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Coding 时代一线开发者的痛点
1.1 开发者的一些日常需求与痛点
自 CodeBuddy 及行业 AI Coding 工具诞生发布以来,伴随业界 LLM 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半年 AI Agent 在行业内的快速崛起,在我们与外部企业负责人、高校院校负责人,以及团队内部及各 BG 业务团队中一群专业技能很强、经验丰富、高频使用 CodeBuddy 核心功能的一线开发者们进行了日常 QA、抽样调研,发现大家反馈比较高频的需求如下:
AI 时代开发者需要的技能是什么?如何在时代中不被淘汰?
如何更好地的驾驭好 CodeBuddy 这类 AI Coding 工具
如何实现团队知识及技能传承, 如 Prompt,团队内部规模化落地,每个成员都能借助 AI 进行高效工作,而不是"技能孤岛”
如何让 AI 像人一样具备现实世界的技能?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使用 AI 工具的痛点问题,如下:
提示词冗长低效: 复杂任务依赖长提示,效率低且难复用,无法沉淀能力。
协作流程混乱: 团队使用AI方式不统一,知识碎片化难以显性沉淀。
上下文资源浪费: 每次对话重复"教育"AI,Token消耗大易超限。
专业能力欠缺: 通用 AI 缺乏领域深度,无法组装技能解决复杂问题。1.2 从知识到技能
其实,我们日常接触的广泛信息传递和输入,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输入到技能的输出给到大家,通过知识的转化,我们获得了新的技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举个例子:我安排一个同学去解决一个问题,一方面凭借自身经验,有无技能,另外一方面回去查询技术资料,如规则约束,流程,方法,这里包含了 2 个关键内容。
即: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是团队的技术专家,手头有个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凭借多年经验,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但如果此时来了一位实习生小明,你会怎么教他?
我们可能会亲自"去解决这个问题",或是耐心地告诉他:先查哪份技术文档,遵循什么规则约束,按照什么流程操作,使用哪些工具,注意哪些坑点,最后检查哪些关键项。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将你脑海中的隐性知识(经验、技能、最佳实践)转化为显性知识(文档、流程、方法),让小明能够复制你的成功路径。
现在, 如果我们把小明换成 AI 呢? 从 AI 角度来看,知识就是大模型本身训练的语料,针对特定领域的事项,如果没有私域知识的输入,特定领域的技能支持,AI 很难按照我们的意愿执行,难以满足,最终结果也不一定好。 同样拥有了知识,如果缺乏和外界的交互,也很难有好的结果。所以 AI 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拓展它对外部的一些边界和能力来提升效果。如 Prompt、Rules、MCP、A2A 协议及最新发布的 Skils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扩展大模型的知识边界,方便大模型和外部的协同。
如果我们也希望 AI 能按照人的思路、自主执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得将我的私域经验显性化表达出来, 类似 Rule,有没有一种 工具形态,可以将方法,工具,技术,知识这些经验都需要你提前定义好,给 AI 专注解决问题的本质,让 AI 按你的结果目标来运行。
Skills:为 AI 配备现实世界所需的"技能包"
今天我们重点分享的就是新晋的 Skills,我称之为技能,给大模型培训像人一样赋能的技能,通过 Rules 约束大模型输出,通过 MCP 触达外部业务系统,通过知识库进行私域知识库输入,而通过 Skills 则是为大模型武装上特定技能,配备现实世界所需要的技能,高效解决问题。Skills 是近期 Anthropic 发布了一个新特性——Claude Skills,它的目标,是让 Claude 不再只是一个「能聊天的模型」,而是一个具备可扩展、可执行技能体系的代理式 Agentic AI 工具。CodeBuddy 也是国内首家支持 Skill 的的产品。
Skills 听着很诱人,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Skills 的设计逻辑以及应用。
2.1 Skills 设计逻辑与核心特性
示例图: Agent + Skills + Virtual Machine 架构图

Skills 通过模块化、可组合的能力封装,具备以下核心特性:
一个完整的 Skills 就是一个标准化的文件夹体系,每个技能由若干文件组成,用来描述功能、脚本和引用资料
my-skill/
├── SKILL.md (必需)
│ ├── YAML 前置元数据 (必需)
│ │ ├── name: (必需)
│ │ └── description: (必需)
│ └── Markdown 指令 (必需)
└── 捆绑资源 (可选)
├── scripts/ - 可执行代码 (Python/Bash等)
├── references/ - 参考文档
└── assets/ - 输出文件 (模板、图标、字体等)
当然我们还可以进行封装引用的Tools(工具)、Knowledge(知识库)
看起来像普通的 Prompt 文件,但它的结构和加载机制不一样。Skills 不是简单的「指令封装」,而是一个具备分层调用逻辑的知识模块体系。
如图为 PDF 在 AI 应用的技能,基于该技能进行拆解和封装,包括定义 SKiil.md 以及相关的脚本和代码解决相关的问题。
示意图:以 PDF 技能为例,进行代码结构拆解

随着技能的提升, 我们可以捆绑额外的内容,AI 会在需要时加载这些内容,以 PDF 技能 https://Skill.md 为例:
示意图:PDF 中捆绑依赖文件项

例如在进行处理 PDF 技能中,针对不同的任务目标,AI 提供有不同的工作流和解决办法。
示意图:PDF 上下处理过程

示意图:如 PDF 部分 Skill.md 展示说明

示意图:通过简单提示词和执行的脚本指令使得 AI 完成特定工作

2.2 Skils 渐进式披露核心机制
Skills 的价值,不止是「技能封装」,更多的是对于对上下文管理的探索,我们把System Prompt、Prompt 历史对话 、Rules规范、RAG 知识库、 MCP Sever 统称为上下文。
Skills 最大的设计亮点,是采用了渐进式披露机制。它不会一次性加载所有内容,而是分层、按需调用。
Level 1:元数据层(启动时加载)
• 只读取 name 和 description
• 每个 Skill 大约 100 tokens
• 让系统知道「具备哪些可用能力」
Level 2:核心指令层(任务触发时加载)
• 当任务匹配时,读取 SKILL.md 正文
• 通常不超过 5000 tokens
• 描述主要流程、操作要点和约束条件
Level 3:资源层(按需加载)
• 脚本、模板、参考文档等
• 仅在执行阶段读取,不进入上下文
• 理论上没有 token 限制可以理解为:系统只在需要时打开相应的「技能模块」,让上下文始终保持 最轻量、最高效。对比传统 Prompt 而言,Skills 则是模块化 Prompt + 上下文调度系统。通过上面机制,解决众多实际问题。
2.3 Skills 如何在上下文中发挥能力
回到开篇我自己处理问题的和 PDF 的例子,我们回到处理现场,仅仅一个分割的技能,按照以往我可能是每页进行截图, 对于技术小白则可能很难,即使有很多的知识库,就和模型一样。相比而言,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应用好知识, 团队快速通达目的地的才是我们最期望的,在与 AI 协作中,我们需要 AI 按照我的工作流程场景和需要帮我们快速交付结果。那么就得将我们每个人的的私域经验显性化表达出来,类似原来的Promp 提示语工程,或是 Rules、RAG。
借助 Skills 的思路,我们把团队的流程,方法,工具,规则,技术,知识,个体的私域经验进行显性化,组装为一个 Skills ,这些我们都提前定义好, 让 AI 按照Skills 进行解决。所以 Skills 实际是隐性经验的集大成者。

在解决特定场景下的业务问题及各工具链上,我们看 Skills 在上下文中如何发挥能力, 以及与 Rules、MCP、RAG 之间的协作关系:
Skills和 Agent 的关系:
Agent 从架构层面我们可以归为基于模型和资源层之上的应用层,
在 Agent 之上我们可以定义 System Prompt 、引用外部知识库、
MCP 等外部工具,但是如何引用、能够进行标准化的给到 Agent ,
但实际过程我们更好关注的是问题解决,因此将其组合,
利用 Skill 的方式进行包装为一个技能,Agent 协助做拆解、
规划、执行与反思,而 Skiil 能更好的帮我们在拆解和执行上
做更细粒度的标准化拆解,可定义为提供能力与服务中间层。Skills和MCP的关系:
实际技能模板纳入了解决特定场景问题需要的工具和外部能力,
这些能力可以是通过MCP的方式接入。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 Skills 定义
对 MCP 能力进行组装和编排。Skills 和 Rules 的关系:
在 Skills 中通过引用 Rules ,给AI 行为提供约束和知道,
确保 AI 能够按照既定的风格规则进行规范化输出。Skills 和 RAG 的关系:
在 Skills 定义中会更加清楚的说明具体知识库的应用规则,
给出更加准确的知识库检索流程与应用规范。让 AI 是有目的的查询。另外,近期CodeBuddy 等工具,也支持了 Slash Commands,相比 Skiil , 期有如下差异。

简单来说:两者是相互互补的。
Slash Commands 指令是用户主动调用的快捷方式
Skills 是 AI 根据任务需求自动选择的专业能力2.4 Skills 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1.封装专业知识,解决「 专业问题」
将特定领域的最佳实践和操作流程封装成可复用的技能,高效完成特定任务2.扩展 AI 能力边界,组合技能解决「能力问题」
让 AI 能处理更专业、更复杂的任务及更多能力边界的事情,
多个 Skills 可组成协同工作,持续进行学习优化,
例如很多大模型无法直接处理和生成 PPT 3.上下文窗口的「成本问题」
以前,一个复杂任务的指令往往要塞进上下文。现在,通过分层加载,
Claude Skills 可以节省大量 token 成本,在复杂任务中可降低
40%-60% 的上下文占用。4.知识的「可复用性」
Skill 文件可一次创建、共享、复用、更新,团队成员可以共用同一技能库。
这让「隐性经验」第一次可以以结构化形式沉淀下来。5.提供 SOP 工作流模板,执行的「确定性」
Skills 可以调用脚本完成具体操作,把任务处理流程(SOP)逻辑写清楚、
标准化,减少「理解偏差」。这让模型的执行更可靠,也更容易追踪,
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几个案例 case,进行快速上手和实践,可以直接一步步操作。
快速上手:从个人使用到团队协作
自近期 Anthropic 发布 Agent Skills 后,CodeBuddy 进行国内首家产品进行适配 Skiils 的 IDE 和 CLI ,并在尝试在团队内部落地,接下来我们将围绕 Skills 在 AI 编程场景的应用及实践。
3.1 开始体验 Skill
1、环境准备
#如未安装,可以选择点击下方链接,选择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https://git-scm.com/install/#如未安装,可通过下面指令安装
#如已经按照请忽略,未安装可进行安装
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 安装 CodeBuddy IDE,通过 iOA 登录,如无权限或未识别 iOA,腾讯用户选择 sso,输 tencent 即可,内网版插件开发中
https://copilot.tencent.com/ide
#也可以在本地终端安装或更新 CodeBuddy Code 进行后续操作
npm install -g @tencent-ai/codebuddy-code & codebuddy update2、配置第一个 Skill 示例
#在CodeBuddy IDE 中进行配置 Skill 目录, 克隆 Skills 仓库,打开项目目录
mkdir - p ~/.codebuddy & cd ~/.codebuddy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nthropics/skills.git
#如你在使用 CodeBuddy Code ,也可以进行配置 skill,将对应的skills 目录配置即可。
.codebuddy/skills/(在项目中配置项目skills)
~/.codebuddy/skills/(在本地配置用户级skills)3、检测 Skill 是否生成
在 CodeBuddy 对话框中输入list skills 进行检测是否生效。

4、执行 Prompt
使用 webapp-testing skill 帮我进行针对 https://codebuddy.ai 官网做下 web 应用测试5、效果检测
可以看到针对 codebuddy 官网帮助我们分析出来页面加载时间较长 (19.5秒) (可能受网络环境影响)

3.2 自定义专属 Skill
1、第一步:了解 Skill 结构: 每个 Skill 包含以下结构:
my-skill/
├── SKILL.md (必需)
│ ├── YAML 前置元数据 (必需)
│ │ ├── name: (必需)
│ │ └── description: (必需)
│ └── Markdown 指令 (必需)
└── 捆绑资源 (可选)
├── scripts/ - 可执行代码 (Python/Bash等)
├── references/ - 参考文档
└── assets/ - 输出文件 (模板、图标、字体等)cat .codebuddy/skills/template-skill/SKILL.md2、第二步:创建您的第一个 Skill:
在 skills 目录下创建新的 skill
# 在 skills 目录下创建新的 skill
mkdir -p .codebuddy/skills/my-first-skill-code-review
cd .codebuddy/skills/my-first-skill-code-review3、第三步:创建 SKILL.md 文件
使用 CodeBuddy 创建一个代码审查 Skill 示例
---
name: code-reviewer
description: 这个 Skill 帮助进行代码审查,提供代码质量分析/在线报告预览、最佳实践建议和潜在问题识别。
---
# 代码审查专家 Skill
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代码审查者,遵循业界最佳实践,提供专业的代码评估和改进建议。
## 审查重点
1. **代码质量**
- 命名规范
- 代码复杂度
- 重复代码
2. **安全性**
- SQL 注入风险
- XSS 漏洞
- 认证授权问题
3. **性能**
- 算法效率
- 资源使用
- 缓存策略
4. **可维护性**
- 代码注释
- 模块化设计
- 测试覆盖
## 审查流程
1. 理解代码变更的目的
2. 检查代码风格和规范
3. 分析潜在的 Bug 和性能问题
4. 验证安全性
5. 提供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 输出格式
### 文本报告格式
- ✅ **优点**:列出做得好的地方
- ⚠️ **问题**: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按严重程度分类)
- 🔴 严重:需要立即修复的问题
- 🟡 中等:建议修复的问题
- 🟢 轻微:可选的改进建议
- 💡 **建议**:提供具体的改进方案和示例代码
- 📊 **总体评分**:1-10 分
### HTML 报告生成和在线预览(必选)
当用户要求审查代码时,**自动生成 HTML 报告并在 IDE 中预览**:
#### 报告生成步骤
1. **创建 HTML 报告文件**,包含以下内容:
- 页面标题和审查时间
- 审查摘要和总体评分(大号显示,带进度条)
- 四个维度的评分卡片:
* 代码质量(Code Quality)
* 安全性(Security)
* 性能(Performance)
*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 问题列表(按严重程度分类):
* 🔴 严重问题(Critical)- 红色标识
* 🟡 中等问题(Medium)- 黄色标识
* 🟢 轻微问题(Minor)- 绿色标识
- 改进建议和代码示例(带语法高亮)
- 优点列表
2. **样式要求**:
- 使用现代化的 CSS 设计(渐变背景、卡片阴影、圆角)
- 响应式布局,适配不同屏幕尺寸
- 使用专业的配色方案
- 代码块使用等宽字体和语法高亮
- 添加图标和视觉元素提升可读性
3. **保存和预览**:
- 文件名格式:`code-review-report-{timestamp}.html`
- 保存到工作区根目录
- **使用 `preview_url` 工具自动在 IDE 中打开预览**
- 预览 URL 格式:`file:///绝对路径/code-review-report-{timestamp}.html`
#### HTML 模板结构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代码审查报告</title>
<style>
/* 现代化样式 */
* { margin: 0; padding: 0; box-sizing: border-box; }
body {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egoe UI', Roboto, sans-serif;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667eea 0%, #764ba2 100%);
padding: 20px;
line-height: 1.6;
}
.container {
max-width: 1200px;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 white;
border-radius: 20px;
padding: 40px;
box-shadow: 0 20px 60px rgba(0,0,0,0.3);
}
.header {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40px;
padding-bottom: 20px;
border-bottom: 3px solid #667eea;
}
.score-circle {
width: 150px;
height: 150px;
border-radius: 50%;
background: conic-gradient(#667eea 0% var(--score), #e0e0e0 var(--score) 100%);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margin: 20px auto;
position: relative;
}
.score-inner {
width: 120px;
height: 120px;
border-radius: 50%;
background: white;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font-size: 48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667eea;
}
.metrics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auto-fit, minmax(250px, 1fr));
gap: 20px;
margin: 30px 0;
}
.metric-card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35deg, #f5f7fa 0%, #c3cfe2 100%);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15px;
box-shadow: 0 4px 6px rgba(0,0,0,0.1);
}
.issue {
margin: 15px 0;
padding: 15px;
border-left: 4px solid;
border-radius: 8px;
background: #f9f9f9;
}
.critical { border-color: #e74c3c; background: #fee; }
.medium { border-color: #f39c12; background: #ffeaa7; }
.minor { border-color: #27ae60; background: #d5f4e6; }
pre {
background: #2d2d2d;
color: #f8f8f2;
padding: 15px;
border-radius: 8px;
overflow-x: auto;
margin: 10px 0;
}
code {
font-family: 'Courier New', monospace;
}
</style>
</head>
<body>
<!-- 报告内容 -->
</body>
</html>
```
## 工具使用说明
### 必须使用的工具
1. **write_to_file** - 生成 HTML 报告文件
2. **preview_url** - 在 IDE 中预览报告
### 预览流程
```
1. 完成代码审查分析
2. 使用 write_to_file 创建 HTML 报告
3. 立即使用 preview_url 打开预览
- URL 格式:file:///绝对路径/code-review-report-{timestamp}.html
- 示例:file:///Users/username/project/code-review-report-20250103120000.html
```
## 审查示例
### 命名规范检查
```python
# ❌ 不好的命名
def f(x, y):
return x + y
# ✅ 好的命名
def calculate_total_price(base_price: float, tax_rate: float) -> float:
return base_price * (1 + tax_rate)
```
### 安全性检查
```python
# ❌ SQL 注入风险
query = f"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user_id}"
# ✅ 使用参数化查询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
cursor.execute(query, (user_id,))
```
### 性能优化检查
```javascript
// ❌ 低效的循环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for (let j = 0; j < arr.length; j++) {
// O(n²) 复杂度
}
}
// ✅ 使用 Map 优化
const map = new Map();
arr.forEach(item => map.set(item.id, item)); // O(n)
```
## 评分标准
### 总体评分(1-10分)
- **9-10分**:优秀,代码质量高,几乎没有问题
- **7-8分**:良好,有少量改进空间
- **5-6分**:中等,存在一些需要修复的问题
- **3-4分**:较差,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 **1-2分**:很差,存在严重问题
### 各维度评分
每个维度(代码质量、安全性、性能、可维护性)独立评分:
- **优秀(8-10)**:符合最佳实践
- **良好(6-7)**:基本合格,有改进空间
- **需改进(4-5)**:存在明显问题
- **差(1-3)**:有严重缺陷
## 使用示例
当用户说"帮我审查这段代码"或"review 这个文件"时:
1. 仔细分析代码
2. 识别问题和优点
3. 生成详细的 HTML 报告
4. **自动在 IDE 中打开预览**
5. 告知用户报告已生成并可以查看4、第四步:检查自定义 Skills 是否生效

5、第五步:进行使用,检测
用户输入:
采用 code-review skills 帮我针对 mcp-builder 目录代码进行代码评审生成预览效果
示例图:审查报告结果 1

示例图:审查报告结果 2

示例图:审查报告结果 3

实践案例:从单人智能到团队智能
在个体层面,我们可以用 Code Refactor Skill 优化“屎山代码”,生成重构建议和测试覆盖率报告,解决单个场景的技能问题,也可以借助 AI 突破自己的技能边界,并不断沉淀经验进行在团队层面落地 Skills , 比如多人项目共享 review.skill,统一评审规则与输出格式,将将多个研发场景进行串联,并封装为团队 Skill,AI 直接直接全程自动完成,如下 2 个案例将进行分享。
4.1 非开发场景的 Skill 技能边界突破
在日常运营场景中,经常需要发布文章,我们借助 CodeBuddy IDE + Craft Agent Skills + 小红书 MCP Server 实现小红书全自动图文发布技能。
示意视频:使用定制 Skill + Agent + MCP 进行生成微信小程序
示意图:生成小红书 Skill.md

示例图:配置小红书 MCP Server + 登录

示例图:发布小红书上线

示例图: 效果图

4.2 多 Skill 组合实现自动化开发流程
在日常过程中需要在 TAPD 记录 issue 事项、然后进行开发分支和编码、部署组合技能,如下为 Prompt输入:
我想多技能组合,定义为 fullstack-skills,首先就是我提出需求后,AI 可以在 IDE 里面实现 TAPD issue 创建,然后进行IDE Agent 需求编码,最后在进行单元测试,以及使用 CloudStudio 部署预览的多个技能组合, 参考 template-skill 下的 Skill.md 做参考,结合 skills 实现,以下仅提供 TAPD issue 的自动化流程,我现在要实现全栈开发这样的效果,
# 🐛 TAPD Issue 自动化管理流程
> **平台限制**:仅适用于腾讯内网 TAPD 平台(tapd.woa.com),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 issue 平台或项目管理平台。
## 🎯 核心理念
- **AI 自动化**:所有信息由 TAPD MCP Server 自动填写和创建
- **人工参与**:仅需提供需求描述和最终确认
- **流程简化**:3 步完成需求创建和管理
---
## 📋 快速流程(3 步)
### 步骤 1:描述需求
**人工操作**:向 AI 助手描述需求
```
示例:
"帮我创建一个需求:优化 AI 代码补全的响应速度,优先级 P0,处理人是我"
```
**AI 自动执行**:
1. 调用 `user_participant_workspace_get()` 获取项目列表
2. 自动选择合适的项目(workspace_id)
3. 解析需求描述,提取关键信息
---
### 步骤 2:自动创建并更新
**AI 自动执行**:
#### 2.1 创建需求
```javascript
stories_create({
"workspace_id": "自动获取",
"name": "从描述中提取",
"description": "从描述中生成",
"priority_label": "从描述中识别",
"creator": "自动填充当前用户"
})
```
#### 2.2 更新需求属性,进行人工确认
```javascript
stories_update({
"id": "创建后自动获取",
"workspace_id": "自动获取",
"priority_label": "High/Middle/Low",
"owner": "自动设置处理人"
})
```
**返回信息**:
- 需求 ID(19位)
- TAPD 访问链接(tapd.woa.com)
---
### 步骤 3:确认需求
**AI 自动执行**:
```javascript
preview_url("https://tapd.woa.com/{workspace_id}/prong/stories/view/{story_id}")
```
**人工操作**:
- 在 IDE 内置浏览器中查看需求详情
- 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 如需修改,告知 AI 进行调整
---
## 🤖 AI 自动化能力
### 自动识别和填充
| 字段 | 自动化方式 | 示例 |
|------|-----------|------|
| **项目** | 从用户参与的项目中智能选择 | workspace_id: 70125289 |
| **标题** | 从描述中提取核心内容 | "优化 AI 代码补全响应速度" |
| **描述** | 结构化生成详细描述 | 包含背景、目标、预期效果 |
| **优先级** | 识别 P0/P1/P2 等关键词 | High/Middle/Low |
| **处理人** | 识别"我"、用户名等 | dyuankong |
| **创建人** | 自动填充当前用户 | dyuankong |
### 智能解析示例
**用户输入**:
```
"创建一个 P0 需求:修复登录页面崩溃问题,处理人是张三"
```
**AI 自动解析**:
- 优先级:High (P0)
- 标题:修复登录页面崩溃问题
- 处理人:张三
- 描述:自动生成结构化描述
---
## 📝 需求描述模板
### Bug 修复类
```
"创建 Bug 需求:[问题描述],优先级 [P0/P1/P2],处理人 [姓名]"
示例:
"创建 Bug 需求:用户登录后页面白屏,优先级 P0,处理人是我"
```
### 功能优化类
```
"创建功能需求:[功能描述],优先级 [P0/P1/P2],处理人 [姓名]"
示例:
"创建功能需求:增加代码搜索功能,优先级 P1,处理人张三"
```
### 文档更新类
```
"创建文档需求:[文档问题],优先级 [P0/P1/P2]"
示例:
"创建文档需求:更新 API 文档中的认证说明,优先级 P2"
```
---
## 🎯 优先级映射
| 用户描述 | TAPD 优先级 | 说明 |
|---------|------------|------|
| P0、紧急、critical | High | 最高优先级 |
| P1、高、high | High | 高优先级 |
| P2、中、medium | Middle | 中等优先级 |
| P3、低、low | Low | 低优先级 |
---
## 🔗 URL 格式
### 完整链接
```
https://tapd.woa.com/{workspace_id}/prong/stories/view/{story_id}
```
### 短链接
```
https://tapd.woa.com/{workspace_id}/s/{short_id}
```
### 示例
```
https://tapd.woa.com/tapd_fe/70112815/story/detail/1070112815128202751
```
---
## ✅ 最佳实践
### 人工职责
1. **清晰描述需求**:说明问题、目标、优先级
2. **指定处理人**:明确谁负责处理
3. **最终确认**:在 IDE 中查看并确认需求信息
### AI 职责
1. **自动获取项目**:从用户参与的项目中选择
2. **智能解析描述**:提取标题、优先级、处理人等信息
3. **自动创建需求**:调用 TAPD MCP Server 创建
4. **自动更新属性**:设置优先级、处理人等
5. **自动打开确认**:在 IDE 中展示需求详情
---
## 🚀 使用示例
### 示例 1:创建 Bug 需求
**用户**:
```
"帮我创建一个 Bug 需求:代码补全功能在大文件中响应缓慢,
优先级 P0,处理人是我,需要在本周内解决"
```
**AI 执行**:
1. 获取项目列表 → 选择"代码智能化Oteam_CodeBuddy"项目,项目 ID为70112815
2. 创建需求:
- 标题:代码补全功能在大文件中响应缓慢
- 描述:自动生成详细描述(包含问题、影响、预期)
- 优先级:High
- 创建人:dyuankong
3. 更新需求:
- 处理人:dyuankong
- 截止时间:本周五
4. 在 IDE 中打开需求页面供确认
**用户**:
```
"确认无误"
```
---
### 示例 2:创建功能需求
**用户**:
```
"创建功能需求:增加代码片段收藏功能,方便用户保存常用代码,
优先级 P1,处理人张三"
```
**AI 执行**:
1. 自动获取项目
2. 创建需求(标题、描述、优先级)
3. 设置处理人为张三
4. 打开确认页面
**用户**:
```
"需要补充:支持分类管理和快速搜索"
```
**AI 执行**:
```javascript
stories_update({
"id": "已创建的需求ID",
"description": "更新后的描述(包含新增内容)"
})
```
---
## 📊 工作流程图
```
用户描述需求
↓
AI 解析描述(自动)
↓
获取项目列表(自动)
↓
创建需求(自动)
↓
更新属性(自动)
↓
IDE 中打开确认(自动)
↓
用户确认 ← 需要修改?→ AI 更新需求
↓
完成
```
---
## 🔧 常见场景
### 场景 1:快速创建需求
```
"创建需求:修复登录 Bug,P0,我来处理"
```
### 场景 2:批量创建需求
```
"创建 3 个需求:
1. 优化搜索性能,P1
2. 增加导出功能,P2
3. 更新用户手册,P3
都由张三处理"
```
### 场景 3:创建并关联迭代
```
"创建需求:实现多语言支持,P1,
关联到 2025-Q1 迭代,处理人李四"
```
---
## 📞 支持与反馈
如遇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1. **企业微信**:联系 dyuan
2. **TAPD 平台**:在对应项目中创建反馈需求
3. **CodeBuddy 交流群**:加入产品交流群咨询
---
**文档版本**: v3.0
**更新时间**: 2025-11-01
**维护人**: dyuan
**适用平台**: tapd.woa.com效果 1:实现在 TAPD 自动创建需求单
示意图:CodeBuddy IDE 自动创建需求

效果 2:全程按照 Skill 技能进行自动生成高尔夫小程序生成代码,无需人为干预,
示意图: CodeBuddy 生成小程序代码

效果 3:在 IDE 中实现测试
示意图片:IDE 测试结果

效果 4:部署,由于小程序微信开发者工具依赖微信开发者工具预览,因此进行预览。
示意图片:高尔夫积分小程序


九大使用 Skills 技巧
5.1 模块化任务分解边界清晰,职责单一,一个 Skills 专注一件事
核心原则:
将复杂任务拆分成多个独立的 Skill,每个 Skill 只负责一个明确的功能
避免创建"万能 Skill",保持单一职责原则,方便维护和组合使用,灵活应对不同场景示例:
❌ 不好: 创建一个 "web-development" Skill 处理所有前端任务
✅ 好的: 分别创建 "react-component-builder"、"api-integration"、"ui-styling" 等专项 Skill5.2 提供清晰的触发条件 - 让 AI 知道何时使用
核心原则:
在 description 中清晰描述技能的适用场景、结合精确关键词和语义理解,通过触发条件激活相关 Skill ,避免误触发
使用"当用户提到 X 时"、"适用于 Y 场景"等明确表述示例:
## 触发条件
- 用户提到"小红书"、"发布笔记"
- 需要生成符合小红书风格的内容
- 涉及小红书 API 调用或数据处理5.3 热数据前置 - 高频信息优先加载
核心原则:
识别 80% 场景下会用到的"热数据",放在核心指令层
20% 的边缘场景数据作为"冷数据",外部存储示例:
## 🔥 热数据(核心指令层)
### 最常用的 3 个 API
```python
# 1. 发布笔记(使用率 85%)
create_note(title, content, images)
# 2. 上传图片(使用率 80%)
upload_image(file_path)
# 3. 获取笔记状态(使用率 60%)
get_note_status(note_id)
```
## ❄️ 冷数据(外部引用)
- 完整 API 列表(50+ 接口) → 存储在 `api_reference.md`
- 历史版本兼容性 → 存储在 `CHANGELOG.md`
- 高级配置参数 → 使用时通过 `read_file` 工具获取5.4 参考官方 Skill 模版案例,示例代码分级,借助 AI 快速生成
核心原则:
参考官方模版,在 Skill 中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和配置模板,核心层只提供 1-2 个最简示例(< 10 行代码)
完整教程、高级用法作为外部资源引用示例:
## 🎯 快速开始(核心层)
```python
# 30 秒上手
from xhs import Client
client = Client(api_key="your_key")
client.create_note("标题", "内容", ["image.jpg"])
```
## 📚 完整教程(外部资源)
- 高级配置 → `examples/advanced_usage.py`
- 批量操作 → `examples/batch_processing.py`
- 最佳实践 → `docs/best_practices.md`
(AI 会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读取相应文件)5.5 三层信息架构 - 渐进式披露内容
核心原则:
将 Skill 内容分为三层:元数据(Meta)、核心指令(Instruction)、参考资源(Reference)
只在需要时逐层加载,避免一次性塞入所有信息示例:
## 📋 元数据层 (≤200 tokens, 始终加载)
**触发词:** 小红书、RED、发布笔记
**适用场景:** 内容发布、数据分析
**依赖:** Python 3.8+, requests
---
## 🎯 核心指令层 (触发时加载)
### 基础发布流程
1. 认证 → 2. 上传图片 → 3. 创建笔记
### 关键 API
- `create_note(title, content, images)`
- `upload_image(file_path)`
---
## 📚 参考资源层 (按需加载)
- 完整 API 文档 → 使用 `web_fetch` 工具获取
- 错误码对照表 → 遇到错误时查询
- 高级配置示例 → 用户明确需要时提供5.6 组合优先 - 设计可被调用的 Skill
核心原则:
Skill 应该像"乐高积木",可以被自由组合和复用
通过参数传递配置,而不是写死在代码中
提供稳定的接口(合约),确保向后兼容示例:
# Brand Content Generator (正确示范)
## 触发条件
- 用户提到"生成品牌内容"、"营销文案"
- 其他 Skill 调用本 Skill 的内容生成能力
## 接口定义(合约)
### 输入参数
```typescript
interface BrandConfig {
// 必填参数
companyName: string; // 公司名称
topic: string; // 内容主题
// 可选参数(有默认值)
brandColor?: string; // 品牌色,默认 #000000
slogan?: string; // 品牌口号,默认为空
targetAudience?: string; // 目标用户,默认"大众"
contentStyle?: string; // 内容风格,默认"专业"
platform?: string; // 发布平台,默认"小红书"
}
```
### 输出格式
```typescript
interface GeneratedContent {
title: string; // 标题
content: string; // 正文
hashtags: string[]; // 话题标签
style: object; // 样式配置
metadata: object; // 元数据
}
```
## 使用示例
### 示例 1:直接调用(腾讯)
```python
result = generate_brand_content({
"companyName": "腾讯科技",
"topic": "AI 编程助手发布",
"brandColor": "#006EFF",
"slogan": "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targetAudience": "开发者",
"contentStyle": "科技感"
})
```5.7 识别何时应该创建 Skill - 四大黄金信号
核心原则:
核心原则: 使用高频 × 任务复杂度 x 团队规模 = Skill 价值,例如:
• 同一任务频繁执行;
• Prompt 较长(超过 2000 字);
• 团队协作、知识共享;
• 任务包含脚本执行或模板生成。
例如一次性小任务,不建议使用示例:
示例:
频率:每天 1 次,每周 5 次
重复内容:
1. 从数据库提取昨日数据
2. 计算 10+ 个指标(DAU、留存率、转化率...)
3. 生成 Excel 报表
4. 发送邮件给管理层
5. 上传到共享文件夹
每次手动输入:
"帮我生成昨日数据报表,需要包括:
- DAU、MAU、留存率
- 新增用户、活跃用户
- 转化漏斗各环节数据
- 同比、环比分析
- 生成 Excel 格式
- 发送给 boss@company.com
..."
(每次输入 200+ 字,耗时 2 分钟)5.8 动态上下文管理 - 用完即释放
核心原则:
Skill 执行完任务后,主动提示 AI 释放详细文档
使用"会话状态标记"避免重复加载示例:
# 上下文管理策略
## 任务开始
1. 加载核心指令层
2. 根据用户需求按需加载参考资源
## 任务完成
3. 提示 AI: "详细文档已使用完毕,可释放上下文"
4. 保留元数据层,以便后续快速重新激活
## 多轮对话优化
- 使用 `.skill_cache.json` 记录已加载的资源
- 避免同一会话中重复加载相同文档5.9 Skill 的测试与版本管理 - 像对待代码一样对待 Prompt
核心原则:
Prompt = Code,必须可测试、可回滚
Skill 是软件工程资产,不是一次性文档
必须有测试用例验证行为
必须有版本控制支持回滚示例:
1. 明确的契约
输入: source_path , output_format , include_examples
输出: 成功/失败的标准 JSON 格式
错误码: PARSE_ERROR , UNSUPPORTED_FRAMEWORK
2. 完整的测试 (87% 覆盖率)
单元测试: 路由解析、请求体解析、错误处理
集成测试: 多文件项目、认证识别
E2E 测试: 真实 50+ 端点项目
3. 版本控制
遵循语义化版本管理
v1.0.0: 稳定版
v0.9.0-beta: 实验版,基础功能
清晰的升级路径和迁移指南一些心得启示
6.1 关注点:从“写提示”到“设计流程”,从"写代码"到"写技能"
传统 AI 编程中方式:每次遇到问题都要重新写代码、调试、优化。
传统 IDE 定位:
写代码的工具 → 提供编辑、调试、部署功能
CodeBuddy + Skills + MCP + Rules + 知识库:
构建Agentic AI 平台 → 让开发者封装、复用、分享工作流、知识库CodeBuddy Skills 方式: Skills = 大模型(LLm)+方法( WorFlow+Rules 规则)+工具(MCP Server)+ 知识库(Rag或其他知识形态),把解决的具体问题,形成角色,组装为"技能包",一次编写,永久使用,开发者从写提示词转为设计流程,写代码到技能设计能力,将隐性知识进行沉淀。
6.2 完全可以做到把隐性知识产品化,实现个体能力跃升
将“老人经验、”“新人指南”、“优秀实践”可以沉淀为可执行的 Skill 技能包,同时也需要提升一致性、可复用性与审计可见性,最终提升个体的能力提升,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同,相信我们个体能力提升,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6.3 从需求到部署上线的全自动化的流程闭环
原来“将 PRD→用户故事→验收标准→开发任务→代码的链路自动化→线上部署” 这套流程依赖异步处理,而现在有了 Skill 全过程全部可以实现自动化,压缩交付周期,同时让变更可追踪、可回滚、可复盘。
欢迎大家体验 CodeBuddy ,体验地址:https://copilot.tencent.com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