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新建一个Java对象的时候,JVM要将这个对象对应的字节码加载到内存中,这个字节码的原始信息存放在classpath(就是我们新建Java工程的bin目录下)指定的目录下的.class文件,类加载需要将.class文件导入到硬盘中,经过一些处理之后变成字节码在加载到内存中。
下面来看一下简单的例子:
输出结果:
可以看到,ClassLoaderTest类时由AppClassLoader类加载器加载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JVM中的各个类加载器,同时来解释一下运行的结果。
Java虚拟机中可以安装多个类加载器,系统默认三个主要的类加载器,每个类负责加载特定位置的类:
BootStrap,Ext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
类加载器也是Java类,因为Java类的类加载器本身也是要被类加载器加载的,显然必须有第一个类加载器不是Java类,这个正是BootStrap,使用C/C++代码写的,已经封装到JVM内核中了,而ExtClassLoader和AppClassLoader是Java类。
看一下类加载器的属性结构图:
Java虚拟机中的所有类加载器采用具有父子关系的树形结构进行组织,在实例化每个类加载器对象的时候,需要为其指定一个父级类加载器对象或者默认采用系统类加载器为其父级类加载
类加载器的委托机制:
当Java虚拟机要加载第一个类的时候,到底派出哪个类加载器去加载呢?
(1). 首先当前线程的类加载器去加载线程中的第一个类(当前线程的类加载器:Thread类中有一个get/setContextClassLoader(ClassLoader cl);方法,可以获取/指定本线程中的类加载器)
(2). 如果类A中引用了类B,Java虚拟机将使用加载类A的类加载器来加载类B
(3). 还可以直接调用ClassLoader.loadClass(String className)方法来指定某个类加载器去加载某个类
每个类加载器加载类时,又先委托给其上级类加载器当所有祖宗类加载器没有加载到类,回到发起者类加载器,还加载不了,则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不是再去找发起者类加载器的儿子,因为没有getChild()方法。例如:如上图所示: My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BootStrap.自定定义的MyClassLoader1首先会先委托给App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会委托给Ext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会委托给BootStrap,这时候BootStrap就去加载,如果加载成功,就结束了。如果加载失败,就交给ExtClassLoader去加载,如果ExtClassLoader加载成功了,就结束了,如果加载失败就交给AppClassLoader加载,如果加载成功,就结束了,如果加载失败,就交给自定义的MyClassLoader1类加载器加载,如果加载失败,就报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结束。
对着类加载器的层次结构图和委托加载原理,解释先前的运行的结果
因为System类,List,Map等这样的系统提供jar类都在rt.jar中,所以由BootStrap类加载器加载,因为BootStrap是祖先类,不是Java编写的,所以打印出class为null
对于ClassLoaderTest类的加载过程,打印结果也是很清楚的。
现在再来做个试验来验证上面的结论:
首先将ClassLoaderTest.java打包成.jar文件(这个步骤就不说了吧,很简单的)
然后将.jar文件拷贝到Java的安装目录中的Java/jre7/lib/ext/目录下
这时候你在运行ClassLoaderTest类,结果如下:
这时候就发现了ClassLoaderTest的类加载器变成了ExtClassLoader,这时候就说明了上面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ExtClassLoader加载jre/ext/*.jar,首先AppClassLoader类加载器发请求给ExtClassLoader,然后ExtClassLoader发请求给BootStrap,但是BootStrap没有找到ClassLoaderTest类,所以交给ExtClassLoader处理,这时候ExtClassLoader在my_lib.jar中找到了ClassLoaderTest类,所以就把它加载了,然后结束了。
其实采用这种树形的类加载机制的好处就在于:
能够很好的统一管理类加载,首先交给上级,如果上级有了,就加载,这样如果之前已经加载过的类,这时候在来加载它的时候只要拿过来用就可以了,无需二次加载了
自己可以定义类加载器,要将自己定义的类加载器挂载到系统类加载器树上,在ClassLoader的构造方法中可以指定parent,没有指定的话,就使用默认的parent
这里看一下默认的parent是使用getSystemClassLoader方法获取的,这个方法的源码没有找到,所以只能通过代码来测试一下了
System.out.println("默认的类加载器:"+ClassLoaderTest.class.get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
输入结果为:
所以默认的都是将自定义的类加载器挂载到系统类加载器的最低端AppClassLoader,这个也是很合理的。
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必须继承抽象类ClassLoader然后重写findClass方法,其实他内部还有一个loadClass方法和defineClass方法,这两个方法的作用是:
loadClass方法的源代码:
再来看一下loadClass(name,false)方法的源代码:
在loadClass代码中也可以看到类加载机制的原理,这里还有这个方法findBootstrapClassOrNull,看一下源代码:
就是检查一下name是否是否正确,然后调用findBootstrapClass方法,但是findBootstrapClass方法是个native本地方法,看不到源代码了,但是可以猜测是用Bootstrap类加载器进行加载类的,这个方法我们也不能重写,因为如果重写了这个方法的话,就会破坏这种委托机制,我们还要自己写一个委托机制,很是蛋疼的。
defineClass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将class文件的字节数组编程一个class对象,这个方法肯定不能重写,内部实现是在C/C++代码中实现的
findClass这个方法就是根据name来查找到class文件,在loadClass方法中用到,所以我们只能重写这个方法了,只要在这个方法中找到class文件,再将它用defineClass方法返回一个Class对象即可。
这三个方法的执行流程是:每个类加载器:loadClass->findClass->defineClass
前期的知识了解后现在就来实现了
首先来看一下需要加载的一个类:ClassLoaderAttachment.java:
这个类中输出一段话即可:编译成ClassLoaderAttachment.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