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是Ranovus公司在2025年OCP加拿大技术日上主题为Co-Packaged Optics Market - Technology and Ecosystem Roadmap的分享,主要内容如下:
一、技术迭代:从电信时代到AI超级周期的底层逻辑变革
1. 电信时代(1980-2000):硬件架构的早期探索
20世纪末的通信市场以AT&T、德电、法电、NTT、Bell、中国电信等传统运营商为核心,供应链呈现垂直整合模式:系统层、及子系统层(朗讯、西门子、阿尔卡特、华为、北电、NEC等)与组件层(BOSCH、FUJITSU)构成严格层级。然而,电信服务未能成为“杀手级应用”,3G移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增长陷入瓶颈。 2. Web 2.0时代(2000-2020):供应链解耦
微软、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崛起,推动供应链“去中心化”,传统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被打破,各环节(如系统、子系统、组件、代工等)走向专业化分工与独立运作。
当供应链拆分后,价值创造的重心从传统的系统集成层向下游转移。客户通过与组件设计商、代工厂、封装测试厂商(OSAT)等深层环节合作,直接建立联系,在芯片架构、制造工艺等核心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从而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客户与供应链底层环节的直接协作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云服务商与芯片厂商、流片厂、封测厂等合作,共同定义硬件规格,缩短创新周期,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端到端优化。例如,云服务商自主研发CPU、高速Serdes、GPU及光交换机等等,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把控,降低成本并提升技术差异化优势。
3. 算力网络时代(2020+):
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增长到2028年将持续乏力,取而代之的是对算力和网络具有极致要求的AI数据中心。AI数据中心在交换机内的互连需求是传统的100倍,后端互连的带宽需求也达到了10倍,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升级和变革。此时,科技巨头重构产业权力更加明显,定制化系统设计+芯片开发,软件-硬件协同设计成为趋势,核心组件商、代工厂通过技术优势绑定巨头,共同推动AI、算力领域创新。
二、AI时代的算力困局:计算-互连-内存的“三角悖论” 1. 性能增长失衡
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爆发:英伟达H100 GPU的浮点运算能力20年内增长6万倍(3倍/2年),但DRAM带宽仅增长100倍(1.6倍/2年),互连带宽仅增长30倍(1.4倍/2年)。目前铜缆互连仅支持72 GPU/机架,传输距离<1m,需要超过5000根铜缆,重量超110公斤。而大型AI集群(如3.2万GPU)更加面临“数据传输瓶颈”,需求455个GPU机架,最远连接距离达到70m,当前铜缆无法覆盖,而采用光模块连接需要9MW的能耗。
2. CPO光学互连的破局
硅光子技术的成熟使光学互连突破传输限制,500米传输距离满足3.2万GPU集群规模化部署的70m互连要求。RANOVUS的ODIN® CPO技术将功耗降至传统方案的1/3(3MW),尺寸与成本压缩至1/10,预计2027年开始,CPO使能大规模AI集群的计算+存储+光互连将会到来。
三、CPO技术图谱:从芯片设计到生态落地的多维竞争
1. 核心厂商的产品矩阵
- 博通(Broadcom)BCM78909:51.2Tb/s多层CPO交换机,集成64个Peregrine SerDes核心,支持64×800GbE等多速率端口,通过128根单模光纤实现CWDM(1271nm-1331nm)传输,单光纤承载4×100G链路。目前,博通已经发布了新一代的支持200G/lane CPO的102.4T交换芯片。博通发布全球首款102.4T交换机芯片Tomahawk6:定义超大规模AI网络核心架构
- 英伟达(NVIDIA)硅光子引擎:200Gbps微环调制器实现1.6Tb/s吞吐量,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5倍,2025年Q4计划通过18颗1.6Tb/s芯片达成28.8Tb/s带宽。
(Ravonus同样采用微环调制器方案,今年DesignCon会议上刚报道了8×8×112Gbps的硅光CPO引擎DesignCon 2025: Ranovus/联发科/富士康的CPO方案)。
2. 技术路线分化:XPU-CPO vs Switch-CPO
- XPU-CPO:聚焦算力单元集成,如RANOVUS 2024年推出的ODIN® ASOE系列,内置激光源版本功耗低至4pJ/bit,外置版本则为5 pJ/bit。 - Switch-CPO:侧重网络交换节点优化,博通与英伟达分别推出基于交换机的CPO方案,适配大规模集群的互连需求。 四、生态图景与市场预测:AI超级周期下的万亿赛道 1. 产业链协同格局
- 芯片与组件层:RANOVUS与AMD、联发科合作开发商用解决方案,同时服务Cerebras等晶圆级计算厂商。 - 客户层: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商主导定制化需求,字节、阿里、腾讯等科技公司加速布局。 2. 市场规模展望
AI超级周期推动算力基建爆发,2028年AI计算TAM预计达5000亿美元,CPO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RANOVUS作为少数覆盖全AI计算细分领域(商用、定制、晶圆级)的CPO厂商,其技术路线被视为行业标杆之一。
五、总结 CPO技术的演进不仅是传输介质的升级,更是计算架构的范式转移——当光学互连与芯片设计深度耦合,算力、存储与网络的“无缝融合”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