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通常利用存储管理单元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来提供内存保护机制,实现系统内核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隔离。
内存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存储管理的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分区存储又可分为两类:
固定分区,是指分区的个数、位置、大小一旦确定后,就不再变化了。另外,分区的大小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
对于新任务到来后的内存分配原则,有两种:
对于固定分区:
可变分区,是指分区不是预先划分的,而实动态创建的,在装入一个程序时,系统根据它的需求和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分配。
当一个程序开始运行,要求装入内存时,系统就会从空闲区划出一块进行分配;当程序运行完则释放存储区域,变为空闲区。
在具体实现可变分区管理时,需考虑三个方面问题:
对于内存的分配算法,可以看下如下实例:某计算机系统内存大小128k,采用可变分区分配方式进行内存分配,当前系统的内存分块情况如下图左图,现有一个作业4要分配9k的内存,这这种分配算法的分区情况如下图右边4个子图所示
可变分区改善了固定分区的一些缺点,但作为分区存储本身,仍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页式存储,将进程空间分配为一个个页,同时将系统内存也分配为一个个页,例如都是4K的大小。
这样,运行程序时,每次将需要运行的逻辑页状态内存中,运行完再装入下一个要运行的页,这样就解决了空间极大的进程运行的问题。
对于逻辑页,可以用页号和页内地址表示:
比如上图中,其地址长度32位,页号占用20位,页内地址占用12位,则页面总数为2^20=1024K=1M个,页面大小为2^12=4K
对于页表的表示,如下图,左边是进程中的页号,通过查询页表,可以得到右边内存中对应的块号。
通过页表的方式,可以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两种地址的页内偏移是一样的,所以地址转换,只需要先计算出页号与物理块号的转换关系,即可进行地址转换。
页式存储的地址转换,可看如下实例:
题目:页面大小L为1k字节,页号2对应的内存块号b=8,将逻辑地址A=2500转换为物理地址E
由题目可得如下分析:
或直接使用十进制计算:
页号P=A/L=2500/1024=2,由题目知,其对应的内存块号为8
业内偏移w=A%L=2500%1024=452
则物理地址为:
E=b*L+w=8*1024+452=8644
页式存储的优缺点:
段式存储与页式存储比较相似,区别是段式存储不是按照固定的大小分割内存,而是根据进程的逻辑功能进行空间画法,这样便于内存共享,只是每段的空间大小不同。
与页式存储类似,段式存储每段的表示,由段号和段内地址组成。
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则是通过段表的查询来实现。
看一个实例,例如,某进程的段表内容如下,当访问段号2,段内地址400的逻辑地址时,进行地址转换则会出现越界异常
段号 | 段长 | 内存起始地址 | 权限 | 状态 |
---|---|---|---|---|
0 | 100 | 6000 | 只读 | 在内存 |
1 | 200 | -- | 读写 | 不在内存 |
2 | 300 | 4000 | 读写 | 在内存 |
因为段号2对应的段长只有300,而段内地址400则超出了范围,地址4400为非法地址
段页式存储,则是将段式存储和页式存储结合起来使用,对进程空间先分段,再分页。
段页式存储优缺点:
本篇介绍了存储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存储管理的分类:分区存储、页式存储和段式存储,已经不同存储方式的地址转换方式与优缺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