憶猶新的是一個父母都是聾啞人的女生,在內蒙古工作的她,被公司裁員的同一時間又發現男朋友出軌,卻無法在手足無措時和遠方的家人靠言語溝通,因此找董女士尋求「人生下一步」的建議。「事實上,大多時候在他們(顧客)心中已經有了傾向的選項,而我做的不過是以一個傾聽者的身份給予安慰。」董女士說,「接觸的客戶越來越多,我感到現在太多人需要情感上的陪伴。」
理性局外人也是耐心傾聽者
對於選擇困難的顧客,董女士還會建議用編劇的視角看待問題,「我會讓顧客把困境寫成劇本,給出三種可能的結局,回頭再重新思考癥結,這樣就會很快做出選擇。」董女士認為,人之所以無法選擇,無非是無法預估到底能背負哪種選擇帶給我們的代價,害怕後果承擔不起。很多時候如果知道最終的結果,就沒有所謂的糾結了。
在董女士看來,「代做決定」和早年廣播電台的諮詢類熱線很相似,隨着時代發展轉變成一種新的形式。而在網上購買「代做決定」的服務,會比打電話去電台諮詢更加私密,雖然時代不斷發展,但人們對於幫助整理思路、分析利弊的「局外人」和「傾聽者」的需求是相通的。
此外,董女士表示,「與歐美國家不同,亞洲人排解鬱悶的方式普遍更加含蓄,比如日本『居酒屋』裏的『媽媽桑』,也是作為傾聽者,面向有壓力而不知如何排解的客人。」她覺得,悄然誕生的「代做決定」服務,也是亞洲文化的一種獨特體現。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