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长。ACM、AAAI 、IEEE 、IAPR、IET/IEE、 CCF Fellow。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学成后一直在南大执教。
最近几天,IJCAI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正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会展中心如火如荼地召开,雷锋网-AI科技评论记者也不断从前方传回最新消息。
目前最佳论文和最佳学生论文已公布,下几届IJCAI大会主席评选结果的官方消息于墨尔本当地时间24日19点正式在IJCAI 的商务会议(Business Meeting)上宣布。
在IJCAI-18年,IJCAI-19年,IJCAI-20年的conference chair(大会主席),program chair(程序委员会主席)PPT页相继放出后,迎来了重磅消息,大陆学者周志华教授当选IJCAI-21的program chair(程序委员会主席),举办地点则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据悉,周志华教授是中国大陆学者中第一个被提到2021 Program Chair的(在此之前,中国香港的杨强教授曾担任过 IJCAI 2015 的程序委员会主席),这算是对中国大陆学者的高度肯定,因为周老师曾在中国大陆取得所有学位,在海外最多只连续呆过两个月,是彻头彻尾的’本土学者’。
IJCAI 2021 主席团队公布,周志华当选程序主席
IJCAI现任理事会主席、牛津大学的Michael Wooldridge教授,宣布2021年的会议主席团队,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担任程序主席。
IJCAI(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主要的学术会议之一。由于领域热度上涨,从2016年起,IJCAI从原来的每两年举办一次改为一年举办一次。同时,IJCAI大会的主席团队也提前4年公布。在刚刚结束的IJCAI 2017 Business Meeting上,IJCAI 2017理事会主席、牛津大学的Michael Wooldridge教授宣布了2021年的大会主席,其中中国南京大学的周志华教授将担任IJCAI-21的程序主席。
南大LAMDA发表20篇论文:周志华教授亲自做“深度森林”报告
IJCAI 2017,周志华教授率领的南京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LAMDA)共发表了20篇论文,分布在机器学习、主动学习、NLP和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又包括集成方法、特征选择和构建、多示例和多标签学习等多个方向。
之前引发热议的“深度森林”论文,周志华教授亲自做了报告,会场几乎坐满。杨强教授和德州扑克AI Libratus主要作者、CMU教授Tuomas Sandholm也到现场听了报告。
现在,深度学习几乎等于深度神经网络,但是,使用神经网络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调参困难、需要大量训练数据,还有“黑箱”存在带来的理论解析难点。为此,周志华教授和学生冯霁对深度神经网络以外的深度方法进行了探索,他们提出了“深度森林”——gcForest(multi-Grained Cascade forest,多粒度级联森林),展示了深度学习也完全可以有神经网络以外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周志华教授接受了雷锋网-AI科技评论的采访。附问答详情:
A:程序主席负责大会技术内容,包括程序委员会的组织,论文的选取,会议内容的安排,学术质量的把握等。
A:一年之内先后被任命做AAAI和IJCAI主席,确实比较少见,主要是华人水平提升,国际学术界不可忽视华人学者了,不是我牛,是华人群体牛。
A:这显示出华人学者实力得到国际公认。后面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进一步提升华人学者的贡献和影响力,尤其是不断产生优秀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优秀青年人才,在国际上发挥更多作用。
南京大学
来源:雷锋网、新智元公众号,部分文字有删改
文字:宗仁(雷锋网)、闻菲(新智元)
责编:戴宁祎