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白纸起步”到“生态新城”,成都未来科技城“未来”已来

(成都未来科技城一瞥,来源:成都未来科技城官微,下同)

成都向东,跨越龙泉山,毗邻天府国际机场,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轴上,一座未来科技城正飞速兑现。

时间拨回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次月,成都未来科技城宣告筹建。 2021年5月,《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经成都市人民政府令颁布实施,与此同时,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法定机构正式挂牌成立。按照规划,成都未来科技城不仅是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国际枢纽的首站门户。

前瞻规划,笃定建设,三年成势。

随着一大批高能级项目持续落地,建筑拔地起,阡陌变通途,科研机构、企业公司、学校医院星罗棋布,一幅“人城境业 相容共生”的未来城市画卷正从蓝图变成实景。

创新策源“新高地”

在未来科技城的南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车辆往来,忙碌的施工呈现出一派生机。近日,该项目中的科研服务中心大楼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已浇筑完毕,开始转向地上结构施工阶段。

据悉,科研服务中心大楼所在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01区,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开展科学研究和测试验证评估的核心区域,主要建设5大领域、11个中心、50多个实验室、上百个平台组成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将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民航智慧发展的新标杆,亚太领先、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验证基地。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设现场)

而在邻近的B-02区,一幢似神鸟展翅腾飞的大楼已拔地而起。这是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模拟验证机场入口服务用房,目前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且B-02区还将建设全国首个模拟验证机场,包括1条长1200米的模拟跑道和各类机位站坪等。

实际上,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只是整个未来科技城建设创新策源“新高地”的一个切片。成都未来科技城作为成都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坚持以科技策源转化为动力,面向全球,加快聚集创新机构、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去年11月23日,天府绛溪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天府实验室4个方向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旨在解决“卡脖子”难题,将着力形成从“创新策源”到“转化孵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链条。随着10万平方米实验室载体的建成投用,成都未来科技城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预计到2023年底,将推动先进计算、分布式能源集成、量子互联网等3个前沿研究中心入驻,引驻中高层次人才200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20项。

(天府绛溪实验室)

今年初,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国际教育园区,首批师生正式入驻。作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地标性建筑和科创重要承载地,国际教育园区突出“教科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探索实行“一区多校”“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近期将再引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项目。预计到2023年底,园区内各类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左右。

与国际教育园区一街之隔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项目也落成在即。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将设置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以及1个高高原研究中心,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招生入住。学校建成后将聚集师生超3万人,将源源不断地为航空公司、空管等驻场单位输送行业人才,助力中国民航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为民航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2023年,必须全力以赴攻坚创新策源转化。”成都未来科技城日前召开的加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强调,要加快推动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导入,重点跟进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航空航天学院(四川省无人机学院)等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天府绛溪实验室高水平运行,建立完善实验室运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强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发挥创投基金作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助力打通相关领域科技成果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到产业孵化的创新全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6月30日,由科技城集团和策源壹新科技作为LP、新经济创投作为GP和基金管理人设立的总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的天府绛溪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完成基协备案,标志着成都未来科技城专属基金实现“0到1”的突破。且在基金成立后,庚即完成首个项目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投资额1000万元,资金主要后者在成都未来科技城产业化项目建设。

据悉,到2025年,成都未来科技城将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不少于3个,构建政、产、学、研、用、资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

“建圈强链”聚人兴产

产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更是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上述的加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就提出,产业发展是成都未来科技城2023年的核心任务。“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2023年必须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自筹建以来,成都未来科技城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按照“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思路,聚焦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按照“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及其他重点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的‘5+N’发展思路”,构建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家未来先进制造业基地。

当前,成都未来科技城51万平方米的智创产业空间已陆续投用,主要布局消费电子产业、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产业园起步区暨总部研发集聚区,一批产业化项目正加快入驻。

以车载智能系统产业为例,成都未来科技城正聚力构建车载智能系统核心部件、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将打造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创新力突出的车载智能系统核心部件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已引进德赛西威、国汽智端、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鲲腾泰克等车载智能系统产业上下游重要科技企业,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到2025年,将引入“链主”企业5家,“链属”企业20家,成为具备区域影响力的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聚集区和人才聚集地。

无独有偶,上述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则是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临空经济的先手棋之一,也是构建航空航天创新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支撑。

据悉,聚焦卫星互联网、航空发动机、智慧民航三大重点领域,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快实施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计划,配套研究制订专项扶持政策,通过“强源头、建载体、引项目、聚人才、育企业、搭场景”,打出政策支持“组合拳”,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为航空航天产业赋能,加强重大项目推进,加速产业人才集聚,加快推进天府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已成功招引凌空天行、鸿鹏航空、杰诺创、康达新材等链主和链属企业。同时,以高校院所或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一批航空航天细分领域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一体化发展。

筑巢引凤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钛媒体APP注意到,为支持主导产业加快聚集、吸引企业“安家落户”,成都未来科技城一系列鼓励政策逐步落地。比如2022年12月,成都高新区发布《关于推动成都未来科技城主导产业“建圈强链”的若干政策(试行)》,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不超过2亿元的固投补贴,以“真金白银”吸引企业落地,引导主导产业加快集聚。

今年4月和5月,成都未来科技城又相继发布《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卫星互联网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征求意见稿)》、《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从政策上绘制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的路线图。

进入2023年,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经从主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聚人兴产和城市建设并重转变,力争到2025年,聚集创新型企业不少于200家,先进制造业产值超3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万人。

可喜的是,成都未来科技城的产业已经开始兑现成产值。今年6月,成都未来科技城首家入驻企业四川企利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公司主营电感器、变压器、传感器、模块电源等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机械加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多领域。据该公司总经理赵兵介绍,“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总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

(四川企利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企利智创的上游企业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在较早前落户成都未来科技城,后者正加紧装修,投入使用亦指日可待。

打造公园城市未来形态“样板”

目前,成都正在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公园城市,已然成为成都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而成都未来科技城深谙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是“聚人兴产”的根本保障,从谋划开始,就全面融入公园城市的理念。

就从《成都未来科技城片区设计草案》到《成都未来科技城智造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北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成都未来科技城坚持生态优先,定位高品质塑造公园城市未来形态的试验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理念,成都未来科技城以“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建设的“每一平方米都要规划、每一平方米都要管理”。

目前,“三座城”正在徐徐建成。

总长16.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全面建成,首个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线项目建成投运,福田TOD城市绿廊(一期)完工,累计130万平方米的生态景观已对外开放;正在建设中的草池街道一级消防站综合楼主体结构也于近日顺利封顶,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顺利通车,天府机场高速公路未来科技城收费站的正式开通,公园大街、东一线、西一线、北一线、金简仁快速路已完工通车,“五横四纵”骨干路网全面形成。

与此同时,37.6万平方米的应用性科创区人才社区、14万平方米成都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一期等高品质住宅已开工,超80万平方米的社区工程达到交付标准,高品质建成草池罗家、玉成街邻、玉成三益社区,福田社区工程一期、二期已顺利完成分房。

福田社区幼儿园、小学、草池社区幼儿园、小学已建成具备投用条件,玉成街道幼儿园和玉成街道社区小学主体工程也已全部完工;科学艺术交流中心已基本完工,集办公、酒店、商业于一体的福田TOD项目全面开工。

(玉成街道新建成的学校)

另外,成都未来科技城探索建立了“城市时空数据档案”管理新模式,通过汇聚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现状资源数据、空间规划数据、建设项目数据、城市管理数据等各类城市档案数据,自动生成片区“规、建、管、养、用、维”全过程档案,实现了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全周期生长记录、全要素规则贯通、全时空数据融合、全过程治理开放”……

三年来,从规划到施工,到如今的“实景”呈现,成都未来科技城始终践行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绿色低碳理念,坚持以实物量为导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社区”生活圈,已实现从“建筑林立”到“营城聚产”的蝶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苏启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www.tmtpost.com/6628386.html?rss=qcloud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