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浪浪山小妖怪》这部动画电影,悄无声息地拿下了7亿票房。
很多人不解,它凭什么?
有人说画风好,笑点密。但这些都只是它的表皮。
它真正扎心的是那句刷爆朋友圈的评论:“小孩在后面笑,大人在前面哭。”
这部电影不是拍给孩子的童话,而是一面递给成年人的镜子。我们笑着笑着却看到了那个在生活里苦苦挣扎,一身疲惫的自己。
别笑了,那个笨拙又倔强的小妖怪就是我们。
01
你的浪浪山:努力很苦,但认命更难
电影里最让人破防的一幕,莫过于猪妖刷锅。
它好不容易托关系进了大王洞被分配去刷一口巨锅。它没抱怨反而像打了鸡血,拔下自己身上的毛把那口锅刷得锃亮,亮到能映出它充满期望的脸。
它天真地以为,只要拼尽全力就能被看见,被认可。
结果呢?换来的却是大王的一脚踹开和无情的驱赶。
那一刻弹幕里飘过无数条心疼。
这哪里是电影,这分明就是我们打工人的日常。
在格子间里,你为了一个PPT熬了三个通宵,改了十几版,最后功劳却成了别人的;在会议室里,你提出的想法明明最有价值,却因为人微言轻被领导一句话轻松否决。
你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得到的却往往不是回报,而是一句辛苦了。
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浪浪山里。这座山可能是你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是复杂难处的人际关系,是每月紧巴巴的工资条。
就像网友说的:“人间风雨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
有人劝,算了吧,安稳点不好吗?
可小妖怪们偏不。被现实一顿毒打后,它们没有认命,而是脑子一热,决定离开浪浪山,去干一件看起来异想天开的大事——假冒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
它们用最笨拙的行动告诉我们: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总好过在原地烂掉。当一个地方让你不喜欢又离不开时,别麻木,走出去,自己给自己闯出一条路。
02
翻过那座山:带着恐惧出发,答案在路上
离开浪浪山,就一帆风顺了吗?
恰恰相反,那是一条更难走的路。
社恐的猩猩,连一句俺是齐天大圣都憋不出来;话痨的黄鼠狼,只会添乱;蛤蟆骑在马上,颠得七荤八素。
他们学着化缘,却因为长得丑,被村民当成真的妖怪追着打;他们饿着肚子,受尽冷眼,甚至动了散伙回山的念头。
你看,这像不像刚从浪浪山(老家或旧公司)走出来的你?
闯入一个陌生的大城市,面对高昂的房租,听着不懂的方言,被一次次面试拒绝,深夜里躲在被子里怀疑人生。
害怕吗?当然害怕。
但电影最温柔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告诉你: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往前走。
正是因为走出了那座山,他们才遇到了善良的老和尚,得到了鼓励;才在村民的恳求下,第一次为了守护他人而战,成了真正的英雄。
他们才终于明白,那句台词的分量:“翻过浪浪山,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原地踏步是画地为牢;迈出那一步,哪怕前路未知,也是奔向自由。
正如余华所说:“一定要在恐惧的伴随下,勇敢地往前走。”
别怕犯错,别怕没结果。答案,永远不在起点,而在你前行的路上。
03
你是谁,比你成为谁更重要
电影的最后,小妖怪们遇到了真正的魔王黄眉怪。
它们明知是螳臂当车,毫无胜算,却依然选择挺身而出,用尽毕生修为,换回了十几个孩子的性命。
从一个只想被看见的底层小妖,到一个被村民塑像纪念的英雄,它们输了战斗却赢回了自己。
也正是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最终引来了孙悟空,给了它们一根救命的猴毛。
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人生路上,那些杀不死你的,真的会让你更强大。而所谓强大,不是要战胜世界,而是找回自己。
我们这一生,或许成不了齐天大圣,也取不回真经。我们可能永远都是那个在浪浪山里,为生计奔波的无名小妖。
但那又怎样?
你不是故事的主角,但你永远是你人生的主角。
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否定自己,不因现实的残酷而丢掉本心。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
写在最后
很喜欢导演於水的那句话:“小妖怪也可以是鲜活的,有自己的故事。”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妖怪。
或许弱小,但有自己的善恶;或许服从,但有自己的坚持。
走出浪浪山,你会发现山的后面可能还是山。人生本就是一场翻山越岭的修行。
但请你一定相信,每一次攀登,每一次伤痕,每一次泪水与欢笑,都在塑造一个更好的你。
END
点个赞和在看吧,愿你我,都有翻过属于自己那座山的勇气,最终遇见只属于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