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别再靠运气写 Prompt,上下文工程实战手册!

别再靠运气写 Prompt,上下文工程实战手册!

作者头像
AgenticAI
发布2025-08-11 10:56:32
发布2025-08-11 10:56:32
727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genticAIAgenticAI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是当下的新热词,自从 Andrej Karpathy 在推特上推广它后,大家都为之疯狂。类似的情形以前也发生过,比如他推广“vibe coding”时,这个概念一夜之间风靡网络。不过我觉得,“上下文工程”的基础更扎实一些。

1. 什么是上下文工程?

img
img

img

可以这样理解:

  • Prompting(提示词):是你直接让模型去做某件事。
  • Context Engineering(上下文工程):是在提问之前,把模型可能需要的一切都准备好。

这不是要加更多文字,而是要加正确的文字。

你要给模型一个正确的角色去扮演,一个正确的受众去交流,以及一个清晰的“好”的标准。如果你不这样做,模型就会自己猜——而它通常会选择安全、通用的答案。

2. 实际运作方式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逐步方法,但下面是一个在实践中效果不错的大致流程。

2.1. 先弄清楚你真正想要什么

在问模型任何问题之前,先明确你期待的结果。不要这样:

“写一个食谱。”

试试这样:

“写一个素食菠萝蜜食谱,要像朋友在周日早上 11 点给你发消息那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目的和受众,有助于模型更好地贴合你的预期。

2.2. 提供正确的信息

img
img

img

想想模型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做得好。

  • 模型要假装成谁?
  • 它要对谁说话?
  • 有什么规则吗?(字数限制、时间、语言类型?)
  • 有可供参考的示例吗?

如果你不告诉它“控制在 30 分钟内完成”,它可能会给你一个需要几个小时的食谱;如果你不说“用初学者的语气”,它可能会用很复杂的词。

2.3. 合理安排输入顺序

顺序很重要。一个简单有效的结构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角色或人设]
[事实或规则 — 必须包含的内容]
[示例 — 简短的语气或风格样本]
[最终任务 — Prompt]

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靠近末尾的位置——尤其是任务部分,因为 GPT 对接近结尾的内容更敏感。

2.4. 保持简洁

img
img

img

你没有无限空间,有token 限制,而且很容易用完。所以去掉没必要的东西:

  • 不要重复解释
  • 避免无关的问候或开场白
  • 删掉对完成任务没帮助的内容

每一行都应该帮助模型理解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2.5. 直接且明确

大语言模型不会读空气。如果你想要某种语气或细节,就直接写出来。把 GPT 当作一个聪明但刚入职的实习生——如果你含糊,它会保守行事;如果你明确,它就能做对。

3. 两个真实示例

img
img

img

3.1 菠萝蜜食谱

目标:一个有趣、快速的素食菠萝蜜食谱。

  • Prompt 版本:

“给我一个菠萝蜜食谱。”

结果:安全、无聊、毫无个性。

  • 上下文工程版本: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角色]
你是一名语气轻松的素食美食博主。

[细节]
主要食材:菠萝蜜
时长:30 分钟以内
受众:初学者
风格:像给朋友发消息

[语气示例]
“把菠萝蜜沥干。真的,那个盐水味太冲了。像撕掉没写完的作业那样把它撕碎,丢进芥末籽、蒜和任何辣的东西里。如果闻起来像街头 Dosa 小摊,那就对了。”

[任务]
用这种语气和格式写一个完整的食谱。

输出:更有人情味,不遗漏关键步骤,还有幽默感。

3.2 自动化风险博客

目标:写一篇面向工程师的文章,提醒不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用 AI 部署代码。

  • Prompt 版本:

“写一篇关于 AI 与自动化风险的博客。”

结果:套话满满、没观点。

  • 上下文工程版本: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角色]
你是一名中年软件工程师,给同行写博客。

[受众]
有经验但对 LLM 持谨慎态度的开发者。

[语气示例]
“是啊,Copilot 会写测试。但因为 CI 通过就让 GPT 合并代码?那就是等着计费系统悄悄出 bug。不会崩溃——只是安静地制造混乱。”

[任务]
写一篇 700 字的博客文章,包含一个关于机器人报税的轻松玩笑。

输出:更贴近读者,少了官腔,不说教但信息传达得很到位。

4. 我是怎么想出这些上下文的?

没有什么工具或模板,就是普通思考、反复试验,然后问自己:“如果我要自己写,会先需要知道什么?”

4.1 食谱案例

我不是先想“GPT 会理解什么 Prompt”,而是先想“我自己会喜欢读什么样的食谱”。我想要的:友好、快速、不太完美——像朋友做饭时发的消息。然后反推:

  • 语气:轻松,稍微有点乱。
  • 受众:可能是素食新手。
  • 常见错误:GPT 会忘记提到沥干菠萝蜜,所以我提前写进去。

我还写了一句能抓住氛围的示例,比长篇解释更有用。

4.2 博客案例

我设想的读者:不是高管,不是新人,而是那种被 LinkedIn 上“AI 革命”吹得耳朵起茧的老开发。所以我让模型像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对另一个人聊天一样去写——带点怀疑但保留好奇。 我提供了:

  • 明确的角色:幽默的中年开发者
  • 真实的语气样本:一句带有特定讽刺的示例
  • 一个具体的玩笑要求:不是真的为了笑话,而是让模型写得不那么正式

5. 那么,该怎么做?

其实你可能已经在做上下文工程了,如果你曾经:

给提示词加过示例 改写提示词以调整语气 描述过目标受众 删除过多余文字以节省空间

——那你就在做上下文工程。

译者注:所以我觉得所谓的上下文工程,如果只是本文来看的话,和提示词工程有什么区别呢?和我之前高赞原创的似乎没什么区别? 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敲黑板!吴恩达LLM Agent工作流Prompt精华全解析

想做得更好

像给新人写说明书一样思考 不只说“让它有趣”——要示范什么叫“有趣” 永远假设模型需要明确的指导

6. 最后的想法

当 GPT 给出好答案时,不只是因为它聪明,而是因为给了它正确的设定。上下文工程,就是给模型一个公平发挥的机会。希望你也能在自己的提示词中试试!

本文译自 Medium 好文《How to do Context Engineering? Step by Step Guide》,作者 Mehul Gupta,可点击原文查看。

记得关注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gentic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什么是上下文工程?
  • 2. 实际运作方式
    • 2.1. 先弄清楚你真正想要什么
    • 2.2. 提供正确的信息
    • 2.3. 合理安排输入顺序
    • 2.4. 保持简洁
    • 2.5. 直接且明确
  • 3. 两个真实示例
    • 3.1 菠萝蜜食谱
    • 3.2 自动化风险博客
  • 4. 我是怎么想出这些上下文的?
    • 4.1 食谱案例
    • 4.2 博客案例
  • 5. 那么,该怎么做?
  • 6. 最后的想法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