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数字的经济思考:认知、落地、展望

数字的经济思考:认知、落地、展望

原创
作者头像
Delphi Shen
修改2025-08-12 11:00:18
修改2025-08-12 11:00:18
3.7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云TVP腾讯云TVP

24年8月的一篇旧文,现在很火,修正了一点,重发在这里

Ø 数字经济是生产关系革命,

Ø 数字经济不只是经济的数字化,

Ø 更是数字的经济化。

什么叫做数字的经济化?我们先去除所有实体,把数字的经济化,降维到可以落地与理解的例子:

  • 非实物价值=数字化的谜米:Meme(提供情绪价值、社交货币、满足感,体验)
  • 元宇宙=数字化的超级场景(超级时空)

因此,简单的理解:基于元宇宙提供非实物价值,带来的经济活动就是数字的经济化。

推理定义:如果说实体经济依托货币流动,而资本就是货币的生产关系;那么数字经济就是知识+谜米(meme)经济,本质是知识与meme的生产关系。

基于以上定义和“数字”的特性,数字经济学核心基石是

1、0(超低)边际成本

2、个性化+超级数字场景(虚拟社会)

3、无时空边界

如果用传统的人货场角度,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

ü 场:多重元宇宙空间,解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是真实社会,也可以是仙侠世界

ü 人:多个性化的个人——每个人在不同时空有不同属性,在仙侠世界和科幻时空,每个人都有更加个性化的不同需求

ü 货:在不同场内的“社交货币“——Meme

举个例子:我们在游戏仙侠世界,一把屠龙刀仅仅是一串数字,但是这把刀代表了虚拟的社交身份,在科幻游戏时空,另一串数字代表了一艘装备精良的飞船,又是新的身份和社交环境。最近我们看到很多景区可以凭黑悟空的通关记录免门票,就是一种数字和实体的混合应用。

我们曾经假想过一个纯虚拟企业:通过AI搜索热点,通过AIGC转换为更有情绪价值的内容,通过数字化营销完成传播,最后交付的是包含情绪价值的“社交货币“,或者,是基于情绪价值制作的实体商品(乐高或者拼图,抑或是3D打印的手办),这个公司空无一人,纯粹是AI和数字的流动。

从一人公司到无人公司
从一人公司到无人公司

让我们再进一步,如果我们买这个手办,只是为了提供基于情绪价值的社交货币,而不需要真实的“抚摸”,那么,你是否接受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不给你实物,只获得他的产权?

这是不是和NFT异曲同工?

我们继续推演,再想象一个更进一步的公司,这个公司不是给人类提供情绪价值,而是一些垂直类的AI给另一些AI提供“情绪价值的元素”,帮助AI更好的理解和创造新的情绪价值与社交货币,这就演变成了AI和AI的生产关系,这时候,我们能不能称之为数字经济的一份子?

如果将之微观化,本质就是那些算力芯片和存储、网络之间正在进行的操作。如果从形而上学的概念上,我们的确应该认为,训练大模型本身,也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数字经济,只不过他更多的发生在“企业“内部而已。

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到,数字经济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动摇传统经济的基石:现代公司制度。税收和公司制度紧密捆绑,像我们第一个例子中的“无人”公司,该向谁纳税呢?

让我们回到现实,我们再看一下现在实体经济的主体:人。

首先对人脑和思想进行解构:

人类的思维,可细分成“记忆”、“能力”、“自我”、“动物本能”等数个模块,这些模块之间存在着复杂而连续的相互作用,互为运行环境,同时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变其中一个模块就会影响其他模块。 如果以计算机来比喻,每个存在于主体之间的模块之于单个人类,就相当于“网络”之于“计算机”,而计算机网络是由传输、存储、计算,操作系统等多个有机整体构成。 与此同时,人类思维应当还存在一个外部模块,暂定名为“集体无意识”,这是一个混沌的复杂体。 而记忆又可以细分为:“经验”、“知识”、“可陈述性”,“不可陈述性”等等部分。 ————摘自《赛博英雄传》作者“吾道长不孤“

如果我们以马斯克的脑机研究为例,若干年后,当发展到可以在物理层面和信息传递层面进行“数字化复制”(之所以用数字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0边际成本),然后可以选择性的替换记忆中的模块,这样,我们完成了“封神”,而且是有明确倾向的“神”。

再次回到数字经济的元定义,我们会发现,数字经济的核心在于将“人”,彻底解构,并“数字化”,针对分解出的每一块内容赋予“价值”:记忆的价值,情绪的价值,自我的价值,本能(欲望)的价值,情绪价值整合为大型社交货币(共识),在集体无意识的共识中获得价值倍增。

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达到“看什么都是山看什么都是水”的境界——电影,游戏,亲情,友情,三界四洲,全都可以被数字化,利用低边际成本,跨越时空边界,完全个性化,以完成价值倍增。

这是不是一种未来的必然呢?世界是一个大的草台班子,而未来则是一个Matrix。

理论始终需要回到现实,我们看一下这样的思维怎么帮助我们在现实中落地。

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理论核心:构建Meme,获得社交价值倍增。

具体问题转化为:

1、 什么样的Meme才是一个好Meme

2、 怎么构建这个Meme

3、 在什么场景这个社交货币的价值可以最大化

4、 如何用数字化的手段构建这个Meme

5、 如何让普通人可以为之付费?

答案如下:

我们制作一款APP,用户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转换为MV,比如:只需拍一张照片> AI识别成文字>AI提取文字变成关键词>AI用关键词写成歌词>AI将歌词作曲变成音乐;歌词+最早的照片>AI文生视频变Video;音乐+视频>变成作品。价值最大化场景:在KTV上传,唱。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最后生成的Meme就是一首MV歌,毕竟音乐是最早数字化的,版权机制完善,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传播格式。

如果我们延伸一下,这个起点完全可以是一个数字人而不是真人,它只需在抖音或者视频号开一个账户,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在平台上持续发布内容,从而逐步构建自己的人设。而每一个这样的数字人对应的人设,都可以持续和自己的标签用户匹配,建立一个小小的社交网络。

情绪价值产生的社交货币是未来微观数字经济的核心
情绪价值产生的社交货币是未来微观数字经济的核心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