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国际、国内的大数据相关公司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闻?数据行业都有哪些新观点和新鲜事?DT君为你盘点解读。
【公司·大数据】
1 京东&万洲国际
将合作引进美国猪肉,加强大数据及冷链等对接
据中新网,纽约时间10月24日,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旗下美国肉制品公司Smithfield、中国猪肉制品企业河南双汇与京东集团在纽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京东集团将成为Smithfield猪肉产品在中国的独家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双方还将在大数据、冷链及溯源领域展开更深入合作。
根据协议,京东将与Smithfield在大数据层面进行对接与互通,比如对在售产品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类,深入研究消费者购物倾向并安排相应的精确营销。此外,双方还将在冷链物流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DT君说:2013年,双汇收购Smithfield曾轰动一时。这回找到京东合作,要填补国内进口生鲜猪肉产品市场空白,DT君觉得呢,提大数据营销倒不算新鲜事,真正的看点是冷链。冷链一直是国内生鲜市场的最大罩门之一,而Smithfield在美国的冷链技术宣称可以做到无论海、陆运输都能实时监测到货车车厢和集装箱内的温度,若能引入国内,也算是助力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了。
2 百度
推出“燎原”计划,全面布局AI生态
据雷锋网,10月19日,百度在深圳发布名为“燎原”的AI开发者扶植计划,并正式启动AI加速器一期报名,该计划拟在2018年为百度招揽5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培养超过5000名人工智能人才,遴选60多家创业公司进入AI加速器,并投资其中的优秀者。
据了解,燎原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品牌、营销资源的输出,这是漏斗的第一层;第二层就是AI加速器,这个加速器更多侧重于更深层次的,比如企业运作、投资方面的支持。
DT君说:上期的数读中有这么一条,英特尔公司“一口气”投了15家和数据“打交道”的公司。而再早之前,谷歌也在全球推出了类似的AI培植计划。这年头,无论有或没有互联网基因,很多公司都在全力进军AI和大数据,而且胃口似乎都比较大。看起来AI人的好日子正在来临。
【人物·观点】
▍链家网宋琦:没有数据思维的CMO将被AI取代
据环球网,10月19日,在2017金投赏百度专场上,链家网CMO宋琦表示:“以前我们做营销,每年就做几个大的campaign,现在需要实时反应,才能跟得上市场的变化”。
宋琦坦言,过去几十年,CMO们对直觉和经验的依赖太大了,然而面对更复杂的营销环境和变幻莫测的消费行为,数据呈现的结果可能和想象的完全不同,旧时代的营销思维已经失效,企业需要和数据平台做结合,沉淀自己的方法论、提高效率。甚至CMO本身,也在经历“物种进化”,进化为AI加持的CIMO(Chief Intelligent Marketing Officer)。数据思维成为其中的必备素质。
▍阿里巴巴CMO董本洪:数据和场景提供了新营销方法论
据新浪科技, 10月20日,2017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在上海举行。阿里巴巴CMO董本洪表示,“我以前做品牌营销,营销是一个碎片化的,你一个地方做销售,另外一些地方做客户关系管理,都串不起来。但是今天的阿里不仅是生态很庞大的经济体,有媒体、电商、社交和线下的合作,真正提供了做零售业全域的场景,同时我们的数据非常的全面和充分,一个是数据一个是场景,两个全加在一起提供了新的营销方法论,让所有的品牌花一样的预算得到几倍的价值,这是大家期待的。”
▍中信证券许英博:数据流是继人流、物流、资金流之后最大的生意
据《经济参考报》,中信证券前瞻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在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爆发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短期内最先落地的领域可能是金融科技与无人驾驶。
许英博表示,数据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基石,它解决了个性化消费的痛点,“精准推送”将成为品牌忠诚度和用户黏性的关键支撑,而其背后则是“数据为王”。“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掌握数据者将成最大赢家。”
在她看来,“数据流,是继人流(客流)、物流、资金流之后最大的生意。”
【行业·资讯】
▍赛迪集团:中国大数据产业将呈现特色集聚化发展
工信部旗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10月25日刊文称,随着大数据相关政策深入实施和不断出台以及大数据产业应用与布局的不断深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继续优化,特色化集聚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
文章称,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后,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应用特色的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认定工作将启动,大数据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凸显。
▍杭州市将出台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大数据云计算要“领跑全国”
据杭州网,日前杭州市公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提出到2025年,杭州未来产业要实现的三大目标。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应用取得突破。
文件称,杭州将深入推进“城市数据大脑”、“ET工业大脑”建设,全面实施“企业上云”,推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领跑全国。
编辑 | 胡世龙:hushilong@dtcj.com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