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在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与效率的迫切需求之下,在实现国家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战略目标的愿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政策发力、市场表现给力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始终是政策效用最大化的精髓所在。2017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增强产业内生动力的关键一年,发布“双积分”政策、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提出制定限制燃油车的时间表等国家层面的政策相继出台。
2017年11月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车(含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超过14万台,环比上月上涨16.64%。2017年1~1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销量累计突破100万台,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110万台。从全球市场规模看,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1.7万辆,并连续两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
2017年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5.3%和32.9%,同比分别增长64.3%和74.9%;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2万辆和5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6%和59.4%。11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85.7%;1-11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82.7%。
混动?纯电动?OR 燃料电池?
2017年新能源汽车靓丽的市场表现,政策因素功不可没。而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变数实在太多!牵涉到配套基础设施、各主要市场的政府政策、能源开发冶炼技术的发展、核电的未来前景、民众对核电的态度、电网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电池技术、其它新型能源的发现,甚至国际政治的走向等等。但不可置疑的是高效、便捷、绿色等始终才是人类追求技术进步的源动力,汽车动力源的清洁化绿色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抑或者其它清洁能源动力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注定只能活在当下或者可见的未来里。
不过尽管如此,混合动力未来的空间并不狭窄,毕竟其它技术路线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暂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问题,比如相关配套设施滞后、续航能力体验差以及能源补充效率低等。
目前纯电动汽车相较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产品成熟度更高一些,市场热度也更高一些,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究竟鹿死谁手却未可知。
纯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优势
仅考虑能源转化流程,驱动车辆的成本和排放都更低
无续航受限和能量再充费时的焦虑
能源来源多样化(包括分布式太阳能)
性能潜力不输纯电动汽车
可以调节全社会用电负荷的波动
不受制与电池寿命和成本
低噪、低振动、可控性好
基本零污染排放
多种可选的驱动方式
同样多样的来源方式
电气社会的大环境、配套设施建设成本低
相对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更高
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契合度更高
废旧电池可以相对集中进行处理
劣势
能源再充效率不高
综合能效并不比纯电动汽车高
续航里程有限
技术成熟度尚不足
电池寿命有限
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而且不具备电气化社会的大环境优势
电池成本较高
电池存在污染
仅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当更具竞争优势,未来亟待电池或其它电源技术的性能提升与突破。
充电? OR 换电?
在当前电池还是电动汽车发展瓶颈的阶段,换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换电方案所带来的弊端也不可忽视:
想要满足随时能换电,必然要有巨大的成本投入;
综合工况续航355km,假设3天换一次电,如此频繁的拆装对车辆的可靠性是否会带来影响;
如果换电方案仅仅是作为短期的应急应急方案,换电站的可持续发展确实是个问题。
换电技术路线能否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于电池或其它电源技术的发展速能否在换电方案大规模推广开来之前取得突破,如果是,换电方案注定只是一种过渡,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否则换电方案必然会被更加广泛地接受,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大趋势。不过从长远角度出发,并不看好换电的技术路线。
电池?OR 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作为储能材料的一种,通过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形成双电层,或电极表面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储存电能,可以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与化学变化的锂电池充放电过程相比,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高,可以快充快放,而且不用担心损伤电池,超级电容唯一的不足便是能量密度太低。
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有可能让超级电容取得颠覆性突破,并克服能量密度太低的唯一缺陷的,届时基于超级电容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有可能一统新能源汽车市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