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还不知道区块链的用处?那就out了!

还不知道区块链的用处?那就out了!

作者头像
蒙娜丽宁
发布2020-05-06 14:38:36
发布2020-05-06 14:38:36
57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极客起源极客起源

区块链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探讨走向了应用落地的阶段。国内外已经出现大量与之相关的企业和团队。有些企业已经结合自身业务摸索出了颇具特色的应用场景,更多的企业还处于不断探索和验证的阶段。

实际上,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还是要从区块链技术自身的特性出发进行分析。

区块链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而且安全可靠的机制。因此,理论上,所有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活动,均可能从区块链技术中获益。

区块链自身维护着一个按时间顺序持续增长、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当现实或数字世界中的资产需要生成数字摘要时,区块链便成为确权类应用的完美载体,提供包含所属权和时间戳的数字证据。

可编程的智能合约使得在区块链上登记的资产可以获得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提供的流动性,并能够保证合约规则的透明和不可篡改。这就为区块链上诞生更多创新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土壤,为社会资源提供更加高效且安全的流动渠道。

在未来几年内,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将会在各个领域落地,例如,金融服务、征信管理、资源共享、物联网等。

有理由相信,区块链技术落地的案例会越来越多。这也会进一步促进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带来更多的创新业务和场景。

1. 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金融交易就是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涉及货币、证券、保险、抵押、捐赠等诸多行业。交易角色和交易功能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生产关系。通过金融交易,可以优化社会运转效率,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离不开交易形式的演变。

传统交易本质上交换的是物品价值的所属权。为了完成一些贵重商品的交易(例如房屋、车辆的所属权),往往需要十分繁琐的中间环节,同时需要中介和担保机构参与其中。这是因为,交易双方往往存在着不能充分互信的情况。一方面,要证实合法的价值所属权并不简单,往往需要开具各种证明材料,存在造假的可能;另一方面,价值不能直接进行交换,同样需要繁琐的手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篡改风险。

为了确保金融交易的可靠完成,出现了中介、担保机构这样的经济角色。它们通过提供信任保障服务,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但现有的第三方中介机制往往存在成本高、时间周期长、流程复杂、容易出错等缺点。金融领域长期存在提高交易效率的迫切需求。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金融服务提供有效、可信的所属权证明,以及相当可靠的合约确保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有可能促使这一行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奇点”。除了众所周知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实验之外,还有诸多金融机构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例如,来自欧洲央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很好地节约对账的成本,同时简化交易过程。相对原先的交易过程,可以近乎实时的变更证券的所有权。

中国人民银行也对区块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2016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消息,称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这被认为是官方积极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的重要事件。

2014 年,央行成立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对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进行研究,次年形成研究报告。

2016 年 1 月 20 日,央行专门组织了“数字货币研讨会”,邀请了业内的区块链技术专家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演进、以及国家加密货币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会后,发布对我国银行业数字货币的战略性发展思路,提出要早日发行数字货币,并利用数字货币相关技术来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2016 年 12 月,央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初步公开设计为“由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的一部分由数字货币构成。为充分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发行者可采用安全芯片为载体来保护密钥和算法运算过程的安全”。

当然,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例如,众筹管理就是一项已经落地的应用案例,俗称ICO(数字货币初次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是一种基于加密货币的新型众筹管理方式。项目发起方通过售卖项目早期的加密货币向外界融资,当项目上线后,如果项目成功,并且可以健康成长,加密货币的价格就会上涨,投资者可以获得回报,并且可以选择任何时候卖出这些货币而退出。

2. 在征信管理中的应用

征信管理的市场非常巨大,据说有超过千亿的规模,该领域目前也是大数据应用领域最有前途的方向之一。

目前与征信相关的大量数据都在少数机构手中,由于这些数据太过敏感,并且具备极高的商业价值,往往会被严密保护起来,形成很高的行业门槛。

现在有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尽管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可能相关度较差,或者时效性不足,总之,并不足以评估个人的信用。

区块链天然存在着无法篡改、不可抵赖的特性。同时,区块链平台将可能提供前所未有规模的相关性极高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时空中准确定位,并严格关联到用户。因此,基于区块链提供数据进行征信管理,将大大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率,同时降低评估成本。

另外,跟传统依靠人工的审核过程不同,区块链中交易处理完全遵循约定自动化执行。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机制将天然具备稳定性和中立性。

目前,包括 IDG、腾讯、安永、普华永道企业等都已投资或进入基于区块链的征信管理领域,特别是跟保险和互助经济相关的应用场景。

3. 资源共享

当前,以 Uber、Airbnb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多个垂直领域冲击传统行业。这一模式鼓励人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共享闲置资源。资源共享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共享过程成本过高

(2)用户行为评价难

(3)共享服务管理难

区块链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相比于依赖中间方的资源共享模式,基于区块链的模式可以直接连接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其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有助于减小摩擦。

有人认为区块链技术会成为新一代共享经济的基石,不过我认为,区块链在资源共享领域是否存在价值,还要看能否比传统的共享经济模式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同时不能损害用户体验。

4. 物联网

物联网被认为是大数据的基石,而区块链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石,那么如何将区块链应用于物联网呢?

物联网与区块链相关联,最先想到的场景是每一个物联网设备都会有一个地址,而区块链的每一个账户也有一个地址,将区块链账户地址与物联网设备关联,只要往区块链账户地址中存入一定的资金(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就可以使用该账户关联的物联网设备。这个区块链账户会与所有与其关联的物联网设备共享,相当于一个公共钱包。

另外一个应用场景是利用区块链技术降低物联网的使用成本。例如, 2015 年初,IBM 与三星宣布合作研发“去中心化的 P2P 自动遥测系统(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Peer-to-Peer Telemetry)”系统,使用区块链作为物联网设备的共享账本,打造去中心化的物联网。

5. 其他领域

区块链还可以被应用于很多其他场景,如云存储,医疗、社交、游戏等。

(1) 云存储

云存储就是用区块链实现类似于阿里云、腾讯云一样的分布式存储服务。由于区块链的安全性和不可串改,使得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会有更高的安全保障。本书最后一章的小程序版云笔记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以太坊网络保存云笔记的应用,相当于一个简单的云存储应用。

(2) 医疗

医院与医保医药公司,不同医院之间,甚至医院里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动性往往很差。考虑到医疗健康数据的敏感性,如果能在满足数据访问权、使用权的基础上促进医疗数据的提取和流动,区块链将在医疗行业获得一定的用武之地。

GemHealth 项目由区块链公司 Gem 于 2016 年 4 月提出,其目标除了用区块链存储医疗记录或数据,还包括借助区块链增强医疗健康数据在不同机构不同部门间的安全可转移性、促进全球病人身份识别、医疗设备数据安全收集与验证等。项目已与医疗行业多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3) 通信和社交

BitMessage 是一套去中心化通信系统,在点对点通信的基础上保护用户的匿名性和信息的隐私。BitMessage 协议在设计上充分参考了比特币,二者拥有相似的地址编码机制和消息传递机制。BitMessage 也用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机制防止通信网络受到大量垃圾信息的冲击。

(4) 投票

Follow My Vote 项目致力于提供一个安全、透明的在线投票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进行选举投票,投票者可以随时检查自己选票的存在和正确性,看到实时记票结果。

该项目使用区块链进行记票,并开源其软件代码供社区用户审核。项目也为投票人身份认证、防止重复投票、投票隐私等难点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6. 游戏

2017 年 3 月,来自马来西亚的电子游戏工作室 Xhai Studios 宣布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其电子游戏平台。工作室旗下的一些游戏将支持与 NEM 区块链的代币 XEM 整合。通过这一平台,游戏开发者可以在游戏架构中直接调用支付功能,消除对第三方支付的依赖;玩家则可以自由地将 XEM 和游戏内货币、点数等进行双向兑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4-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极客起源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