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亮哥群里,大家聊起一个词—自洽。
这个词像一道光瞬间击中了我。
我们拼命向外求,求认同、求财富、求关系,却常常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场修行是向内看,与自己和解。
到底什么是自洽?
说白了,就是自己能把自己哄好,自己跟自己不打架。
一个不自洽的人,活得像个提线木偶,外界的风吹草动都能轻易操控他的喜怒哀乐。老板一个皱眉能内耗一整天;朋友一句调侃反复琢磨是不是自己哪里不对。
而一个自洽的人内心有根。他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坦然接纳“我就是这样”,坚定地走向“我要去的地方”。
就像律师史欣悦说的:自洽是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特质,从自己出发,完成一件事就有这件事的收获。
别再羡慕那些看起来刀枪不入的人了。他们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早就学会了自我消化,自我疗愈。
所谓强大不过是当情绪的风暴来临时,内心依然有个宁静的港湾。这个港湾就叫自洽。
真正的自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自我革命。它分为三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一步:撕掉所有标签看见真实的自己
古希腊神殿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五个字我们听了无数遍却很少有人真正做到。
我们总是被各种标签裹挟:你是好学生就不能犯错;是顶梁柱就不能喊累;是外向的人就不能有片刻的孤独。
还记得鲁迅先生吗?他本是前途光明的医生,却在看清国人精神麻木的现实后毅然选择了弃医从文。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疑是离经叛道。但正是这次深刻的自我认知让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战场,用笔杆子唤醒了一个时代。
认识自己就是一场剥洋葱的过程。 敢于撕掉外界和自己贴上的所有标签直面自己的渴望、恐惧、天赋和局限。
问问自己: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抛开所有人的期待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当你真正看清自己,世界的喧嚣,便再也无法动摇你的选择。
第二步:拥抱那个不完美的,但独一无二的你
作家麦家在《人生海海》里写: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这句话简直是人间清醒。
我们总在追求完美却被不完美折磨得遍体鳞伤。看到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暗淡;看到别人成功就为自己的平凡而焦虑。
但请你记住: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
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偶尔搞砸,允许自己今天就是想摆烂一下。接纳自己的敏感那让你能感受更丰富的美;接纳自己的固执那让你能坚守更纯粹的梦。
就像那句被说烂了却依然充满力量的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假装热爱它。而是看清了哭过了失望过了,然后拍拍屁股站起来说:“去他妈的,老子继续!”
接纳不完美不是放弃而是与真实的自己温柔地和解。
第三步:在自己的时区里持续进化
自洽绝不是躺平。它是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向上生长。
怎么做?给你三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找个引路人: 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你敬佩的榜样甚至是一位良师益友。高人指路不是教你具体的技能,而是帮你拓宽视野点醒迷茫的你,比如亮哥就是这样的引路人。 别给自己设限: 别再说“我不行”“我不会”“我不敢”。机会都是试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大胆去尝试那些让你有点害怕又有点兴奋的事情,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给灵魂留点无用的时间: 去自己喜欢的群里吹吹牛逼,去听一首老歌,去读一本与工作无关的闲书。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恰恰是滋养你精神世界的养分,让在庸常的生活中找到人间值得的瞬间。
很喜欢周国平的一段话: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
一个真正自洽的人内心是无比的笃定的。
无论外界多么波涛汹涌总能在自己的精神宇宙里,找回秩序与安宁。
人生海海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从容笃定闪闪发光的自己。
END
点个赞和在看,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自洽而通透的人,活出自己最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